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东关市场监管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市场监管工作决策部署,以“四个最严”为监管标准,不断规范业务流程,围绕创“国卫”复审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确保辖区安全稳定,全年工作完成如下:整体推进、认真落实2021年度目标责任。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工作:一是对学校、幼儿园食堂及校外托餐机构专项整治整顿工作,对辖区6家幼儿园、7家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并与上述单位签订2021年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同时牵头组织派出所、办事处安监站以及相关社区、部门和单位对辖区15家校外托餐机构进行了联合检查;二是在中高考期间安排工作人员对考点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考试期间食品安全形势稳定;三是对辖区冷库和有冰柜涉及冷链食品经营单位和食品店进行拉网式检查,共计检查32家,推广使用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督促辖区冷藏冷冻食品经营门店在系统登记注册;对辖区商场超市、餐饮门店进行疫情防控检查,做好疫情防控迎检工作;四是做好了文公祠香客斋饭、清真寺开斋节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五是完成2020年度东关市场监管所人员情况录入年报工作,及市监所事业单位法人年度申报表;六是对辖区医院、药店、诊所、村卫生室及164家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和64家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工作,并按时按要求上报了药械检查开展情况,配合区办两级对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药品及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开展各类不合格药品专项检查和保健品市场的排查工作;七是开展辖区2136户个体工商户的摸底调查,并逐户将信息录入到个私发展网手机APP;八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对辖区62户企业进行实地核查,督促企业做好年报工作,系统录入,同时完成了108户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践诺情况“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并录入平台上报;九是开展转供电工作及5G基站转供电环节加价检查,对我辖区15户转供电主体进行了上门走访和指导。整治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6余人次;十是对辖区特种设备、洗车行、汽车修车行、铁艺经营户、废品回收站摸底汇总并将情况录入系统;十一是开展清理整顿供水供暖供气专项行动,通过排查,我所辖区内供暖企业1户,未发现有供水供气供电企业。要求经营户按照整治内容中列举的“六类”价格收费行为自查自纠,并随机回访该企业的价格执行行为;十二是开展2021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我所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检查涉及网络经营的主体32户,受理相关投诉2起,已及时处理;十三是开展售卖仿制人民币图样制品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共检查辖区文具店、寿衣店、香蜡纸店、日杂店等相关经营户14户,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十四是开展停车收费专项整治工作,在区局提供的名单基础上继续摸排,逐户建立台账,通过整治,辖区内停车场共计7个。认真履行市场监管日常工作职能。一是全年共计受理辖区“三小行业”行政许可757户,审核合格发证共642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54户,清理排查死户187户;二是在元旦、春节、油菜花节、五一假期、端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辖区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检查,对40余家肉和肉制品经营户进行专项检查,并对辖区农家乐进行检查。(三)不断提标,扎实开展创国卫复审各项检查工作。以创“国卫”复审为契机,把创建工作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强化整改,突出重点抓示范,严格对照验收标准,重点落实证照制度、落实食品质量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索证索票制度、“三防”设施、清洗消毒制度和环境卫生等关键项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定人定岗,定时定责,无条件整改。对拒不配合整改的,依法依规采取停业整顿等强制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多次开展“回头看”,对已达标的,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对整改后出现反弹的,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整改达标。将创建工作渗透到全区食品安全领域“卫生环境、质量标准、服务水平”各类专项整治齐头并进,多管齐下,全力消除监管死角。自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已达到多轮次全覆盖检查,期间共对辖区食品经营单位发放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共550余个,发放围裙1200条,发放食品经营进货验收记录台账300余份,与餐饮经营户签订病媒生物防治服务协议,纠正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千余起,停业整顿48户,当场处罚103户,罚款6000余元,有力推动了我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总体水平;我们还分别对小康路餐饮经营户、汉丰市场、王家巷市场食品经营户进行迎国卫复审培训,并轮番现场检查指导,对前期有问题经营户进行复查,确保整改到位,与餐饮经营户签订迎国卫复审承诺书,确保“三防”、证照、索证索票、操作间环境卫生整改到位。(四)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全力以赴狙击疫情蔓延。认真落实市、区及办事处疫情防控办要求,大力倡导推行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督促商场、超市等重点经营单位常态化做好防控措施,对36家药店要求登记所有购买“四类药品”人员的详细信息,每日在线上报。全力排查进口冷链食品等高风险食品,配合疾控部门对高风险食品及经营场所和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积极排查风险隐患。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认受理投诉举报,积极查办违法案件。通过总结我所在2021年业务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规范辖区市场经济秩序,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给人民群众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消除不安定因素,我所积极应对,认真处理,做到抓早抓小。将投诉处理在萌芽中,同时做好投诉人的沟通,防止重复投诉。实现了无积案,群众满意率100%。截至目前我所共受理12315消费者投诉平台、12345政府信箱转办投诉举报625起,办结并回复567起,投诉办结率91%,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100%。同时,我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户违法经营行为,全年共处罚103户,罚款6000余元,立案调查1起;一年来,辖区内未发生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保障了辖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二)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及培训工作。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上级业务专家和领导,对经营过程中的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今年先后3次分别组织辖区内监管对象、社区干部及市场监管所全体人员共计200余人次参加培训,有效提升了食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了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了监管对象从业水平和知法守法自觉;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月”活动等载体,对辖区经营户及群众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彩页500余份,营造公众关心、支持、社会齐管共治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人员和装备配备严重不足。由于辖区市场经营户较多,区域较大,面对日常巡查、现场审核、处理投诉举报、综合创建、重大会议及活动保障等工作任务,由于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执法车辆老化,造成出行不便;整合后所内执法服装尚未统一,缺乏办公电脑、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等执法设备,导致执法形象差,工作效率不高。(二)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不高。一是工作人员大多对法律法规学习和把握还不透彻,尤其是对新出台的和平时较少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药品、化妆品、特种设备、价格监管等尤甚),存在要用时才现翻法规法条、运用不娴熟的情况。二是执法技巧有待改进,发现案源的能力有待提高,行政执法文书对案件全貌的反映有限,法律文书制作需要提高质量。(三)干部鼓励激励机制缺失。我所事业单位岗位聘任管理岗7人、专技岗2人、工勤岗“老人老办法”2人,工资晋升渠道遭遇“天花板”;公务员编制与事业编制共存,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工作中鼓励激励机制缺乏,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特别是执法办案工作,只有办错案的追究责任,而没有相应的奖励方法,致使办好案无人奖,办错案有人究,不办案万事大吉。2、改进措施:(一)遇到重大工作积极向办事处汇报,申请人员、装备、经费的支持,工作中新老结合,以老代新,相互学习。(二)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重点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理解能力,执法办案指导能力,疑难案件破解能力和查处案件的操作能力,帮助执法人员全面掌握案件办理及审核业务知识要点,提升法制监督技能。(三)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用机制和制度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的目的。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在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巡查检查,按照区域、环节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户微信群,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知识技能培训,统一工作标准,不断提升增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提升守法经营行为。2、持续深化食品安全领域“卫生环境、质量标准、服务水平”三大提升行动,进一步夯实固卫复审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基础。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校外托管机构、工地食堂等高风险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3、抓学习强素质,抓作风树形象,不断提升全所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相信通过我所全体成员认真不懈的努力工作,一定会取得更为满意的工作成绩,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满怀信心的服务辖区市场主体,保障辖区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