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人民医院

镇巴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2-04-14 16:51
单位名称 镇巴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基层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
法定代表人 麻友键
开办资金 596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90.86万元 11115.16万元
网上名称 镇巴县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5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办理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狠抓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医疗环境,改善就医体验,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紧盯重点环节,扎实推进疫情防控。投入资金268万元,规范化改建发热门诊和感染病区1291平方米,新建发热患者专用电梯一部。在发热门诊设置单独的收费室、药房、卫生间,配置发热患者专用CT,实现了“三区两通道”和全程闭环管理。聚焦项目建设,奠定突破发展基础。全年完成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6个,累计投入资金约1.2亿。重症监护救治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全面完工,改扩建重症监护病区1500平方米,病床数从8张增加到30张(其中新冠肺炎负压病床5张),购置先进医疗设备100余台(套),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提高30%。投资150万元的DSA及64排CT等机房防护改造项目顺利竣工。着眼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医护质量。全年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4次,及时发现并剖析问题、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继续加大20项核心制度执行和落实力度,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加大病历终末质控力度,规范填写病案首页,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全年抽查病历5090份,甲级病历率99.8%。加强院感管控,做细做实公共卫生。为进一步强化环节管控,守住院感底线,医院将控感办纳入一级科室进行提级管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突发公共事件传染病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以刀刃向内的态度查摆问题、加强整改。落实医改任务,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力度。派驻8名执业医师到基层支医,选派5名业务骨干到东片区医疗应急处置站工作,保障了冬季星子山冰雪阻隔及道路阻断后的患者生命安全。强化重点专科,全面推进学科建设。2021年4月23日,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正式授予医院“中国基层胸痛中心”,一举通过创建命名,标志着我院在急性胸痛疾病综合诊疗水平达到国家级标准。加快推进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建设,先后通过省卫健委组织的评审验收,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肯定。立足能力提升,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储备,全年招录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4名,招聘执业护士55名。新医技综合楼投入使用后,设置固定示教室一间,对医务人员持续开展心肺复苏、护理常规等培训16批次。推进业财融合,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以“经济管理活动年”为抓手,树立过“紧日子”意识,强化成本管控,严格执行“四提两控”,严控一般性支出。推进业财融合,促进管理提质增效,医院运转平稳正常。密切配合,不断拓展对口支援深度和广度。年初相继与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汉中市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商定了受援项目和内容,上级医院共派出29名支医专家常驻我院,累计接诊门诊1500余人次,住院患者800余人,业务查房900余人次、会诊100余人次,医院充分发挥各对口支援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克难攻坚,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进一步夯实26种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动态跟踪销号式管理,确保所有大病患者救治、管理到位。夯实责任,做深、做细县镇一体化工作。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对11家镇卫生院开展托管帮扶工作,帮助基层卫生院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医共体内建立完善的转诊、会诊和救治网络体系,有效提升了基层卫生院的救治能力。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在驻村扶贫方面,今年医院帮扶村调整为赤南镇长滩社区和庙子坝村。全年累计投入资金45万元,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在帮扶村购买水果柿子、大米、菜籽油等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就业帮扶,开发长滩社区公益性岗位1个,解决重点人群就业问题,确保收入达标,防止因病返贫。推进业财融合,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以“经济管理活动年”为抓手,树立过“紧日子”意识,强化成本管控,严格执行“四提两控”,严控一般性支出。推进业财融合,促进管理提质增效,医院运转平稳正常。加强信访维稳、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营造安全发展的内外环境。高度重视压力容器、特种设备、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全年开展消防演练2次,开展消防培训4次,强化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中医康复理疗科艾灸排烟等安全隐患5起,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巩固提升体制改革成果。修订了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两个“议事规则”,完善了党委、行政、人事等管理制度76项,进一步顺畅了管理体制。调整优化了党政领导班子职责分工,明确了工作任务,全面实行“一岗三责”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了党委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工协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高效务实推进党务工作。全年4个支部共吸收入党积极分子9名,完成积极分子转发展对象集中培训3人,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3人。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历练政治能力。设置行管支部党员活动室,建设廉政文化墙,推进院务公开、政务公开,不断强化党支部阵地建设。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建党百年之际,我院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理念。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2021年度入院病人14951人次,出院14608人次,平均住院日10.06天,病床使用率86.7%,住院次均费用4903元。全年上转432人次,下转1499人次。2021年度门急诊219508人次。全年发热门诊接诊5296人次。全年救治危重病人513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10例。120急救中心全年出诊2974次。结核病门诊初诊1535人,登记管理病人245人,管理率100%,治疗成功率91.9%。完成健康体检36297人次,其中高考学生2019人,中小学生12890人,征兵体检596人。全年胸痛中心接诊胸痛患者686例,其中心肌梗死21例,成功溶栓18例。卒中中心接诊卒中病人180例,成功溶栓16例。创伤中心接诊创伤病人1331例,其中严重创伤225例。2021年免费测血压14670人次,筛查出高血压264人。全年筛查出糖尿病患者124人,全部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及时发放叶酸及孕产妇分娩补助,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实行全覆盖,筛查率达100%。规范接种新生儿疫苗,乙肝疫苗接种595人,卡介苗接种565人,“两苗”接种及时率100%。医院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保障全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的和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学科带头人不足。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临床药学等紧缺专业高素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非常突出。2.重点专科能力不强。医院以新医技综合楼投入使用为起点,设置并完善了临床二级科室,目前尚不足半年,专科建设起步较晚,加之人力资源瓶颈,专科能力还不强。尤其是没有高压氧仓和血液净化中心,肿瘤科不具备放疗条件,作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项。3.传染病区存在隐患。根据最新的《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和《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精神,医疗机构设置的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的感染病区必须是独立区域的独立建筑,与周围建筑或公共活动场所间距不少于20米。我院位居县城中心地段,周围商铺小区密集,人口密度大且流动频繁,达不到上级规定的设置标准,一旦发生疫情,存在极大的传播和扩散风险。4.债务大发展艰难。近3年来,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确保规范运转,一手抓项目建设促进医院发展,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施设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21年底,遗留债务4900万元。在2022年乃至“十四五”时期,还需在两栋住院楼之间建设连廊、新建血液净化中心、高压氧仓,更新医疗设备等,能力提升尚需大量资金。在业务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仅靠收支结余保运转、促发展,我们深感艰难。(二)改进措施狠抓学习培训和学科建设,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做好重点专科建设,对重点专科项目持续投入,加大培养专科人才的培养力度;做好传染病医院的调研工作,从选址到建设,全方面做好调研,为下一步传染病医院的建设打好基础;积极协调,多方争取基建项目资金。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镇巴县人民医院将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紧盯“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千县工程”县医院能力提升为契机,抓业务培训、抓人才队伍、抓学科建设、抓医疗质量、抓综合管理,加快建设县域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进一步强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全力以赴提能力,凝心聚力谋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编号:436094500361072811A1001自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有效。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