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图书馆

西安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2-04-14 09:47
单位名称 西安图书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产品〉采编、储藏、借阅及咨询、信息加工·相关技术研究、学术交流、馆际协作·知识培训、社会教育及相关服务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岗家寨
法定代表人 胥文哲
开办资金 8428.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51万元 7378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图书馆.公益 从业人数  7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西安图书馆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有序开展公共服务,积极拓展线上活动。(一)科学研判,积极稳妥开展基本服务。全年共接待到馆读者54万人次,新增注册读者1.24万人;外借图书36.8万册次、外借期刊2.63万册次,咨询服务25万条。试运行“长安书驿”项目,提供网上借阅送书到家,送书上门1546册次。12个社区分馆接待读者15.8万人次、图书外借4.7万册次。馆网站发布各类信息300余条,访问量30万人次;微博信息推送1021条,回复留言及评论500余条;微信信息2400余条,粉丝量突破18万人;官方抖音短视频发布30条,粉丝量已达到8000余人。(二)提供海量数字资源,保持非接触式阅读服务。在网站、APP、微信公众号提供新冠病毒相关数字文献、专题数据库链接,持续开放线上3D防疫展览。整合涵盖电子书、电子期刊、音视频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22个。去年数字资源访问量1305万人次,比2020年增长。(三)创新服务方式,线上活动效益凸显。为减少限流的影响,全年举办线上活动130场,参加活动百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线上“春节马拉松”阅读推广活动、各类期刊线上展、“天禄画卷”线上展览等吸引读者参与,西安图书馆在第九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寻找“三秦最美读书人”和“三秦最美领读人”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四)精心策划,线下活动异彩纷呈。全年举办线下活动128场。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与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举办了“学党史忆峥嵘岁月,凝斗志践初心使命——献礼建党百年华诞主题书展”,于2021年4月23日开展,观展人数6.3万人,一些单位更是将党史教育的课堂搬进了西安图书馆;同时在区县图书馆举办了巡展,累计参观人数约1.1万人。“春华秋实一百年不忘初心创辉煌”、“展卷香十里,欢喜迎国庆”线下期刊展,为少儿读者策划举办的“小荷向阳开,少年心向党”、“童言童谣庆新年,长安常乐迎全运”、“端午忆屈原,粽香结亲情”等活动传递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理念,吸引读者踊跃参加。二、履行中心馆职责,推进全市图书馆事业建设不断发展。(一)加大对全市图书馆建设指导力度,服务效能有提升。作为市级中心馆,持续指导碑林区、未央区、雁塔区、新城区4个图书馆新馆的空间布局、功能区分割设置、文献配置、人员配备等给予现场指导。全年13个区县图书馆共接待到馆读者71.16万人次、图书外借32.7万册次、举办读者活动1990场、参与人数109.4万人次。(二)持续提供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今年对西安市13个区县馆的图书编目人员进行了业务线下培训,共计32人参加。对未央、碑林、新城、莲湖4个新馆,包括文献建设、读者服务、阅读推广等给以重点培训,共完成1166学时284人次业务培训,到馆培训44人次,352学时。持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全域通借通还,资源共享,保障全市范围内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用,通借通还”。三、迎难而上,确保事业持续发展。(一)克服疫情、经费、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推进文献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果。完成综合馆藏发展目标,新增馆藏27278册,续订期刊3784种、报纸227种,续订数据库22个;加大对自建数字库的推广,其中微视频集“面面具到”“诗中游长安”被推送至“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并登陆喜马拉雅APP、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且在陕西电视台同步播出。(二)加强队伍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支撑。严格执行《西安图书馆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围绕《西安图书馆领军人才发展规划》有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召开关中平原城市群公共图书馆联盟第二届联席会议,参加“第三届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中东欧城市图书馆联盟第二次会议、国家数字图书馆培训等。全年馆员共发表论文17篇、出版著作3部。(三)细致管理,安全文明双提升。严格落实水电气等安全管理措施,克服设备老旧困难,全年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强化环境和人文管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继续保持。四、党建工作上台阶,党风廉政强落实。(一)党员带头学习党史,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显。馆党支部领导班子带头重温我党历史,全年共讲党课4次、党日活动12次,召开党员大会9次、支委会12次。利用图书馆馆藏建设并上线了一个包含3000余种党史图书、期刊及音视频资源的掌上党史学习资源库“初心馆”,发挥图书馆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作用。馆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严格落实《西安图书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和《西安图书馆廉政风险防控一览表》,对“三重一大”做到“事前研判、集体决定、事中监督、事后评价”,对文献资源采购、数字资源建设、专业技术职务职级聘任、职工年终考核等工作全程监督,杜绝党员干部腐败问题的发生。五、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2021年,西安图书馆被国内各类媒体报道40篇次,获得集体奖2项、个人奖4项。六、2022年工作思路2022年,我馆将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确保通过国家图书馆第七次评估,全面提升我馆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文明形象。2022年应重点完成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行业交流与合作。承办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图书馆年会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图书馆联盟交流学术研讨会,借此学习同类城市图书馆先进的公共服务经验,拓展服务范围;同时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图书馆文献利用合作,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助力。二是推进“长安书驿”网上借阅送书到家服务项目建设,通过推文介绍、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将”长安书驿“打造成全市图书馆的特色服务项目,打破常态限流造成的不便,让更多的人利用此方式享受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阅读体验。三是全力奋战国家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以评估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建设标准,实现图书馆服务效能、业务建设、保障条件提质增效。四是深化文旅融合,启动主题分馆建设,立足区域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强化主题文献的汇聚与发现,灵活增加小而美的交流空间,强化服务与活动的主题化,深化专题信息服务,推动实体服务与网络服务融合。五是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大网上阅读、e阅读大型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强化数字图书馆网络直播,融合传播等功能,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六是加快推进安全隐患改造项目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彻底解决安全隐患,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阅读环境。七是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为西安图书馆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西安图书馆在第九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寻找“三秦最美读书人”和“三秦最美领读人”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馆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顺利通过复查,保留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