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新兴镇张家坳中心小学

三原县新兴镇张家坳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4-14 16:43
单位名称 三原县新兴镇张家坳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三原县新兴镇张家坳村
法定代表人 邵辉
开办资金 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89万元 43.09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新兴镇张家坳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党的领导核心作用。1、加强学习,做好常规。一是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等;二是通过观看教育视频、集中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重要精神,让全体党员进一步明确职责、树立榜样;三是按时收缴党费;四是建立党员示范岗14个,做到党员亮身份、亮职责、做榜样。2、扎实开展各类活动,助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1)开展党员佩戴党徽活动,要求所有党员期间佩戴党徽,,并把佩戴党徽作为一项制度,以此随时提醒广大党员,明确身份,率先垂范。(2)开展党员教师示范课活动,树立榜样。一线党员教师上一节示范课,行管、教辅岗位党员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展示。(3)扎实开展“千帮千”活动,每位党员与贫困或学困学生建立一帮一帮扶机制,定期从学习生活心理各方面进行面对面帮扶。二、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张家坳小学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张家坳中心小学教职工考勤制度》、《张家坳中心小学先进教师评选方案》、《张家坳小学全员量化考核细则》、《张家坳中心小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等制度和方案,健全了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对学校各类人员做到了定职、定责、定量、定考核标准,使全体教职工有章可循,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做什么事是正确的、做什么事有利于个人及学校发展,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回报,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凸显科研兴校,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立足校本研修,促教师专业成长1、建立了研修组校本研修活动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说教材、说课标、说教法、说重难点、说学生;学习理论,书写心得;观课听课议课,拓宽视野;加强培训,提高素养。),按照新理念学习——教师上周教学中的得失(教学反思)——针对问题研讨解决方案——确定下周的教学重难点——研究学生、研讨教法的基本研修流程,扎实有效开展研修活动,本学期各研修组开展教研活动18次,通过研修,使全体教师拓宽了教学思路,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凝练出了“课堂监测、课后作业、周练考、月检测”的“一课四练”的富有特色的知识落实举措,确保了学科成绩的稳步提高。2、以听评课活动为主要途径,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本学期学校集中组织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内全员听评课、精品课评选等听评课活动,共计听评课50余节,参与听课教师达300多人次,并涌现出了像王美娟、惠蕾蕾、王欢、等一批课堂驾驭能力强,课堂模式新的学科示范教师,为我校全体教师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其个人在课堂驾驭能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3、积极参加片区校本研修活动4次,承担片区研修任务,在活动中,我校教师积极承担议课评课发言人,发言内容受到了参与教师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4、充分发挥课题带动战略,各研修组根据各科实际,按照发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成果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课堂、围绕学生,已初步确立了研究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为各项课题的圆满结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鼓励教师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本学期共收集“四优作品”50余篇,在县市级刊物发表3余篇,为广大教师搭设了相互交流、自我展示、共同提高的平台。(二)实施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向教学过程要效益。1、制订了《有效教学备课要求》、《有效作业布置的要求》、《有效作业批改制度》及《作文批阅指导意见》等,建立教师教案教研组长签字评价制度,及时指导教师在备课中的不足,在上课前做到整改,做到了教师无教案不进教室、教案不完善不授课,时刻提醒广大教师对待课堂务必认真,对待课堂必须严格要求自己。2、建立了领导推门听课制度。一学期以来,各教研组长听课20余节,领导班子成员听课近30节,听课后,加大听课的评课力度,一是第一时间查阅授课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等,二是利用班子会进行集中评课,三是利用全干会进行集中反馈,及时将课堂情况客观、真实的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提高课堂效益。3、建立了教导干事每天课检制度,如发现上课迟到、早退、接打电话等现象,将依照相关制度严肃处理,确保课堂效益。4、建立了教师常规工作月考核与常规抽查相结合制度。本学期包组领导、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等常规资料检查了4次,常规抽查12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月量化积分中,同时将存在问题及时在全干会“原生态”通报,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备课、上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学校制定了《薄弱学科改造方案》,召开薄弱学科教师会3次,分析原因,议定措施,借助校本培训和“走、请”的办法,先后去过多个兄弟学校听评课,目前我校部分薄弱学科已经初步见效,成绩有所改观。6、扎实开展各类竞赛活动。组织进行了英语听写大赛、数学解题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等,教导处、教研组安排扎实,严格评判,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扎实开展“冬教冬学冬研”活动。通过召开动员会、誓师大会,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学生书写决心书等行之有效的办法,营造冬教冬学冬研的良好氛围,在校园内,迅速掀起了师生抢时间、抓时间的新高潮。(三)聚焦课堂,规范课堂教学,深化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1、紧紧围绕县局《课堂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课堂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我校召开专题会议3次,研讨制定《张家坳小学课堂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张家坳小学课堂规范年活动方案》。2、加强领导,确保课堂教学规范化工作有序推进。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规范课堂教学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明确职责,做到整个过程全程指导、全程督促落实。3、通过各组的交流、研讨、尝试,以教研组为单位推荐2名同志,由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精品课评选活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我校顺利成功进行。四、注重学生养成教育,整合教育合力,努力创设有利学生的人文环境。(一)、强化德育常规管理,建立政教处-----年级组----少队、班主任-----科任教师的五级德育网络体系,努力做到人人重德育、人人抓德育的良好格局。(二)、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对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加大班主任的津贴;同时建立班级量化考核细则,由政教处每天对各班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实施日通报、周汇总、月小结的方法,将考核结果与班主任绩效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三)、是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感恩、孝道、自立自强等品质培养,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传统文化润无声、孝敬长辈我先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立自强、学会感恩、积极承担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五是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师生展示才艺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了庆元旦暨“阅读润心、书香致远”活动,本次活动参与学生400余人次,参与教师40余人次,通过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展现了我校师生的阳光风采。六是分年级召开家长会,促进家校联系,家长到会率达98%以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四节”教育活动。本学年,我们分别开展了“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扎实有效,成绩斐然,特别是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我校九年级利用体育课进行中考体育项目训练,八年级加强学生协调能力训练,七年级给全体学生教授艺术体操、小学部开展学生课前放松操等活动。五、强化队伍建设我们认识到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办好学校的主体。教师的质量决定学校的质量,教师的素养决定学生的素质。1、大力开展了通读教材、研读课标活动。要求:一方面教师自学,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去学,做好笔记和认识体会,对于不确定问题及时与其他同志交流沟通,在每次月考核中对教师业务学习情况进行专门检查并登记,同时对于不按要求学习的教师进行及时通报,定时整改。2、号召教师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课改理念,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一学期来每位教师每月都能够上缴一篇教学反思或课改体会.六、转变作风、推行民主、关爱师生、倡导和谐1、认真贯彻落实县局暑期学习会及教育系统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转变班子作风,狠抓环节落实,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包抓研修组、包抓年级、班级、包抓学困及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2、对新制定的方案积极征集全体教职工意见和建议,并筹备召开教代会,充分发挥学校的民主管理、积极推行校务公开。3、继续落实“千帮千”活动。建立了贫困师生档案;校委会成员和贫困学生进行了“一帮一“结对子,并分别对学生进行了家访和帮扶,并有记录。七、存在不足:1、需进一步加大课堂模式的改革。2、需进一步加大精细化管理。3、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八、下一步打算1、狠抓常规管理,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促进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深入开展教研活动。2、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的落实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负担。3、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建设,认真落实县局和校级的相关政策的学习交流。4、完善和夯实学生社团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