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8 09:10
单位名称 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负责全县蚕桑基地建设,桑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课题研究,蚕桑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开发。
住所 略阳县兴州街道办同心村菜籽坝组陈家沟
法定代表人 万祎敏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0.23万元 148.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面对蚕桑产业新形势,力克新冠疫情影响,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狠抓蚕桑基地建设和养蚕实用技术的推广、培训、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开发、促进产业融合,使我县蚕桑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一)加强科技服务。狠抓蚕桑、魔芋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蚕桑培训18期642人,魔芋培训12期458人,发放技术资料1200余份,有力提高农户栽桑养蚕和种植魔芋的科技水平。(二)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为适应现代蚕桑产业的发展需要,引进“农桑14”和“强桑一号”“农桑2号”共252万株,在全县15个镇办40余个行政村建密植桑园5230亩,污染源土地治理栽桑300余亩,推广应用“华康二号”“青松x皓月”480张,为全县蚕桑发展注入新活力。(三)狠抓蚕桑基地园区和养蚕配套设施建设,力促蚕桑提质增效。一是积极指导蚕桑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桑树修枝整形、除草、施肥、防病防虫等科学管护,加快丰产桑园培育工作。二是指导岩房坝、赵家院、大柒垭、石瓮子等村集体新建养蚕大棚4个,1800余平方米。帮助完成养蚕大棚的规划设计。指导完善岩房坝村小蚕共育设备采购和安装工作。三是指导陕西福瑞源公司在徐家坪社区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蚕桑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围绕示范产业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抓魔芋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大户、示范户辐射带动全县魔芋产业的发展。指导全县魔芋种植9500亩,产量10450吨,实现产值6500万元,发展魔芋科技示范户15户,种植5亩以上魔芋大户95户,发展魔芋专业合作15家,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衔接。一是帮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协助徐家坪社区落实今冬栽桑地块并完成200亩桑园建设任务,对已栽桑园进行修枝整形、刷白防虫、翻耕等管护工作,桑园间作套种马铃薯、红薯、红小豆等农作物200亩,实现蚕桑年综合产值30余万元。二是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我单位积极服从上级安排部署,派驻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各1人,驻村工作队员2人,12名专业技术人员帮扶脱贫联系户15户,为全面推进建设徐家坪镇乡村振兴楷模的建设出力献策,贡献应有力量。三是扎实开展“六查六问”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为“三类人群”家庭的巩固提升制定可行办法,入户详细了解每户脱贫的“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务工、产业、人居环境、厕所改造、排查风险隐患等工作,以及乡村振兴国家政策。四是积极配合市县各级部门抓好徐家坪社区乡村振兴楷模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建成蚕桑基地园区和配套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虽受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我们始终坚持生产抗疫两不误,蚕桑技术人员在全县指导完成栽桑252万株,建密植桑园5230亩,占任务总量104%;指导新建小蚕共育1处(160㎡),新建养蚕大棚4个(1800㎡);全年养蚕4批480张,产鲜茧20吨,收入100余万元。推广纸板方格簇50000余片,塑料折簇10000余片,实现产业基础逐步上升。2.打造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今年龙头企业(福瑞源公司)建密植桑园260亩、其中果桑60余亩,新建20亩蚕桑科普园(品种园);养蚕大棚2个1200平米;小蚕共育室1个;引进自动化热风循环蚕茧收烘设备1套;新建桑果酒灌装生产线一条;引进桑果酒发酵罐设备10个(5吨/个);桑叶茶加工设备1套,用于桑叶茶和蒲公英茶加工;新建桑黄菌、桑枝食用菌大棚1个;实现年综合产值200余万元;3.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该园区已具备标准化管理,小蚕现代化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方格簇自动化上簇以及教学培训、科技研发等配套服务功能,为我县蚕桑经营主体及养蚕大户发展蚕桑提供了模式和示范、引领作用,也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年实现蚕桑综合产值300余万元,使蚕桑产业效益又上新台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近年来县上缺乏对发展蚕桑产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导致个别经营主体发展后劲不足,有弃管现象。二是个别镇村对发展蚕桑认识不到位,对栽桑有应付的现象,导致在桑园的管护上功夫下的不深。(二)改进的措施:一是建议县委、政府尽快出台扶持蚕桑产业发展政策或指导意见,加大对蚕桑经营主体、村集体以及个户发展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开发,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二是持续加大对全县科学化养蚕增产增收的动员、宣传力度。提高镇村干部和农民对栽桑养蚕的新认知度,蚕桑技术人员跟紧桑园的培育、管护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积极推广蚕桑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基地建设,进一步为蚕农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应用现代蚕桑技术,以培育蚕桑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蚕大户为重点,以产业振兴为己任,以干部作风为抓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做好以下几点。(一)2022年全县新建密植桑园10000亩,培育丰产桑园6000亩,完成养蚕1000张,产茧40吨,生产桑叶茶2吨,桑果酒20吨,实现蚕桑综合产值500万元。(二)新建养蚕大棚10个8000平方米,小蚕共育室3个400平方米。培育壮大蚕桑、魔芋新型经济主体50家。(三)为全县农业技术培训30场次800人次,为全县的产业振兴开好局、服好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