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方便市民游客提供平台及管理服务。旅游宣传推广•中心展区建设、管理和运营•进驻部门考核 | |
住所 |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胜利 | |
开办资金 | 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4+X”模式,贯彻“标准高、行动快、思路新、作风实、管理严”的工作要求,向市民游客提供友好、创新、个性化、多场景、云端及线下旅游服务,打造西安文旅融合展示第一窗口单位。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局机关各处室及兄弟事业单位的支持下,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已于11月16日进入试运营阶段,现就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一年来的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报告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始终将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理论学习,全面深入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局重要文件指示精神。2021年9月29日,中心制定并发布《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运营筹建方案》,结合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特点,采取四项主要服务功能加定期文化旅游活动的“4+X”模式,向市民游客提供面对面及云端有温度的文化旅游服务。在此基础上,根据现阶段工作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中心研究并通过《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完成人员初步定岗定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为进一步规范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流程,中心已完成办公室、人事、财务、大厅管理、投诉办理相关制度起草及汇编工作,对公文流转审批制度、综合考核制度、财务报销制度等作出明确规定,待进一步完善后将助推中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2021年12月23日疫情爆发之际,根据局机关指令要求,我中心迅速组织安排第一批党员干部下沉曲江,第一时间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截止2022年1月23日,中心共有7名党员干部按要求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承担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及身份核验、小区值守、卡口管理等工作。下沉党员干部不怕风险、不畏严寒、坚守一线,展现了中心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12月26日起至今,按照局领导的统一安排,中心先后有5名同志被紧急抽调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隔离管控组工作,期间克服个人困难,连月无休工作40余天,对接星级酒店和区县,逐一摸排并及时更新星级酒店防疫使用情况。每日三次对五个重点区县、开发区报送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核对上报,持续奋斗在抗疫防疫第一线。二、在取得社会效益方面:2021年9月29日,中心制定并发布《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运营筹建方案》,结合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特点,采取四项主要服务功能加定期文化旅游活动的“4+X”模式,向市民游客提供面对面及云端有温度的文化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了咨询服务、休息娱乐服务、轮椅、雨伞租借等便民服务,疫情期间,配合国画院在中心开展了线上“如虎添艺”福到万家云上美术作品直播活动,发挥了中心在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单位尚在试运营阶段,虽已建立起一些日常基本制度,但在执行中还需进一步加强督促管理,确保制度落地。二是在服务游客工作机制中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创新,致力于给市民游客提供更良好的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提供一整套有温度场景式服务。一是我们将依托市民游客中心内部空间,充分利用市场运作方式,为市民游客提供临时性休息休闲设施及免费wifi、饮用水等。二是我们将开展旅游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及艺术品展销,引入读书沙龙、艺术交流、观影等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专门“绿色通道”和个性化服务,体现城市温暖和旅游温度。四是我们已经多次对接市民卡服务中心,计划将“长安通”引入中心一楼大厅,发挥“长安通”便民服务功能和文创产品属性,实现一站式惠民服务。(二)发布一批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在局常规旅游线路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们将邀约相关机构,与资源开发处和旅游市场处、旅游协会、西安导游学院共同策划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目前已对接文旅主体资源如下:一是多次对接西安音乐厅,整合音乐资源,集成不同风格音乐打卡地信息,尤其是依托西安国际音乐节等音乐活动,发布专属音乐之旅线路。二是对接西影厂,充分利用西影厂影视资源,借助2022年丝路国际电影节热度,发布专属电影之旅线路。三是对接局非文化遗产保护处,向市民游客展示非遗文化精髓,彰显西安厚重文化底蕴。下一步,我们将对接相关机构,继续分模块整合西安文旅资源,发布美食之旅、咖啡之旅、研学之旅、演绎之旅、红色之旅、游戏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同时将结合疫情常态化旅游特点,发布乡村之旅、康养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三)策划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我们将充分发挥市民游客中心独特的地域优势,紧随节气、节日、社会热点等,充分发挥不同文旅主体的功能性优势,丰富活动主体和活动形式,使文旅融合具象化、生动化。现阶段已对接资源如下:一是对接西安知名海归人才交流和服务平台“海创号”,邀请多类型海归人才来中心定期组织主题交流活动,以留学生海外群体及其社交媒体为窗口,实现文化互联互通。二是对接曲文商公司,充分利用其在大唐不夜城街区的活动资源、网红资源、演艺资源以及其与各地一线旅游机构的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引入具有影响力的活动,例如簋唐楼的情景演艺,中国匠人大会500匠人献礼等。三是对接西影厂,充分利用西影影视资源与行业影响力,在影视作品交流、影视人访谈等方面进行合作,同时利用西影成熟影视IP打造及衍生生态链,结合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创意产出西安文旅品牌IP及相关文创产品。四是邀请非遗专家及传承人开展系列非遗讲座及现场展示,采取预约制方式邀请市民游客亲身体验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四)推出一连串创新营销方式。我们将取景大雁塔,通过特色艺术沙龙、“雁塔题鸣”主题讲堂等方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就西安风土人情、人文情怀等进行探讨交流,增强宣传营销效果。另外,我们将与全球当红游戏“myworld”——我的世界元宇宙团队进行跨界合作,打破次元局限,将市民游客中心搬到线上游戏虚拟世界,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宣传西安文旅资源。同时,我们将平行实境游戏化理念引入旅游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和项目实践,并与陕文投“长安十二时辰”大型沉浸式体验游戏展开友好合作,推动“文旅+游戏”“文旅+科技”的跨界融合和服务创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