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2-04-14 15:14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一)执行农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进行宣传和培训;(二)制定农业执法规划;(三)承担兽医兽药、畜禽屠宰、饲料、动物防疫、渔业、农药、种子、肥料、土地承包、农村集体资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行政检查及违法案件查处。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文林路口秦都区市民服务中心22楼2204
法定代表人 侯鹏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队在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业务登记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强化管理机制,狠抓队伍建设1、为打造一支工作态度端正、理论水平高、执法经验精湛的执法队伍。执法大队提出“强化学习、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口号,建立“每周一学”学习课堂,每周组织集中学习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支持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中省市及区级相关执法培训,截至目前,执法大队累计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网络培训、全市执法实务、优秀案卷评查培训、行政执法证件考试培训、区级《行政处罚法》培训、保护种业知识产权等培训10期,50余人次,人均达到30学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促使执法人员真正做到执法先懂法,办案法制化,执法程序化。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执法大队印制了《陕西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全面落实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并印制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行政执法情况通报制度、“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合法性审核制度、行政执法回避制度、农业综合执法与刑事犯罪案件衔接工作制度等十项制度。3、开展党员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通过自查和征求干部意见,查找在政治纪律、形式主义、不担当不作为、漠视群众利益、工作纪律淡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并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深究,做到修正不足、纠正缺点,转变党员干部工作态度,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保障农业执法工作落实落细。4、开展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创建工作和农业行政执法改革省内交叉检查工作。农业行政执法改革得到省厅检查组的肯定和一致好评。5、开展农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通过交流学习,发现问题,查找不足,规范执法执法用语,规范执法案卷。6、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创建工作。配备农业综合执法装备一批。7、做好行政执法相关业务工作。收集上报局属二级单位的法定执法、授权执法的相关资料;组织全局系统8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行政执法培训和行政执法考试工作,做好全国农业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和新进人员执法证件初次申领工作。二、农业执法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农业执法宣传,营造农业法治环境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广泛开展农业普法宣传;积极落实全国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精神,成立以执法大队为主力的农资打假服务队,全年累计悬挂横幅50余条,摆放宣传展板6块,发放农药、化肥、种子、农业违法行为等宣传资料15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000余人;为农资门店发放执法监管台账1000余本;办理举报投诉电话3起、上级交办线索3条,马上就办平台转办2个;农资打假电视新闻报道1次;农业执法宣传信息报道10余篇。加强农资执法监管,净化农资市场环境扎实开展春季、秋冬季农资打假、农药市场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种业监管执法专项治理、小麦条锈病防控用药专项检查、2020年农药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专项检查等活动,加大对重点区域农资门店和数量集中的农资门店的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在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违规违法行为。目前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0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200人次,检查农资门店120家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6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6份,查处农药无照经营案件1起,没收违法经营的农药4种142袋(支),没收违法所得及行政处罚共计6700余元。查处2起销售小麦种子未按规定备案案件,行政处罚共400元。(三)加强渔政利剑行动,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禁渔期通过悬挂横幅、张贴禁渔公告、发放宣传资料、信息宣传报道、教导钓鱼群众、执法巡查等形式大力宣传禁渔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全民自觉行动起来保护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累计悬挂横幅40余条,张贴禁渔公告50余份,河道禁渔宣传喷绘4幅,信息报道2篇。禁渔期执法巡查和日常渔政执法90余次,配合市执法支队夜间执法检查3次,大队节假日巡查6次,全年累计出动执法车90台次,执法人员150余人次,巡查里程700余公里,收缴钓竿10余把,辅助工具18个,鱼叉1把,撒网2条,水裤2条,一般程序行政处罚300元;劝离河道钓鱼者800余人,放流各种非法渔获物500余尾。(四)加强农产品质量执法,保障群众饮食安全联合局监督科、区质检站对辖区农业种植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0余家农业种植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查和执法监管,宣传规范用药,保障全区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五)加强动卫市场执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区执法大队联合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16家动物诊疗进行规范化经营执法检查,对存在的小问题予以口头警告整改,严重问题分类梳理上会集体讨论,形成处理结果并告知诊疗机构,查处诊疗机构案件3起,行政处罚共计3000元;配合市局对本辖区兽药门店进行执法检查,未发现问题;接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移交线索1条,立案调查屠宰企业未经省际指定通道调运生猪1起,行政处罚3万元。(六)加强野生动(植)物执法,保护生态环境接公安机关转办非法伤害野生动物案件1起,没收捕猎工具2个,对两人分别行政处罚700元,合计1400元。加强宅基地执法,保护自然资源配合自然资源部门、涉农街办做好农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工作和宅基地执法工作,查处违规违建房屋7家,拆除违规建筑600余平方。加强农业执法调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认真做好农业执法农资纠纷的调解工作,全年调解农资案件2起,肥料质量纠纷1起,农药安全使用纠纷1起,共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100元。(九)做好其他重点工作一是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2021年农药、种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对辖区内5家农药经营门店、2家种子生产企业、3家种子经营门店开展监督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在监管平台和信用平台公示抽查结果。二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本地疫情攻坚期,全体党员干部奋不顾身下沉街办,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战,第一时间为双照办崔张村、高铁北站捐赠抗疫物资和抗疫食品约计2000元。三是配合区发改局、区营商办做好重点项目包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跟进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完成重点项目卓越塑料印务有限公司项目用地网上招拍挂工作;对接卓越印务公司做好区级9月份重点项目开工仪式现场地表清除工作。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通过广泛宣传和严格执法监管,使全区农药经营单位人员的守法意识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全区农药市场进一步规范。二是通过强化市场检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实现了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提升了监管能力和执法效能,通过查处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经营农药案件,对违法经营行为形成震慑,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使农药经营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经营意识,农资纠纷调处的满意率,通过市场检查和农资纠纷的调处,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对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满意率。四、存在问题一是大队干部职工的政策水平、法律素质、业务技能的学习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二是大队依法履行职责,取缔无证经营,查处违法案件等各项工作任务剧增,大队人员少、力量薄弱,全区农资经营门店多而分散,影响了工作效能的提高。三是区级农药质量抽检任务进展缓慢,没有专项经费,导致抽检工作滞后。四是农业综合执法改革正在进行,各项工作亟待进一步规范,五是执法人员待遇、职称职级长期得不到解决,一定程度影响工作积极性。五、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队伍自身综合素质。二是进一步夯实责任,完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执法力度。四是加大行业纠风治理力度,认真解决服务意识差、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五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农资市场执法检查。一是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二是增加农资产品执法抽样检查。(二)加强渔政执法检查。一是继续加大对禁渔区的执法检查力度;二是联合公安部门加大打击非法捕捞力度;三是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三)加强农业安全领域执法检查力度。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二是加大农机车辆安全生产检查。(四)加强宅基地执法。一是继续深入学习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二是稳步推进宅基地执法。(五)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按照省市农业执法装备规范化建设要求,配备完善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六)加大农资打假宣传。创新宣传形式,震慑、打击农业违法行为,营造良好地农业法治环境。(七)开展农业执法培训。一是农业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二是加强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农业种植基地人员培训,提高经营者水平和法律责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