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镇巴县>
陕西省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
陕西省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
发布时间:
2022-04-15 16:58
单位名称
陕西省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国有林场规划计划编制;森林种苗生产供应;森林培育与经营;护林防火;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相关技术各管理人员培训。
住所
镇巴县三元镇双河村
法定代表人
李兴安
开办资金
229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镇巴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53.53万元
2633.12万元
网上名称
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公益
从业人数 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未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林场内部管理,促进林业发展一是扎实推进作风能力建设,加强了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林场完善并印发了管护制度、工作制度、请销假等13项制度及护林员管护职责,认真落实巡山管护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坚持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充实了各基层管护站管护队伍,场部除领导和办公室值班处理事务的人员外,其余全部充实到基层管护站从事森林管护工作。三是选配好森林资源监督员,每个管护站配设森林资源管护监督员1名,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是加强森林管护工作,各管护站与周边村建立护林联防组织机构,各管护站森林管护面积,按林班小班落实到每个护林人员头上,并签订管护目标责任书,及时了解辖区危害森林资源生长的不良因素,及时处理并上报。(二)国有林场规划计划编制为了更好地管理好国有森林资源,我们严格按照编制的《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十四五规划方案》和《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一步一步抓好落实,并做好修订准备。(三)森林种苗生产供应、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工作我场天保苗圃自建成以来,一直担负着为公益林建设提供优质种苗工作,每年选育优良的乡土树种推广。随着上级下达我场的公益林造林任务逐年减少,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防止生产过剩带来的经济压力,苗木生产供应也相对缩减,但完全能保证公益林建设造林及补植用苗的需要。工作主要侧重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工作。(四)森林培育与经营以及护林防火工作1、森林“三防”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把森林防火工作当做主要工作来抓,早部署、早安排落到实处,未发生森林火灾情况,今年来多次被评为护林联防先进单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各管护站做好了森林病虫害监测工作,对火地坝落叶松叶蜂进行了消杀防治,效果很好。珍惜野生动物保护:国有林辖区内,无乱捕滥猎珍惜野生动物案件。2、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预定增长目标根据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审定的森林资源调查(二调)数据为依据,可以看出近两年森林蓄积的变化情况为:2020年底,林地面积19419.3公顷,森林蓄积1729410.8立方米,2021年底,林地面积19419.3公顷,森林蓄积1796925立方米,年增长67515立方米。从近10年二期天保期间的变化情况:2010年森林资源蓄积1247437.1立方米,到2021年增长到1796925立方米,增长481973.7立方米,年增长率3.8%。已完全实现了规划的年蓄积增长目标。(五)加强林业相关技术及森林管理人员培训为提升林场工作人员素质,我们每年都要举办2-3期林业技术培训工作。内容涵盖林业政策法律法规、林业技术知识、识图及作业设计培训,通过培训,涌现出了一批青年业务骨干和林业技能技师,为林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生态效益:一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显著增加,森林分布更趋合理,林种结构得到极大改善,林分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原方案规划目标。林区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日益增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普遍增加。二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天然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停止天然林采伐,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生物种群数量普遍增加。(二)经济效益:我们牢固树立“产业兴则生态稳”的发展理念,加快了林下经济发展步伐,特别是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业发展迅速。以天麻、大黄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带动了当地林农的经济发展;天坑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巴山林“亚洲最大原始木竹林”以及森林景观推介,林区旅游环线建设等都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社会效益:坚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与实施富民惠民工程相结合,为林区群众提供就近务工机会,为林农增加了经济收入。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天然林保护与管理方面:一是林牧矛盾突出。林区群众响应政府号召发展林下经济,家家户户发展牛羊等养殖业,对林区幼苗和竹笋损害严重,同时给林场职工防火和森林管护造成极大困难。二是管护压力巨大。国有林区面积大,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许多地块农林交错,林牧混杂,按每个管护员5000亩的管护任务,实际管护难以到位。三是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医疗、森林管护站点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严重不足。为此,我们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实行群防群治,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爱护森林管护森林资源氛围,同时落实工作人员管护责任,多方呼吁上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国有森林资源安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要巩固天保成果,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制度,完善工程建设内容。建立长效机制。二是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林区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职工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通过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完善天保工程建设内容,发展林区社会经济,稳定职工队伍,确保林区社会稳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