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巴县村镇建设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村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 |
住所 |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河西路 | |
法定代表人 | 李华堂 | |
开办资金 | 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94万元 | 8.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巴县村镇建设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在主管局正确领导下,我站克服工作人少事多实际难,举全站之力,坚持以“灾后重建工作为中心”,狠抓“四方面工作”,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主要工作成效(一)加强动态监测,全力推进农村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安排部署,我站紧盯“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目标任务,举全站之力,充分发挥业务科室作用,扎实开展农村住房安全日常检查和灾后重建工作。今年7月份以来,我县连续遭受多次大暴雨袭击,造成山体滑坡,农户房屋严重受损,灾情就是命令,我站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扎实抓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全力抓好全县农村受损房屋鉴定工作。根据今年我县强降雨次数多,农户住房安全受损严重的实际情况,在主管局正确领导,积极开展农村受损房屋排查鉴定,先后开展受损房屋鉴定8次,共排查鉴定房屋1312户,鉴定并纳入危房改造683户,其中维修加固303户,重建户380户,为灾后重建提供了依据。二是积极制定重建方案。根据中省市灾后重建相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镇巴县2021年农村受灾房屋安全保障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各镇(办)职责任务,制定了重建补助标准,为各镇办实施灾后重建提供了政策依据。三是积极推进灾后重建进度。从全县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和局系统抽调技术骨干40余人,成立了20个工作组,每一片一名包抓领导,每个镇一个包抓工作组,对各镇(办)灾后重建进行技术指导和进度督查工作,从鉴定、选址、工程建设、验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强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并将灾后重建工作纳入我县“4111”工作专班,对工程进度“一周一督导、一月一考评”。截止12月底,实施683户灾后重建,303户C级维修加固已全面竣工入住,380户D级灾后重建户,除渔渡安置点(44户)外,其余全部竣工。四是提升灾后建设质量。编制了《镇巴县灾后重建房屋风貌设计导引》,指导全县重建风貌的打造,提升重建质量,改善灾民居住环境质量。五是扎实做好信息录入工作。数据录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基于这种认识,我站始终重视信息录入工作,抽调1人专职负责农村住房信息录入和修正工作,确保录入信息真实准确。(二)加大排查整改,全面完成农村房屋排查整治工作。一是抓好排查业务培训。我站根据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政策性强、时间紧的要求,积极组织业务人员到20个镇(办)对镇村排查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为排查工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排查录入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积极到镇开展排查。成立了四个排查工作组,抽调12名技术人员,克服天雨路滑,山高路险的困难,对排查出的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进行逐户鉴定,做到“发现一起,鉴定一起,整改一起”,不留死角,保证了排查问题及时整改。三是抓好督促检查。在排查过程中,积极开展排查工作的巡查,4个工作组巡回驻镇督促检查,严把房屋排查工作质量关,杜绝排查不到位问题。四是严格考核,狠抓工作落实。严格通报制度。房屋排查进度实行“一周一汇总,一周一排名,一周一通报”有力促进了全县排查工作整体推进。截止6月底,已全面完成全县农村房屋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录入农村房屋45132户,其中,排查用作经营的自建房1533户、未用作经营自建房38605户、非自建房4994户。用作经营性的自建房排查工作已按照时间节点于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共排查出1户不安全的用作经营的自建房,已将存在的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三)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提升农村居住环境质量。我站以农村垃圾污水整治和农户居住环境提升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工作。一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通知》,动员组织各镇办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来,我们积极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推进渔渡、巴山、黎坝、青水4个镇垃圾焚烧站建设,目前,巴山、黎坝2个镇,已完成可研评审和扩初设计,渔渡镇已开工建设,青水镇正在进行可研评审。三是以创建为抓手,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按照全县“四村”建设要求,我站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组织镇村深入开展集镇、村庄、河道、道路、屋前屋后环境、生活垃圾等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垃圾治理的行政村达到95.5%以上,已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3个镇、美丽宜居示范村4个,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四是加大各镇(办)农村垃圾治理的督促检查。今年来,我站加大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分片管理,加大对反馈问题的整改,整改问题6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有效维护农村环境卫生。五是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根据我县自然条件好的村,选择条件好的九阵坝村、春生社区、水田坝村和三湾村4个作为试点,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推进农村垃圾治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工作。六是积极推进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我县农村污水治理现状,积极同是城投公司对接,争取将全县污水处理纳入第三方经营建设管理。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今年来,我们以重点镇建设为抓手,注重典型引领,一是积极开展渔渡镇、兴隆镇、黎坝镇三个重点镇建设项目技术指导,加快推进建设项目进度,2021年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个,计划投资金24684万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26464.66万元。二是抓好其它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其他镇共实施建设项目33个,计划投资金23890万元,完成投资17346万元,完成时段性任务指标,进一步完善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辐射带动作用。(二)今年来,根据县委组织部帮扶工作的调整,我站帮扶2个村,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我站帮扶责任人在积极做好帮扶户摸底调查的同时,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结合扶贫户实际,找准帮扶突破口,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致富措施。一是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帮扶人生产生活困难。二是扎实开展产业扶贫。组织帮扶人加入互助资金协会,进行小额贷款发展种养殖业,鼓励农户种植中药材和养殖生猪、鸡。鼓励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推行股份制经营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三是深入开展“知、进、解”活动,积极筹集资金解决包扶村实际困难,我站先后向所包扶的盐场镇源滩村、紫坪村投入资金51638元。其中:购买村委会议室会议桌1套,办公沙发1套,电脑打印机1台及办公用品17698元,安装龙门寺安置点路灯8盏14400元,困难群众慰问9300元。消费扶贫9260元,印制年画200张500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制作横幅4副480元。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是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任务重,人员不足问题突出,影响整体工作推进。整改措施:①工作细分,责任到肩,申请加派人手。②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四、2022年工作打算:2022年,我站将持续抓好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巩固提升工作,全力抓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镇村和重点镇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等工作,持续推进村镇建设管理再上台阶。一是落实好包抓机制,夯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农村房屋安全的动态监测,全力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工作。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治标治本。积极协调县财政、发改、环保等部门,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污水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完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扩大收集范围,确保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环境治理。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爱护环境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改变陋习,逐渐形成爱护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的行为,为从源头治理垃圾奠定良好基础。四是指导各镇(办)积极争取资金,谋划好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集镇建设,提升镇村建设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五是抓好村镇建设管理,实行技术人员到镇到村指导集镇村庄建设,全力推进村镇建设发展。六是抓好帮扶村工作,确定各项帮扶工作较好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