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台区> 汉台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汉台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汉台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汉台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4 11:00
单位名称 汉台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汉台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全区互联网信息工作和年度计划;受理域内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协调处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突发事件;维护互联网意识形态和宣传阵地安全。
住所 汉台区中山街82号
法定代表人 刘小娟
开办资金 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万元 4.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网信办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落实网络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种好“责任田”。区委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年度综合考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合表彰和区委巡查等范围;区政府将网络安全、网络舆情、数字经济等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区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区委、区政府将网信办调整为区委直属正科级财政全额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5名,配备领导职数一正两副,设五个股室,网信机构和人员编制取得历史性突破。(二)强化网上宣传策划,画好“同心圆”。加强议题设置,做好网上宣传。组织开展了“网络中国节云上欢乐年”、“100年荣光看汉台”、“网络安全”等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汉中市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行动”等重点工作开展每年一届的网络主题采访活动,30多家中省驻汉媒体、域内“网红”“大V”应邀参加,学习强国、人民网、西部网、陕西网、网易新闻等媒体主动转载和报道汉台。各镇办、部门统一开设了“建党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专栏专题。(三)加强网络治理,筑牢“主阵地”。加强媒体监管,严格落实三审三教制度。积极开展“网上扫黑除恶”“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清理”“网上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互联网账号整治专项行动,域内互联网公众账号清理专项行动,政务QQ群、微信工作群清理整顿行动。(四)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四大行动”。成立数字经济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区情实际印发了《汉台区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厘清工作思路和目标,创办汉台区数字经济工作简报,激发了广大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热情和担当。构建基础设施,夯实“新基建”,全区5G网络、新能源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快智慧汉台大数据中心建设,逐步健全数据资源目录;持续推进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数字化建设步伐,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五)提升网络理政能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我区开展网上“访民情、收民意、解民忧”活动,不断提升党委政府网络理政能力。在区政府网站、融媒体APP开通“区长留言板”,收集人民网、西部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群众留言。建立健全联动、督办、反馈三项机制,发现网民留言,第一时间通过智慧督查平台转涉事单位办理,每季度对各单位办理情况、回复率、满意度、办结率等统计排名,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区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时时关注网上“来信、来访、来邮、来帖”,主动“认领”网民留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一年来网上回复“棚改安置房违约拖延”“小区楼顶违建”“农民工讨薪”“上学难”“停车难”等网上留言(投诉),回复率百分之百,广获网民点赞。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4111行动”、“国卫复审”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网络中国节云上欢乐年”、“100年荣光看汉台”、“战疫有我”等网络文化作品征集活动,扩大汉台影响力、传播力。二是通过政府网站、汉台融媒APP开通“区长留言板”,网信办负责24小时全网收集网民诉求,一年来,区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时时关注网上“来信、来访、来邮、来帖”,主动“认领”网民留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一年来,回复“棚改安置房违约拖延”“小区楼顶违建”“农民工讨薪”“上学难”“停车难”等网上留言(投诉)270余条,回复率百分之百。三是结合网络信息安全、建党100周年、“4111”行动、十四运会等工作,组织撰写的网评文章200余篇,扩大了话题效应和主流舆论影响力,提振了汉台人民的精气神,有效凝聚网上网下共识,为维护汉台网络舆论的平稳有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四是投资6000万,建成全市唯一的国家B级大数据中心,建立《汉台区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开展数据资源梳理、建立汇聚共享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实施远程事,网上办;繁琐事,精简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截止目前,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结率达到95%以上。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提升。基层个别领导干部对互联网知识学习不够深入,认知力度有待加强。下一步将邀请省市专家,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基层业务能力。二是舆情处置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对舆情应对处置学习不到位,贯彻落实不力,熟练运用不足,容易使一些敏感舆情错过处置最佳期,导致升温发酵增加了处置难度。下一步将定期召开舆情分析研判研判会,怎增强相关部门舆情分析、处置能力。三是依法管网治网手段单一,县区级网信部门无执法权和有效技术手段,域内网络媒体备案登记无法实现全覆盖,个别专项行动流于形式。下一步将聘请第三方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对网上违法不良信息进行统计。四是部分单位对网络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遇到突发事件缺乏相应的处置经验,网信系统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匮乏。下一步将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督促各相关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五是数字经济人才较为匮乏。信息化技术人才稀缺,尤其缺乏既懂行业经营又懂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将向上级部门争取增加编制,通过招聘和引进等形增强专业人员,充实队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升网络舆情发现分析研判和处置能力。严格管控政治谣言等有害信息,坚决批驳网上错误思潮,及时处置煽动性行动性信息,及时管控涉民族宗教领域有害信息,严厉整治暴恐音视频等违法违规信息,稳妥调控社会热点问题、敏感事件、突发事件等网上舆情。(二)深入实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加强对从事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站、公众账号等实施许可管理和对移动应用程序、应用商和互联网小程序实施备案管理,继续完善网络媒体基础信息,深入推进公共账号分级分类管理。持续开展“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三)全面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全力做好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开展第九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不断提升全社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配合公安部门加大对电信网络新型犯罪、跨境赌博、网络恶意营销、不良网络直播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处置力度。开展网信普法进网站、进机关等系列活动。定期对域内党政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网络进行网络安全督导检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四)加快新基建和产业融合应用。制定5G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5G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管理体系,积极协调、全面统筹基站杆塔资源,持续提升5G网络通达率和城市千兆网络覆盖率。加快推进IPv6改造,为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和产业生态搭建基础环境。力争到2022年底,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数字乡村、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频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五)推进“智慧汉台”大数据中心建设。围绕全区城市产业、历史文化、环境宜居、农产品等特色,涵盖特色产业培育、政务治理、数字社区、城市管理等内容,持续推进“智慧汉台”大数据中心建设。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现“强基、赋能、兴业、融合”目标,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智慧汉台”融投资机制。(六)持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我区优秀信息化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进重点行业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引导企业构建现代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加快“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创建,重点推进龙头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七)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信息化统筹发展。支持政府、企业、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建设各类综合或专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切实加大数据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力度,全面提升区域各单位、企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促进信息消费。协调各成员部门和镇办配合网络运营商推进“智能小区”、“智能社区”、“智慧校园”等示范工程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2021年度全市网信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