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镇巴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5 16:13
单位名称 镇巴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医疗保障基金、长护险基金及医疗救助资金的预决算管理;医保基金日常监督检查,基金申报、复核、支付工作;医药价格监测及医用耗材、药品招采、医保信息系统运维管理。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新城街76号
法定代表人 王永刚
开办资金 141.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14万元 59.68万元
网上名称 镇巴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工作情况(一)提升服务,扎实开展内控建设。1.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以单位工作职能整合为契机,建立内部岗位责任风险点和风险防控措施,提升服务能力和廉洁自律;2.进一步梳理完善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精简证明材料,规范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间。规范工作人员的办公和协议检查工作行为,做到文明接待、热情服务、规范操作、依法办事;3.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方便实用的医保服务。(二)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医疗保障相关政策,严格落实疫苗接种费用保障政策,做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费用核实、汇总、申报工作。优化疫情防控期间异地就医结算、慢病门诊保障、家庭病床办理等经办流程,提供便捷医保服务。预拨2022年度总额控制统筹基金2400万元,缓解各定点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垫支压力,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个确保”工作;同时做好本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及体温监测、核酸采集等工作,严格落实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二、取得成果(一)全面落实各项医疗保障政策。2021年度,全县共有27.73万人次得到住院、门诊统筹、慢特病及“两病”报销,为参保群众报销医疗保险费用15886.98万元,基金无透支风险;(二)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账户清零政策相关文件精神,反复宣传参保群众及时进行门诊待遇报销;(三)为落实“三重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市域外住院患者基本医疗报销。及时协调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清算,确保参保群众医保待遇及时兑现;(四)积极配合基金征缴。协助县税务局完成2022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征缴任务,及时组织业务人员进行参保待遇信息筛查并按时移交税务部门进行系统标识。加强医保基金征缴政策宣传,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缴费,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切实提高参保群众政策知晓率;(五)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支付改革。在县域内开展医共体下按人头总额付费模式改革,实行“总额控制、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县级医共体的牵头作用和医疗机构自我控费能力。实行“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提高县级医疗机构大病救治能力。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医疗保障信息化水平还不高。新医保信息系统上线运行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村老人、小孩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激活难度较大,部门信息数据共享还存在局限性。二是基层医保经办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镇、村基层医保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参保群众“家门口办”的需要,业务工作移交及工作人员配备还没有完全到位。三是医保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政策不断调整,待遇水平、经办服务能力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政策知晓率和理解度仍不高,信访舆论风险较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善并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扩大参保覆盖面,促进应保尽保,避免重复参保。与税务、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更加便捷、更加协调的参保缴费机制。(二)提升服务效能。做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加强医疗保险大数据运用,实现医疗保险费用职能审核监控,降低基金支出风险,规范医疗费用结算行为。改革完善支付方式。加快完善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在上级部门的统筹部署下推进DRG付费工作。强化部门联动,推进数据共享,逐步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城乡医疗救助等异地就医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一次性办结;(三)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医保服务监管办法,健全常态化举报奖励制度,充分运用协议管理,强化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四)持续开展便民利民服务。配合医保局完成医保经办机构改革,理顺业务职责,优化窗口布局。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工作,推行服务清单制,不断优化医保服务流程,推进医保服务“指尖办”,“网上办”。加快实施全民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使用,方便参保群众就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