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发展提供监管保障。全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事宜。 | |
住所 | 眉县首善镇平阳街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陈辉 | |
开办资金 | 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9.57万元 | 61.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1年6月9日,办理了:(1)单位名称变更登记,由眉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眉县种子管理站)变更为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2)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登记,由为农业发展提供监管保障,全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种子管理事宜变更为为农业发展提供监管保障,全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事宜;(3)举办单位变更登记,由眉县农业局变更为眉县农业农村局;(4)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杨波变更为陈辉。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圆满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今年以农资打假为抓手,采取市县交叉执法检查等模式,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发现部分农资经营门店经营销售记录档案不健全,农资摆放不整齐,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现场予以纠正,规范了经营行为,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2、种子市场监督管理。今年从3月份开始,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8个镇(街)的12个种子市场开展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玉米、大豆、马铃薯和蔬菜种子,主要针对种子标签、品种审定登记、经营档案、主体备案制度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今年,开展种子专项执法检查6次,日常执法检查16次,出动执法人员11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65个,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种子市场秩序。3、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加强禁限用农药投入品整治。严格要求县域5家高毒农药定点门店认真按照“高毒农药五项规定”做好规范经营;积极引导全县农药经营门店按照限制使用农药要求规范经营,创建示范样板,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红黑名单”制度,完善信用信息披露、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监督等运行机制,对信用缺失的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纳入监管“黑名单”,采取重点检查、媒体曝光、社会公示和取消经营资质等措施,提高其失信成本。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对诚信守法的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强扶持和宣传力度,增强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强化公众监督,构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农业投入品监管社会治理体系。目前,我县已经实现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的信用等级评定全覆盖(A级门店26个,B级门店87个,C级门店45个)。今年,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执法检查6次,日常执法检查12次,出动执法人员90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店171个,发现农药违法案件线索8起,立案查处农药违法案件8起。4、肥料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水溶肥料等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登记产品、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违法行为。今年,开展肥料市场专项执法检查4次,日常执法检查8次,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检查肥料经营门店86个,立案查处肥料违法案件4起。5、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市场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资监管年活动”加强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开展专项检查。今年,对全县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经营门店集中开展专项检查6次,日常检查8次,立案查处饲料违法案件1起。6、加强种子高毒农药备案制度。认真开展种子、猕猴桃花粉和高中低毒农药备案制度。今年,开展玉米种子备案品种54个,猕猴桃花粉备案品种22个,高中低毒禁限用农药备案品种1个,600瓶。继续加强对5户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门店和151户中低毒限用农药销售点的管理。7、开展渭河流域禁渔执法检查工作。认真贯彻《渔业法》相关规定,落实农业农村部禁渔制度相关要求,与县渔业服务中心联合,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对渭河流域开展日常巡查和禁渔执法检查,全方位宣传禁渔政策,确保禁渔秩序平稳,从而实现生态保护与渔业高质量发展相统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共查处违法案件27起,其中饲料违法案件2起、农药违法案件11起,肥料违法案件6起,畜牧违法案件3起,农机案件3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2起,有力地打击了农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农资产品。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今年,我们在农业执法和种子管理工作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药药害投诉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单位职责划分不明晰,执法人员缺乏果业、农技、植保方面相关专业知识,在药害投诉处理上难度加大。2、由于我县是猕猴桃生产大县,猕猴桃花粉品种繁多,厂子林立,花粉质量优劣层次不齐,加之猕猴桃花粉没有设立国家标准,只有省标,故猕猴桃花粉监管工作难度大,问题多,仅凭执法单位难以做到监管到位、不出问题。3、走乡串户销售肥料逐年呈上升趋势。此类肥料质量良莠不齐,但由于其销售活动的流动性和隐蔽性,给执法检查带来极大困难,执法大队虽然进行了打击,但由于农业执法手段有限、装备落后,效果不明显,群众对此反应比较强烈。4、农业执法办案经费少,执法人员严重缺编,严重影响了执法办案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改进措施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定期不定期的邀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2、对相关业务流程及依据要联系上级业务部门及时规范细化,加强执法力度。3、应加强工作沟通及协调,及时申要执法工作经费,确保执法工作顺畅开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抓好县域农资经营门店的日常监管工作,使农资经营活动更加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2、做好2022年夏季百日行动、秋冬季农资打假、市县交叉执法和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等专项整治行动。3、做好农药经营许可证的验收工作。4、做好执法人员和农资经营人员的培训工作。5、积极协助农业农村局党委做好涉农领域的各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