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市环境卫生提供管理保障。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运营与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监督;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管理。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南大街万寿寺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徐冰 | |
开办资金 | 1286.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城市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88.66万元 | 2878.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垃圾清运方面做到收集站随满随清,无垃圾堆积;清运途中垃圾收集箱封闭完好整洁,无散落垃圾,无恶臭,基本保持无蝇。车容整洁,标志清晰,车里外部无污物、灰垢;运输垃圾全程密闭,严格执行清运途中无抛洒的规定。1、为做好“国卫复审”迎检工作,多次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每项任务细化到人。投入新蓝色箱体10个,喷漆翻新车辆30辆,翻新箱体22个,并重新制作了內编号牌35副,设计了车辆、箱体喷绘文字,整体车辆、箱体外观焕然一新。为迎接“十四届运动会”顺利在汉召开,采用“吸、扫、冲、刷”的方式对各类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进行了全面的卫生整治,对破旧及整体外观效果不好的进行了美化,对28辆车张贴了爱国卫生宣传标语,集中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文明行车规定。2、对中心城区内56座垃圾站点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一是对8座固定压缩转运站全面升级维修。主要解决了:雨、污水排放管道改建、加装自动生物除臭喷淋系统、高压冲洗系统、站内外环境升级等。二是对原由地坑式垃圾收集站改造为自压式移动压缩站。新式移动压缩箱体储存容积大,全程密闭清运,安全环保,无渗漏、无污染;站点内部配备喷淋消杀除臭系统、污水排放系统和箱体车辆冲洗设备,可以定时进行清洗、除臭和灭蝇消杀,达到站点内部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无异味、无病媒生物孳生地,极大的改善了站点周边人居环境。新式移动压缩站还减少了车辆清运次数、达到了降低成本、高效运转的目的,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模式。三是对不符合改造条件的12座地坑式站点升级改造,填埋地坑,改善周边环境后再原址设立分类垃圾亭,亭内摆放三分类垃圾桶收集后进行转运。目前,中心城区所有不符合标准的地坑、露天式垃圾收集站点均已实施改造,符合相关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标准。(二)机械化作业方面我处在保证“高压冲洗、洒水降尘喷雾、护栏清洗、机械化清扫”等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重点围绕“国卫复审、大气污染治理,疫情防控消杀”等突击性任务开展工作。严格落实“五位一体”的作业模式,强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了全国国卫复审培训会、最美油菜花节、陕西2021汉中国际铁人三项赛等大型活动的城市道路保洁工作。1、新增了四处加水点,缓解了加水难,排队等问题。2、搬迁了新的办公场地,将所有车辆统一管理,改变了过去停车场脏、乱、差,场地无硬化且车辆多处停放,管理缺失的问题。3、对所有车辆进行统一设计,喷漆美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环卫车辆因厂家不同外观上的五花八门。尤其是8月23-24日支援勉县抗洪救灾,展现了良好的环卫形象,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4、利用车辆做好专题宣传。国卫复审以“环卫,让城市更美好”为题,倡导市民注重环境卫生,从我做起,“十四运”以“服务十四运,奉献我的城”为题,倡导大家积极勇跃参与。5、为街道办环卫所购置了一批小型洗扫车,弥补了我处大型设备无法清扫背街小巷的问题。6、新购置了1辆洗扫车和1辆护栏清洗车,缓解了我处工作量不断加大,车辆老化严重的问题。(三)公厕管理方面2016年中心城区仅有129座公厕且大部分未开放,2021年已达166座。彻底消除了收费、不开放的现象,同时所有公厕均实现免费对外开放。1、中心城区汉台区管理142座,免费开放141座(1座在施工工地内,暂不开放)彻底消除了收费、不开放的现象,同时所有公厕均实现免费对外开放。2、中心城区现有142座公厕,我处直接管理105座,自年初以来收回管理权由我处统一进行管理56座,大大提升了中心城区公厕整体水平和形象。3、制作安装了公厕发光标识标牌,很好地起到了引导市民发现周围公厕的作用,提升了公厕整体面貌。4、上线了智慧环卫小程序,群众可以通过该小程序快速定位自身当前位置并查询到距当前位置最近的公厕,还可以利用小程序内置的导航功能或调用外部导航APP实现一键导航。5、对中心城区133座公厕进行了提升改造,按照统一维修标准进行全面维修升级,在达到“灯明,水通,无异味”的开放标准后施行免费开放,同时加大管理投入力度,通过“管理员值守保洁,检查员流动巡查”双重保障制度,切实做好公厕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6、推进“8座城市驿站”建设项目。