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依法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为执法主体的综合执法工作;依法开展违法案件的调查、立案、查处;制定农业农村法制规划,开展农业农村法律法规的培训、宣传、贯彻、实施。 | |
住所 | 商南县迎宾大道中段阳光世纪广场14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宝青 | |
开办资金 | 6.9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92万元 | 5.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以来,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专项治理成效明显。2021年以来,大队紧紧围绕“打假护农、保障安全”这一重心,持续开展了长江禁捕专项整治、农药经营市场专项整治、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等各类专项治理。印发《商南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方案》《商南县202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21年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秋季活动暨“三秋”“双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工作通知》等文件,清理整顿农资市场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违规行为。累计检查农资、农(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10个次,出动执法人员32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40余台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0.5万余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9份,没收过期农资10余袋,办理简易案件7件、一般案件4件,罚没款10140元。(二)综合执法步入常态。大队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岗位分工,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监管能力,采取定期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抽查与普查相结合、举报与监督相结合、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农资市场执法监管实现常态化。扎实开展农药、兽药市场专项检查和产品追溯系统指导工作,检查全县23家兽药经营户和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10家农药经营户,为11家已注册兽药追溯系统的经营门店提供指导,督促完善产品追溯系统相关信息。落实执法“双随公一公开”制度,抽查农资市场12次60户经营户,随机抽查执法人员36人次,依法公开行政处罚信息20余条。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走向精细化。对全县农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及农药、兽药管理等相关法规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送《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00余份,严查非法添加使用违禁农兽药行为,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农业环保、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逐渐加大。按照县上和主管局的统一部署,主动入位,积极作为,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养殖污染防控、秸杆禁烧等工作的执法检查,印制宣传资料5000余份,制作录音资料在宣传车滚动播放500余小时。(三)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一是广泛开展宣传,进行正确引导。从1月26日开始,累计出动宣传车20余车次,深入到全县10个镇办巡回开展疫情防控广播宣传,滚动播放2000余遍,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发送公开信和告知书。发送《农资经营单位疫情防控告知书》、《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保障农业生产两场战役—致全县农资从业者的公开信》600余份,倡议各农资从业者诚信经营,不囤积居奇,不哄抬物价,科学防控疫情;三是认真做好涉农企业排查,促进复工复产。对城区农资、农产品、粮油、水果等经营网点全面摸排,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检查疫情防控、农资质量和调运储备情况。有序组织复工复产开门营业,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四是积极协调服务涉农企业。针对疫情期间农资、农畜产品“运不进来、卖不出去、运输受阻”等实际困难,积极与交通、公安、防肺办协调。受理投诉举报和求助咨询40余次,组织确定23户农资调运配送单位,协助办理车辆通行证60余份,跟车监督运送农资21车次300余吨,及时满足广大群众春耕生产所需。(四)宅基地执法稳步探索。一是认真学习有关法规、文件精神。加强新《土地管理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农发〔2019〕11号)、《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2019〕6号)等精神,为做好农村宅基地监管工作打好基础;二是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协调衔接。妥善处理好职能职责、机构、人员等交接划转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宅基地管理等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对宅基地改革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政策、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向省、市业务部门和县主管领导请示汇报,上报《关于农村宅基地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商南农字〔2020〕27号),经逐级请示,省、市予以书面答复,为县级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四是积极调查宅基地违法线索。今年以来,我队相继接到局领导交办的相关部门、镇办、便民热线、群众等移送、举报、投诉的宅基地违法线索和权属争议纠纷30余条,涉案80余户村民,我队安排人员分类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但因法律修订、职责划转分工、相关政策尚未明确等因素,目前尚未做出行政处理决定;五是谋划下一步工作。研究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制度机制,积极向主管局和县委、政府汇报得到支持,为全面开展相关工作、履行农业农村部门法定职责做好准备。(五)普法宣传深入人心。为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执法大队充分利用12.4宪法宣传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三下乡”等活动和平时执法巡查时机,大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禁止捕捞、禁止乱占耕地建房等内容,并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解疑答惑,累计发放《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兽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常识、禁渔公告、宅基地管理等宣传资料8000余份,现场向群众传授农资识假辩假知识,深受群众欢迎。(六)执法改革有序推进。按照中、省、市关于农业综合执法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县编办、人社局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商南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商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规定》、《关于商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内设机构的批复》、《关于明确商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的通知》,以及执法大队大队长的任命通知等6个文件,截止9月底,基本完成农业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商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县农业农村局实行“局队合一”,人、财、物由局机关统一管理,财政全额拨款,副科级规格,编制18名,设大队长1名(副科级)、副大队长2名。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作为县农业农村局执法机构,具体承担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植物检疫、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饲料、农药、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等12个领域行政执法职责,以县农业农村局的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七)中心工作配合有力。一是坚决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主管局的统筹安排下,每月4次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查漏补缺,发展产业,提升帮扶效果;二是扎实做好秦岭生态环保相关工作。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牵头或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五乱”治理、自然保护区违建坟墓、水源地保护区违建房屋等工作,先后核查农村住宅涉嫌乱搭乱建线索30条、排查水源地保护区疑似违建民房51户、调查养殖场乱排乱放污染线索6起;配合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渔政“亮剑”行动等工作,深入丹江沿线镇村开展“禁渔”宣传和渔政执法检查,劝离丹江垂钓人员16人次;出动宣传车巡回各镇村开展秸秆禁烧宣传2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1000份,当场制止露天焚烧秸秆、杂草等行为30余次。三是深入大队包联的试马镇落实各项涉农中心工作。巡回全镇12个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产业脱贫、集体经济、“三排查三清零”的督查指导和查灾救灾等工作,协助发放救灾籽种300多公斤。四是服从主管局调度。大队2名年轻骨干力量长期抽调在局机关工作,先后临时抽调40余人次参与到全省猕猴桃培训现场会、全省冷水渔现场观摩会、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脱贫攻坚迎检等重大涉农工作筹备中,特别是10月下旬以来,抽调3名干部,集中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富水镇陕西高科农业食品产业园筹备重大项目观摩相关工作,圆满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受到了各级领导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二、取得的效益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农业农村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和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干部的配合下,全县农资市场监管持续有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开展,农业环保、渔政执法、扫黑除恶等稳步推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广大农村和谐稳定,为保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获得全市长江十年禁渔专项考核第一名,全市农业执法案卷办理先进单位。三、存在困难和问题1、执法办案经费严重不足;2、改革人员未能到位,严重影响执法业务的正常开展。四、整改措施1、多渠道争取项目和工作经费,确保业务正常开展。2、积极请示上级部门按照编制使人员尽快到岗到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精神。二是继续扎实开展各类涉农专项治理行动。三是提高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水平,严格规范案件查办,努力提高办案数量和质量,确保结案率达100%,杜绝错案。四是请求局主要领导协调县政府召开宅基地审批工作会,推进宅基地改革审批工作,疏堵结合,分类处置农村违建。五是扎实开展长江禁捕联合执法工作、巩固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效果。六是开展农资市场、农业(畜牧)生产主体(企业合作社)摸底调查统计,创建监管目录。七是开展能力提升工程,培养一支“一懂两爱、一专多能、通专结合”的复合型农业执法队伍,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多作贡献。八是联合市场监管、公安开展生猪屠宰检查。九是积极完成主管局安排的中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