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4 10:51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机械的依法管理。负责农机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机作业质量检测;农机驾驶员培训和农机新技术、实用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更新报废和农机作业补贴;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省市农机化项目组织实施。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思源南路5号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辉
开办资金 36.3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38万元 33.64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市农机中心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质量提升为主线,以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和农业绿色发展机械化为重点,以农机化项目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简要汇报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1年,秦都农机化工作主要取得了“十个长足进步”。1、坚持绩效管理,农机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我区农机装备总动力11.48万千瓦,植保无人机100余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企业)2家。全年机械化收获小麦3.2万亩、玉米2.7万亩,机械化播种小麦3.2万亩、玉米3.1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8%。2、强化机艺融合,农机化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围绕粮、果、畜、菜、花五大主导产业,以粮食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着力点,大力推广玉米密植技术、小麦宽幅播种技术、无人机一喷多防技术等,全年推广新机具台套,组织粮食机收减损、无人机植保飞防等现场演示会12场次。针对秋夏连阴雨天气,及时制定并启动了《应急预案》,充分利用咸阳智慧农机平台,组织机械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全年检修农机具580台套,发放跨区作业证38个,组建跨区机收作业队8个,设立跨区接待站3个,成立应急服务队3个,联系流动加油车2辆。3、规范办理流程,农机购置补贴取得长足进步。制定了新一轮三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审核、公示、核查、兑付等流程制度。2021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9.16万元,资金使用率达100%,补贴农机具63台套,受益购机者39户。在惠民“一卡通”专项整治工作中,经排查,2020年度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75户购机者,补贴农机具153台套,补贴资金378.21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足额兑付,做到了“三个一致”,即:补贴机具与补贴发票一致、补贴机具与补贴名录一致、补贴资金与补贴标准一致,在自查排查和省市检查中均没有发现违规问题。4.严把“五关”标准,农机驾驶员考试取得长足进步。全年共举办农机驾驶员集中培训考试4批次,培训农机驾驶员272人次,考试46人,发证44人,换证24人。坚持“严培训严考试、先培训后考试、考完试再警示”的原则,严把“五关”即:资格审核关、考前培训关、理论考试关、实践考核关和警示教育关,确保了农机驾驶员质量。特别是在考试考核结束后,专门举办农机驾驶员集中发证仪式,开展农机安全警示教育,不仅切实增强了农机驾驶员的仪式感和安全责任感,而且大大提升了农机驾驶员的安全作业水平。5、狠抓源头管控,农机安全监理取得长足进步。制定了农机检审验工作方案,全年共检验合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05台,登记挂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94台。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发放农机安全温馨提示贴680份,与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285份,签订率达100%。全年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实现了零事故、零上访、零曝光的“三零”安全目标。6、注重舆论引导,农机宣传培训取得长足进步。全年共发表农机化信息稿件89篇,信息采用率99.8%,其中,省市级网站80篇,其他媒体9篇。可以说,无论是信息宣传稿件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市中心下达我区全年47篇宣传稿件任务,在半年时就提前完成。围绕植保无人机、中医农业、农机安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免费管理、农机深松整地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化主要内容,先后印制宣传资料14万份,悬挂横幅标语80条,出动宣传车58台次,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14场次,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通过建立大宣传大培训工作格局,为全区农机化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农机化工作顺利开展。7、强化质量管理,农机深松整地取得长足进步。新一轮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启动以来,我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积极争取区财政配套补贴资金10万元,在全区遴选了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渭滨、马庄、双照3个街道办的12个村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共完成农机深松整地10260亩,超市中心下达任务260亩。为扎实做好农机深松整地工作,我区专门成立了4个农机深松整地督查组,同时还聘请了专业第三方公司,全程全面跟踪监督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对参与作业的8台机具,全部安装了GPS监测设备,确保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8、坚持品牌经营,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坚持“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项目带动”的原则,积极促进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发展,不断培育主体,着力壮大龙头,建立健全网络体系。目前,全区拥有植保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1家,服务龙头企业2家,无人机应用企业4家。美程咸飞和天骄咸飞2家联合社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新购植保无人机39架,宣传培训27场次,完成省内外飞防市场拓展17.4万亩。陕西蓝悦公司建成无人机拆装训练室、训练场和百亩飞防试验田,培训合格飞手60名,其中10人通过国家民航局资格考试,达到国家认可水准。陕西马均公司积极开展植保无人机机艺融合试验示范,编制完成了植保无人机小麦、玉米飞防技术操作规范。目前,“咸飞”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机装备转型升级。9、农业绿色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取得新成就。依托中农厚朴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15个基地农业绿色机械化试验示范、数据采集、对比分析,编制完成了药肥替代减量方案2份、培训讲义1份。积极创建技术服务站,先后2次集中授牌,创建农业绿色机械化技术服务站5个(乾县五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彬县致创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原鑫锐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秦都区四季嘉园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秦都区鑫农果友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举办培训会、座谈交流会13场次,新增试验示范基地7个,切实加强了农业绿色机械化阵地建设和服务体系。10、农机化项目管理取得长足进步。为扎实推进农机化项目工作,我们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农机化项目实施领导机构,完善了项目“三个一”包抓机制(即:坚持一个项目,一名科级领导牵头,一套专班包抓落实),建立了项目评审制度,对拟实施的农机化项目逐一评审论证,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实施目标,细化了项目实施方案,促进了项目顺利实施。同时,还严格规范了项目验收程序,农机企业(合作社)先PPT汇报,验收组现场查验资料,然后专家质询,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项目资金审计,农机化项目验收合格、审计合规后,按程序拨付项目资金。2021年我们实施完成并验收合格项目9个,顺利通过了省财政厅农机化项目绩效评估。二、存在问题1、植保无人机和中医农业产业体量不够大,行业规范还亟需完善。2、农机社会化服务存在薄弱环节,农机农艺融合深度还有待提升。3、是农机化项目管理存在短板,项目示范和带动效应还不够明显。整改措施1、加强对植保无人机和中医农业产业技术的大力宣传,严格行业规范,加大该项技术作业面积。2、强化机艺融合,围绕粮、果、畜、菜、花五大主导产业,使农机化生产取得长足进步。3、严格规范了项目验收程序,农机企业(合作社)先PPT汇报,验收组现场查验资料,然后专家质询,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项目资金审计,农机化项目验收合格、审计合规后,按程序拨付项目资金。四、2022年工作计划1、在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咸飞”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2、在农业绿色机械化试验示范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中医农业行业规范再上新台阶;3、在农机农艺融合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再上新台阶;4、在农机驾驶员考试和农机检审验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农机安全监理再上新台阶;5、在农机购置补贴办理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6、在农机信息报道和专题培训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农机宣传培训再上新台阶;7、在农机化项目绩效评估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项目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8、在机关规范化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农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