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博物馆(镇巴县文物管理所)

镇巴县博物馆(镇巴县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2-04-15 08:22
单位名称 镇巴县博物馆(镇巴县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文物事业发展。负责全县文物保护、征集、整理、研究、宣传利用等。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新街
法定代表人 黄兴刚
开办资金 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6.97万元 695.19万元
网上名称 镇巴县博物馆.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变更登记事项,无违反条例实施细则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镇巴县博物馆是陕西省48家免费开放博物馆之一,编制4人,临时工5人,全额事业单位,年接待4.56万人次,现为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会员单位、镇巴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旅行教育基地,一年来主要开展业务工作如下:1、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我馆于2009年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每天严格执行早8:00-12:00,下午2:00-6:00为免费开放时间,并且节假日坚持值班的制度,全年免费开放时间为280余天。截止年底,已累计接待来自政府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主题教育团队和研学旅行团队46支,接待观众4.56万人次。隶属镇巴县博物馆管辖的简池镇、黎坝镇、永乐镇、杨家河镇红色苏区分馆,兴隆水田坝社区博物馆,青水苗族文化陈列馆、王家院子苗乡刺绣博物馆等七个分馆也坚持免费对外开放。2、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镇巴县博物馆严格按照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县文旅局党组的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积极宣传动员,落实各项措施,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及时闭馆。于1月24日及时发布暂停开放公告,值班期间,完成了在大门口张贴闭馆公告,并在微信公众号、文博工作群发布闭馆公告,取消原定举办的春节系列主题文艺活动。 宣传教育职工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走亲访友和聚餐,不去人员密集尤其是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不与外来人员接触。二是加强领导。因我馆目前只有三人上班,二名在乡下,只能由馆长亲自负责整个博物馆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了安全检查与消毒预防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按时如实向县局签报疫情报表。三是强化宣传。领导班子在利用值班期间,多方精心准备,做到闭馆不闭展,利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博物馆专题展5期,亲自讲民间文化遗产相关微课5期,积极向社会群众和中小学生广泛征集文艺作品,在公众号推出发表42期,推出疫情防控知识4期。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置,并做好闭馆解释工作,无投诉现象;按时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值班与防疫工作情况等工作。五是馆长郝明森将疫情宣传创作的文艺作品自费出版《笔墨浓情》画册,免费赠送前来观展观众,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达到预期宣传效果。3、业务活动开展工作。1月21日,镇巴县博物馆和班城书院在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陕西苏维埃政府遗址坪落坝举办“书春联、传孝道、颂祖国、爱家园传统文化百村行”公益活动,班城书院部分学员和家长参与本次活动。4月22日,陕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处一级调研员朱新文,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白海峰、薛倩,市文物广电局副局长龚富裕一行11人调研我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磊,县文化和旅游局及相关镇主要领导陪同调研。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镇巴县博物馆围绕“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镇巴县博物馆提前谋划,开展2020年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利用《文化艺术报》《汉中日报》、镇巴电视台以及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新媒体提前谋划,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及社教活动。活动当天,镇巴县博物馆通县文工团演艺公司到巴山玉溶洞景区,通过文艺演出、悬挂主题宣传横幅。同时在景区设立宣传点摆放以“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内容的系列宣传展板。通过讲解员的介绍让各地游客对镇巴的历史和红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拉近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7月3日,咸阳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庞联昌带领茂陵、乾陵、昭陵等八家博物馆负责人来我馆交流学习,有效地推介宣传了镇巴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扩大了镇巴博物馆对外影响力。7月18日,汉中市文广局举办了“多元、包容、开放的博物馆”为主题的全市文博系统讲解比赛,我馆选手刘妮娜、龚芸芸分别荣获三等奖、优秀奖的好成绩。8月8日,四川川陕革命根据地旧址管理局、通江文广局等单位来我馆交流学习,就川陕片区革命文物有效利用达成共识。9月7日,蓝田县蔡文姬纪念馆一行14人来我馆为期两天的馆际交流活动,两馆就陈列展览、免费开放、展览交流等进行了广泛探讨,就双方宣传、人才培养、合作开展临展等方面签订馆际交流、合作协议。10月21日——24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就我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专项调查。11月19日,汉中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宣讲大赛,我馆选手刘妮娜荣获第二名,并聘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汉中市红色革命文化宣讲团成员。4、文物安全工作方面。加强节假日值班安全和疫情防控。6月4日上下午,由镇巴县博物馆承办的全县文博系统消防安全培训在镇巴县消防大队举行,全县镇(办)文化站长、群众文保员、博物馆工作人员等共计50余人参加现场演练培训。6月5日上午,我馆承办召开了镇巴县2020年文物安全工作暨群众文保员业务培训会。全县镇(办)文化站负责人及群众文保员共5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与文保员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6月9日,陕西省文物局、公安厅联合召开全省田野文物保护工作视频推进会,各市县公安局设立分会场,镇巴县文物广电局局长郗真雍,县公安局副局长符代斌及文博、公安系统相关科室负责人、各镇办派出所所长参加会议。10月28日,我馆协调公安、消防、观音镇政府和观音派出所对省保单位小李沟墓群维修进行安全大检查。11月8日,我馆全体工作人员,结合消防宣传日活动,进行消防业务知识培训和演练。5、其他相关业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在各大包括网站发表宣传报道5篇,其中《“红军之乡”镇巴的红色七月》在7月6日《文化艺术报》整版报道。博物馆新建主体工程竣工,布展工作有序推进。小里沟墓群本体维修工程正式启动。按时完成了省市县文物局安排的各项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扎实开展了免费开放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不误,没有一起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宣传面大幅度扩大,广泛利用了广播电视、省市文物宣传专网、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形式宣传了镇巴历史文化、红色史迹、改革开放等内容;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全年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等亮点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博物馆的使用功能,较好地满足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效益发挥显著,惠民效果展示明显。同时我馆在全省免费开放工作中,绩效考核获得优秀,奖励10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2016年博物馆草拟了《镇巴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实施意见》,县政府分馆领导就文件中提出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增加博物馆编制,二是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目前博物馆编制少,专业人员缺,目前正式员工只有4人(2人借调出)。聘请了临时工4人,远远不能达到博物馆各部室工作需要。改进措施:与省市主管部门沟通,得到政策支持,争取编办支持。上报2021年事业单位招录计划,博物馆编制已空,抓紧联系人社局,争取一名2021年公益岗位。2、文物保护经费没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改进措施:争取财政部门兑现市政府年度责任书。3、博物馆新馆主体竣工,目前策划布展,预计5月1日开馆。展厅四层,缺乏专业讲解员和安保人员。改进措施:新馆即将建成后,博物馆干部职工有必要进行一次分项培训,即讲解、保洁、文秘、保安、文物数据等。安全第一,保护为主,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杜绝一切文物安全事故发生。与人社局对接,争取政策支持,与人社局沟通增加公益性岗位,各招录二名专业安保、讲解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完成新馆布展工程,争取五一正式对外开放。2、指导兴隆水田坝社区博物馆、草坝风景区、渔渡溶洞的第二批研学教育基地创建工作。。3、加强苏陕合作交流,与江苏通州区举办“秦巴风.通汉情——郝明森剪纸艺术交流展”。4、举办《留住时代的记忆——镇巴县抗击新冠肺炎主题摄影展》。5、继续推动以“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研学教育活动。6、结合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程,申报第三批县级重点文保单位工作。7、完成镇巴历史文化丛书《镇巴.印象》的编撰工作。8、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