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科技开发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建立通向榆林科技工作的便捷通道,打通全市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新技术研究与推广、“三区”人才管理、项目包装及咨询、高企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企业孵化器、科技投融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创新创业发展战略规划、人才培训等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人民西路3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乔东 | |
开办资金 | 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市科技局统筹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万元 | 40.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科技开发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中心重点围绕科技局党组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情况汇报如下:一、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一是完成单位组建,购置了办公桌椅、打印机等相关设施,保证单位能够良好的运行起来。同时配合局工业科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工作,根据《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指引(试行)》的文件精神,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2021年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60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8家。二是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工作,组织指导清涧北国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神木特种飞行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网络申报和纸质材料报送工作。三是4月16日我中心联合工业科,举办了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暨研发投入费用统计培训会,6月28日,举办了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会,9月23日,举办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暨工业科技特派员从业能力提升培训会,培训会上详细讲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认定政策及常见问题,全面提升了工业科技专职特派员的从业能力,指导企业如何精准识别研发投入费用,确保研发投入数据高质量入统。全市研发活动统计报表上报情况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22家企业在系统填报了数据,上报研发费用投入40.03亿元,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8.41亿元,其中榆阳区上报14.7亿元,委托外部研发2.7亿元;神木市上报12.9亿元,委托外部研发4.1亿元;府谷县上报8.9亿元,委托外部研发1.6亿元;定边县上报1261.7万元;靖边县上报1.08亿元;横山县上报1.1亿元;绥德县上报2191万元;米脂县上报2225.01万元;佳县上报5817.3万元;吴堡县上报396.4万元;委托外部研发19万元;清涧县上报635.9万元;子洲县上报965.3万元。(三)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方面一是榆林高新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园,神木市青年创业孵化器2家企业已经认定为省级孵化器。二是神木市扶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榆林众火空间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榆林远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省级众创空间视频答辩,待专家实地查看。三是组织榆林大剧院、子洲县舒福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申报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四是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榆林高新区榆横第一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榆林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申报的市级平台以及瞪羚企业资料已报送,待专家评审。五是组织神木市卓鹿众创空间等5家企业申报市级众创空间,神木市青创孵化器申报市级孵化器,待专家评审。(四)中省市重点科技项目申报方面一是组织推荐神木特种飞行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申报省级重点产业创新链1项,府谷县旭丽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府谷县旭丽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工业领域一般项目7项。二是组织榆林碳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双翼煤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陕西省科技厅2021年特色产业创新链“氢能特色产业创新链”项目6项。(五)其他工作一是出台了《关于组织推荐2021年度榆林市工业科技企业兼职特派员的通知》和《榆林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科技特派员管理的意见》两个文件。根据文件精神,市本级暂且聘用4名市级特派员,各县市区挑选全市77家重点规上企业,选派了91名工业科技企业兼职特派员,同时自主招聘33名专职特派员,共计投入政府资金156.5万元,形成市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及时转发中省科技部门各类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发改科技局和有关园区、科研院所积极宣传宣讲政策、主动为中小企业服务。三是全面摸排并上报全市符合享受科技厅相关补助补贴政策的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名单,积极对接省科技厅各处室,最大限度争取支持。去年获批的31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省科技厅奖补资金155万元,省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后补助正在对接中。取得的效益2021年全市R&D经费投入10.4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7%,投入强度为0.25%,其中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9.78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8%,投入强度为0.27%,圆满完成省考指标任务。2021年,我市R&D投入强度仅有横山区、府谷县和靖边县完成了目标任务,靖边县连续3年完成考核任务,其他县区均未达标。榆阳区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减少了0.67亿元,神木市完成2.84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44亿元,榆阳区、神木市投入强度都是0.16%,府谷县完成2.3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2亿元,投入强度0.36%,横山区完成2.5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49亿元,投入强度1.33%,靖边县完成0.8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0.24亿元,投入强度0.58%,佳县投入为零,定边、绥德、米脂、吴堡、清涧和子洲投入超过100万元,但远未达到目标要求。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小组到各县市区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县区领导在思想上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研发投入工作推动不力,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比如神木市。二是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不重视,兼职特派员业务不熟悉,对研发投入的概念认知不一,填报资料不规范,导致科研部门实际产生的研发不能高效入统。三是规上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对科技研发认识不到位,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重点关注营收利益和政府部门奖补措施,很多企业至今没有研发机构及研发人员,甚至没有科研投入,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四是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存在虚报现象,比如部分煤矿企业(原煤开采)、物流企业研发投入不多,而报表中研发投入较大,根据行业的性质可判断,上报研发数据虚高。五是定边、靖边以及南六县规上企业集中在油服企业、零售业和服务业,没有大型工业制造企业、煤化工企业,致使研发投入不高。各县区企业上报数据存在大量的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自主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少。四、整改措施(一)加大对重点企业数据审核力度。县区发改科技局、统计部门要对重点企业加强数据校对和审核,审核后将意见及时反馈给企业修订,提高数据质量。(二)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深入县区加大研发投入专业知识的宣传力度和专兼职特派员培训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工作水平,指导企业做到应统尽统。(三)兑现研发投入奖补政策。充分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兑现鼓励企业科技投入优惠政策,确保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四)召开科技工作大会。县市区发改科技局工作人员建议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工作大会,通过召开大会表彰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调动各县区科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五)提升专职特派员的待遇及调整专兼职特派员名额。进一步完善《关于组织推荐2021年度榆林市工业科技企业兼职特派员的通知》和《榆林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科技特派员管理的意见》,提升专职特派员的待遇,增强专职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根据企业研发投入填报情况以及考核情况对相关县区专兼职特派员名额进行相应的调整。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高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积极落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规上企业的项目支持力度,帮助规上企业申请中省重大科技专项,让企业有获得感,增加工业特派员待遇,提高企业人员积极性,确保科技研发投入数据应统尽统。2022年1月上旬召开研发投入专题会议,由李二中副市长主持,张胜利市长出席并讲话,部署补齐R&D投入短板相关工作,参会人员包括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规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榆重点科研机构和中省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所有工业科技特派员,会后进行专题培训。(二)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县区、园区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各项科技政策宣讲,提高企业对中省市科技政策的知晓度。(三)加快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力度,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服务功能,对入库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个性化精准服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四)大力发展孵化器、众创空间。加快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多元化、实行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积极引导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金和闲置房屋参与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争取2022年新建5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培育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五)加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计划2021年组建5个市级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培育1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六)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作用。努力培养、引进一批有较高知名度、讲信誉、有权威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研发辅助账设置等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