首页> 年度报告>眉县> 眉县营头镇中心小学

眉县营头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4-18 09:33
单位名称 眉县营头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眉县营头镇营头村
法定代表人 侯周义
开办资金 487.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眉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4.1万元 310.2万元
网上名称 眉县营头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9月7日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闫思厚变更为侯周义。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营头镇中心小学在眉县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本学年以来,在县局和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在继续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继续坚持以教育教学核心任务,持续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实现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我校在进一步强化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都能教育人”的德育意识的同时,积极开辟德育新渠道,扎实开展思政课大练兵、思政课大比武系列活动,努力实现德育工作有效、高效的开展。(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1、强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结合实际完善了我校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继续落实学校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量化目标考核,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运行。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按时上课,无旷工现象。大部分教师听课、评课记录都比较认真、详细,教师都能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挖教材本质,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3、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我们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完善课程管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尤其是认真开设综合学科和综合实践以及地方课程。要想方设法去开,创造条件去开。学校要加强对课程计划的检查监督,全面提高课程质量。4、认真做好学生作业批改、辅导工作。切实抓好学生的书写,要求正确、工整、规范。作业做到全收全改,勤批细改,面批面改,统一格式。特别对后进学生建立档案,加强辅导,缩小了后进面。5、坚持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大课堂容量,各任课教师能针对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积极创新,优化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爱学,喜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都能对自己的教学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不断得到了提高。教研组和教务处定期对教师备课、作业等进行了检查或抽查,并在教研组活动时深入研究,共同探讨。确保了备课和批改质量。(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1、切实加强教研工作,扎实推进校本师资培训。我校以教研组为载体,组织教师讨论教学中的盲点,确定校本培训内容。要求教师必须使用教室里的一体机上课。另外,各教研组以“如何提高高效课堂”为着力点,开展青年教师“达标课”活动,认真评课,认真观察并分析课堂教学的变化和发展,潜心研究,突出了实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后期还召开了以“如何有效高效的搞好复习”为主题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例会,所有教师准备充分,发言积极,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共同进步。2、学校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师徒关系,从教材的解读,课堂教学的方法,互相听评课,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作业的设置与批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指导,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3、强化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各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最新课程标准”,了解剖析教材,掌握所任学科的教学特点,自觉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4、持续强化教师培训。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汲取新的血液,积极组织并参加信息技术线上”、网络研修等各种形式的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提升。例如,“部编教材”活动我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习,参加学习累计达到90多人次,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7月份根据县教研室工作安排,学校组织唐万里、张骞方、皮无敌等10名青年教师参加专业技术和师德师风建设网络培训;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对我校教师的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四)加强教研组建设,扎实开展教研活动1、教研组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科教研活动主题,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活动要做到了形式多样,全员参与。教研组抓好了岗位练兵课活动,按计划,做到说课、听课、评课、讨论等环节。活动以存在的问题以及业务学习(学习课程标准、最新教育信息、教改方法等)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相互交流,提高能力的主阵地。2、充分调动组内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学科带头人指导教学活动,并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镇级以上的各种赛课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3、本学年教研组针对我校双班的优势,继续采用了“多人上一课”与“一课多人上”展开岗位练兵活动。在对比中、互相学习,借鉴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五)以质量为中心,以课改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根据教育局的安排,以努力提高“高效课堂”为目标,以“学术交流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以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为对象,据教学的实际,瞄准课改的目标,加强问题研究的针对性,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及成果的实效性。各教研组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运行过程,突出了实效。(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学校内涵结合教师读书工程,借助图书三进活动、推普周活动、师生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文化墙建设、特色镇街创建活动等,初步形成了简约、美观、实用、独到的特色学校文化。在校园醒目处设置了三个图书角,大大的丰富了师生的课间活动,全校师生树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的意识,我校积极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评选了“读书之星”“书香教师”等各类先进,在学校中掀起了“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文化氛围。(七)助学扶智,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提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下村进户摸清全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数及家庭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每周四定期召开教育扶贫工作专题会,及时了解、解决帮扶工作进展、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及存在问题。截至目前,贫困学生均享受到相应各项扶贫济困惠民政策,并且得到了帮扶教师的特殊关爱。严防严控,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学校高度重视,积极预防。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落实对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先后制定出一系列防控预案、开学预案及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考核办法;组织教师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会;利用班级微信群、告家长一封信、电话、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措施;严格实施错时上下学、错时就餐制度,校舍、班级消毒工作开展扎实到位,坚持每天对师生进行晨午晚检并登记在案,坚持每周对师生进行防疫知识及安全教育。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全体教职工,始终走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带头示范,作好表率,各项工作依规办事,运行良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学生的礼仪文明行为得到培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获奖率也不断攀升,良性的教育发展态势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制度化建设不健全。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些制度落实不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不够明确。2、教育科研能力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教师的指导。科研课题有些随意性、盲目性,不知道如何研究,怎样开展才更有成效。3、现代化建设有待提升。学校现代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教师的现代化水平还有些匮乏,课件的制作,课堂教学的实录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学校管理,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2、加强教育科研的培训力度和针对性。四、下一年工作计划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校将着重抓紧、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完善德育阵地建设,发挥德育阵地育人作用。环境可以塑造人、教育人。我校会继续完善少先队活动室;进一步绿化校园环境;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向学生全员开放;发扬传统节日的育人功能;加强“三结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2、强化管理规范,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集中优势,正视问题、重点监督等措施,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3、立足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今后的管理教学中应立足教研组活动,加强业务指导;立足课堂,加强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利用网络资源,引领教师拓展教学视野。4、充分利用发挥好区域内“教研联盟”活动、骨干教师交流引领作用。积极促进校级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校际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