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融媒体中心

镇巴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5 08:27
单位名称 镇巴县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媒体宣传、舆论舆情和网上政务等工作提供综合服务。主动策划新闻宣传,组织部署媒体活动;引进、使用、推广新媒体新技术;贯彻执行相关政策及法规;做好域内重大新闻事件、突发事件采访、报送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镇巴县新街5号
法定代表人 龚兴富
开办资金 10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59万元 25.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镇巴县融媒体中心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相关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深耕优质内容,讲好镇巴故事。持续推进队伍融合、平台融合、内容融合,中心已入驻新华社客户端、《陕西日报》群众客户端、头条号、抖音号、腾讯视频号等各级媒体号,构建起了“一台一微两端+N”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全面实现新闻宣传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格局。今年,围绕疫情防控、全县“两会”、乡村振兴、建党一百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两学一开”、防汛救灾等重大工作,及时在“镇巴发布”、镇巴电视台开设专题专栏40个,配合各类现场会、庆祝建党100周年、防汛救灾等工作制作《创新实干攻深贫、聚力再战谋振兴》《新任县区委书记走马上任一百天》等专题片28部。全年制作播出电视访谈节目《镇巴故事》10期、天气预报节目《苗哥说天气》290期、党史学习教育节目《学党史守初心》39期、《党课开讲了》15期、《班城朗读者》第二季节目15期。在中央级媒体刊发新闻510条,省级媒体765条,市级媒体710条,县级平台播发新闻3240条,总阅读量1.4亿+。七一前夕,融媒体中心成功举办了“共圆小康梦、建功十四五”主题摄影作品展活动,600余副摄影作品将故乡风光、城乡建设、民风民俗等展现给广大干群。首次采取网络、电视、户外大屏同步的形式,直播了镇巴县月月喜相逢暨青水镇、镇巴第二届“网上茶博会”等重大节会活动,特别是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实况直播全网观看量超百万+。镇巴是全省暴雨中心,今年以来⾯对22轮强降雨和“9.9”⼤河口特大地质灾害,全体新闻工作者迅速集结,昼夜奋战在防汛抢险⼀线,县融媒体中心聚焦暴雨灾情、聚焦党政关怀、聚焦抢险一线、聚焦灾后重建,利用全媒体平台全天候播发雨情汛情、引导舆论,还特别开设了《融媒时评》有深度、正视听,为镇巴防汛抢险、灾后自救发挥了舆论力量。2.探索产业经营,推动长效发展2021年,全县围绕招商引资“大抓招商”、“大抓项目”,融媒体中心及时成立汉中融中道文化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在抓好传统经营业务的同时,重点布局从微电影、活动直播、电商网红孵化、文创产品研发等方面不断拓展,力争换道超车。已策划包装了“陕南直播产业发展基地”项目,并与“蜂巢孵化器”、“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等团队交流研讨。3.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今年,镇巴融媒体中心坚持帮扶人员不撤,帮扶力度不减,由于帮扶村观音镇小里沟村工作面大,选派3名优秀骨干、加聘1名原包村退休干部持续加强观音镇小里沟村驻村帮扶工作力度。在中心的积极协助争取下,总投资150余万元全长2公里的观音镇小里沟村通组公路得到县交通部门的立项审批,已开工实施,先后投入帮扶资金近5万元。在开展“进知解”活动中,还将走访对象扩展到小里沟村新田坝教学点,捐赠了净水机1台、书架2个、少儿读物300余本和防控物资。在西安受疫情封控期间,中心干部踊跃捐款并联合志愿者联合会号召爱心人士募集物资近10万元,驰援西安;为小里沟村与紫阳县交界防控卡点送去2000元蔬菜等生活物资。二、取得的成效专题片《来自陕南的密电码》获得陕西省庆祝建党百年建设密码强国短视频故事二等奖,7件新闻作品分别获得2021年度汉中新闻奖一、二、三等奖,中心被省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评为2021年陕西省融媒体“德润三秦”家风建设作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优秀组织奖。“镇巴发布”在全市政务媒体号影响力排名一直名列前三,连续3年被市网信办评为“汉中市十佳政务微信公众号”。县融媒体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市网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新华社“媒体融合优秀案例奖”,这也是镇巴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以来首次获得“国”字号表彰。三、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1.人才匮乏是痛点。队伍力量不足,年龄结构老化,专业人才匮乏。中心编制40名,在编33人,空编7名,获取专业技术职称仅11人。年龄结构情况:35岁以下12人,35岁-45岁10人,45岁以上11人。2.有效激励是难点。运营短板十分突出,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无法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改革措施有盲点。媒体融合改革只有中央、我省的总体实施意见,市级无具体实施办法,县级改革具体措施落实上无政策依据。主要体现在人才引进创新、薪酬制度改革、产业经营方面。四、2022年工作思路和计划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内容、平台、队伍融合上提质增效,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围绕“生态经济示范县建设”定位高标策划、主动出击,力争在宣传方式和宣传手段上实现创新,确保取得最大宣传效果,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1.用好主流阵地,提升平台影响力。发挥好镇巴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头条号、人民号、抖音等平台及媒体号的作用,提升全网传播效果。争取打造1个百万级粉丝账号。争取2022年内恢复因队伍力量不足停办18年的镇巴广播电台。2.加强队伍管理,提升发展新活力。持续优化制度建设,推进薪酬绩效改革,逐步推进事业化管理向市场化发展,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坚持每日读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人才队伍培训力度,常态化开办“融媒大讲堂”。3.打造精品节目,提升内容生产力。在主题宣传、系列报道抓创新,更多地把话筒和镜头对准生活、对准基层群众。访谈节目《镇巴故事》走进20个镇办,全面展现我县各镇办产业、生态、文化等亮点工作及“十四五”发展思路。4.创新监督报道,提升媒体公信力。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针对社会不良现象开展经常性的媒体监督,每周播出1期曝光类新闻报道。5.拓展产业发展,提升自身造血力。探索“媒体+活动”“媒体+产业”,拓展“媒体+旅游”“媒体+电商”等发展路径,从媒体内部融合向跨界跨业融合推进,实现流量变现、用户变现,提升造血机能,反哺新闻主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镇巴发布”在全市政务媒体号影响力排名一直名列前三,连续3年被市网信办评为“汉中市十佳政务微信公众号”。县融媒体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市网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新华社“媒体融合优秀案例奖”,这也是镇巴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以来首次获得“国”字号表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