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新城区> 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5 10:09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开展门诊医疗、急诊医疗救护、常见病诊治、相关疾病双向转诊、临终关怀;传染病预防、计划免疫、慢性病预防;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健康知识咨询指导与宣传、健康促进;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宣传教育。
住所 西安市长乐中路9号
法定代表人 查力斌
开办资金 164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北方医院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2.19万元 971.74万元
网上名称 新城区长乐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遵循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贯宗旨,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根据国家卫生政策,严格按照政府规划和西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方案建设,依托西安市北方医院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省、市、居民、职工医保的定点单位,是区低保、特困、重残人员医疗救护定点单位。我中心位于新城区长乐中路9号,服务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余人,覆盖13个居民社区,万年社区、幸福社区、金康社区、康乐社区、向阳社区、昆仑社区、西光社区、东尚社区、黄河社区、华山社区、紫铭社区、嘉园社区、新东社区,日平均人流量1.5万余人。中心设有公共卫生科、全科门诊、基础医疗、中医科、理疗室、康复室、检验室等。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服务重点,以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开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为辖区居民开展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理疗及中医康复技术指导等服务项目。并与西安市北方医院互为医联体单位,切实完成双向转诊服务,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和优惠的诊疗价格。新城区长乐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全年无医保等违规情况,全年无严重医疗事件及投诉,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大于98%,全年无控烟等违规问题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区中心抗疫工作成效显著,疫情初始,社区工作人员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全体工作人员关键时候顶的上,拿的出,出色的完成了相关抗疫工作,受到了各级各类表彰。至今,抗疫工作依然继续,长乐中路社区工作人员依然默默的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健康。2、积极探索并施行“公医”结合策略,公共卫生工作进步明显,尤其是在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健康档案等重点项目中表现突出,年终检查中排名提升,被区卫健局表扬,同时也为社区带来的大量的患者。三、存在问题1、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2、诊疗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四、改进措施1、根据计划免疫接种人群不同,将计划免疫分为儿童接种门诊(二楼计免室)和成人接种门诊(一楼全科诊室),避免人群聚集,提升了接诊能力,改善了就医体验。2、增设慢性病门诊:把全科门诊分为两部分,分为全科门诊和慢病门诊,这样分流患者后,慢病患者减少等待时间,可以做到专病治疗,专业指导、及时建档,追踪时间持久,回访率高,患者就医率提高。3、宣传方面:①在一楼走廊区域,增加中西医宣传栏、中医展架,大力宣传全科、中医医师,提升社区医师团队的知名度及影响力;②利用“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宣传平台:凡计划免疫接种患者、就诊者、家属等,均大力推荐其加入长乐中路社区“公众号”或“微信群”,并实时推送诊疗、健康宣教、疫苗库存等信息;目前参入宣传平台人数共14702人,其中公众号关注达11810人,建立9个微信群,群人数达2892人,无形之中提高社区中心在群众中的知名度。4、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我们将医疗护理服务关口前移,到慢性病、精神病、妇儿患者家中,进行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例如替卧床患者更换管路、测量生命体征、指导慢性病患者用药等,教会家属正确翻身扣背,给予居民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护理指导及服务,解决病人急之所急的问题,也吸引了一些病人更愿意到我们社区继续就诊。五、2022年工作计划1、加大宣传,利用街道办及社区政府、网络宣传的平台,向群众灌输健康思想,营销生命全周期康养理念。2、远程会诊:升级积极与西安市北方医院相关科室协作,提升社区业务发展,完成远程会诊。3、康复拓展:与西安市北方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合作,开展康复业务。4、互联网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平台:开展居家医疗护理,让患者在家可以体验到医护人员专业指导、专业护理服务,最终形成:建立生命全周期中医康养诊疗体系,从“防、治、康、养”四方面,形成生命全周期产业链。5、优化社区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社区发展战略为,打造“中医优势型社区医院”。在原有基础上,尝试建立“社区医院”。2022年聚焦社区中心临床医疗的开设,全面推进中医康养三叉戟特色建设。在建设全国先进社区的道路上走上坚实的一步。相关措施:①.在医院现有核算体系下,优化科室绩效二次分配体系,施行科室内部部分项目激励,将论文发表、业务技术开展等量化考核,规范医疗人员行为的同时,激励医务人员业务开展,使得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得以体现。②.进一步优化公卫工作流程,整合现有人员工作内容,顺利完成公共卫生工作的全年考核工作,力争将区级排名提升。③.根据《社区医院建设标准》,逐条梳理并严格落实相关条款,经过自查、整改,再自查、再整改的过程,在医院的帮助下,尝试成立社区医院。④.在医院的领导下,优化社区人才聘用机制,降低社区人工成本,聘用低门槛工作人员,分担医务人员公卫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