配备沙发、空调、饮水机、微波炉、电视机、婴儿护理台等硬件设施,提供医药箱、手机充电设备、手机扫码取纸、报纸杂志、饮用水和无线网络等配套服务,集用餐、休憩、学习、交流、应急于一体,基本满足环卫工人、城管、园林、交警、快递、外卖、公交出租司机等常年从事城市户外一线工作者特殊群体的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入厕难等问题。同时制定了社会类公厕移交计划,对社会公厕中符合接收条件的公厕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接收,对其中硬件设施存在问题的公厕进行全面维修升级,坚持接收一座维修升级一座。(四)有偿服务单位垃圾转运及环卫收费工作2021年我处继续加大袋装垃圾清运服务力度,在工作中,加强了对驾驶员、装车工的管理,坚持每天按时转运各单位袋装垃圾,做到垃圾不过夜、不积存,上半年清运单位从未出现无故投诉,服务单位和群众满意率达到100%,有力地支持了各办事处环卫费征收工作。为做好货运车辆收费工作,我处派驻2名收费员到运输管理部门驻征货运车辆垃圾处理收费工作,2名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在疫情影响的不利情况下圆满完成上半年的收费任务。截止目前,我处征收货运车辆垃圾处理费为1917390.5元。(五)果皮箱安装方面对中心城区老旧破损的果皮箱开展更换安装工作。将原有的两分类式果皮箱统一更换为三分类式果皮箱,目前已完成1352个的安装任务。同时对破损不严重的两分类式果皮箱进行修补,目前已完成530个的修补任务。并安排所在辖区的环卫工人及时做好管理维护工作,每天对果皮箱外观进行随脏随擦,对箱内垃圾及时清掏,确保果皮箱干净整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1年我处在区委、区政府关心支持下,在区城管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国卫复审、综合创建、“十四运”环境卫生保障、“铁腕治霾、保卫蓝天”等工作为契机,继续深化环卫“精细化”管理工作,我处党、政、工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发挥“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认真做好生活垃圾清运、公厕管理、果皮箱安装、机械化清扫及洒水降尘、袋装垃圾收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环卫收费等各项工作。全年征收货运车辆垃圾处理费1917390.5元;对中心城区内56座垃圾站点、133座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收回56座公厕管理权,彻底消除公厕收费、不开放现象;推进“8座城市驿站”建设;安装1352个三分类式果皮箱修补530个破损不严重的两分类式果皮箱。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是我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社会及经济效益影响非常之大。针对我处各种车辆多、工作场所分散等自身特点,安全生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坚持每天出车前对驾驶员安全告知,询问驾驶员身体状况,收车后及时检查车况。坚持每周安全学习及安全隐患排查,坚持每周组织驾驶员对车辆进行例行保养检查,要求驾驶员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收车后必须关闭总电源开关,要求夜间场地值班人员多巡逻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增强环卫车驾驶员应具备的技能,使驾驶员对交通安全进一步提高了警惕心和责任心。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垃圾清运方面1、加快垃圾站点升级改造工作;2、加快推进数字智能化清运平台的建造;3、持续做好日产日清、安全生产两个经常性工作。(二)机械化作业方面1、持续抓好道路扬尘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执行“五位一体”作业模式,加强环卫机械化作业信息监管,利用中交北斗GPS定位系统,加大对机械化作业车辆的作业线路、时间、频次和保洁效果等督查考核力度。完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应急预案,并根据大气污染情况及时启动。2、重大活动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在迎接大活动型时,所有班次的作业车辆全部加大作业力度,延长清扫作业时间,增加喷雾抑尘车作业频次、加大洒水降尘力度、扩大机扫面积,确保不留死角、发现二次污染等问题及时处理,坚决完成重大活动环境卫生保障工作。(三)公厕管理方面1、加强公厕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要逐步增加独立式、景观式公厕数量。凡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必须严格执行公厕专业规划,对暂无力量投资建设的公厕也要预留土地位置。在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手续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符合公厕建设规划的不予办理有关手续。2、提高公厕设计水平。公厕设计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造型美观大方;突出公厕的功能化和人性化以及合理化,方便入厕者;建议公厕前期的设计图纸审查环卫部门能参与其中,并注重环卫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厕将来的运行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