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镇巴县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4-14 09:29
单位名称 镇巴县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动工业集聚区健康发展,培育园区企业发展壮大。规划园区发展布局,落实园区配套政策,指导园区企业规范生产经营,不断培育园区经济增长点,鼓励支持园区企业发展壮大。
住所 镇巴县绿色产业园区
法定代表人 文菲
开办资金 15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2.86万元 432.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县园区管委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园区管委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抓好班子建设为龙头,以园区整合优化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聚焦主导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园区活力,推进园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学习,提升班子履职能力。一年来,园区领导班子紧密结合新的形势任务,着力在深化学习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与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注重业务知识学习。每月组织园区干部就经济管理、投资融资、企业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有力促进了班子整体素质的提升。(二)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园区党的建设,圆满完成园区支部换届,撤销万象竹木支部,新成立镇弘蜀乐党支部,新发展党员1名。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通过以学促行,以行践学等方式,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廉洁自律、学习、考勤、值班、会议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三)聚焦主业,园区经济平稳运行。一是市考县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全年新增入园企业8户,园区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6.3亿元,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56%;完成营业额收入21.57亿元。二是全市工业园区竞争性分类考核指标完成较好。今年是实行园区竞争性分类考核的第一年,面对镇巴园区体量小,基础弱,企业少的实际困难,班子成员认真研判各项考核指标,加强与发改、经合、科技、经贸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找准优势,弥补不足,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个,到位资金60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其中完成项目投资4.0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3.15亿元;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8个,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2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个。(四)创新改革,园区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为进一步规范全县产业园区建设管理,加快全县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强化产业聚集效应,将园区打造成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多次向相关领导汇报,并通过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印发了《关于重组壮大镇巴县产业园区的实施方案》,将原有分散的小洋绿色产业园、九阵中医药健康产业园、观音石材产业园进行有效整合,理顺发展机制,将原有规划分散、定位模糊、各自运行的多个工业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运营、统一核算。进一步壮大了园区载体,激发了园区活力。增加园区人员编制,完善内部机构设置。探索园区市场化运营管理,实行“管委会+公司”模式,组建了“镇巴县园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由县财政注资3亿元,具体承担市场化专业化服务职责。(五)突出难点,僵尸企业盘活取得新进展。针对绿色产业园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长期依赖政府补贴或银行贷款而勉强生存扭亏乏力的企业,制定了《镇巴县绿色产业园区“僵尸企业”清理盘活工作方案》,按照“兼并盘活”一批、“清理回购”一批、“破产清算”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的处置办法,成立“僵尸企业”和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经贸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县园区管委会主任、平台公司负责人组成。从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经贸局、县农商银行、长安银行镇巴支行各抽调一名业务人员参与,派出人员常驻园区办公,负责日常工作。目前,万象竹木开发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破产清算,清算结束后由园投公司进行回购,对外招商;镇源食品科技公司已谈好价款,由园投公司进行回购,引入新的企业入驻;锦泰食品科技公司厂区整体出租,新建了物流产业园,已投入运营;长兴实业公司正在进行公司重组。(六)统筹协调,常态化工作有序推进。一是规划先行。聘请规划设计公司,对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进行修编完善;编制全县避灾安置点工程配套园区可研报告。二是全力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尽管园区人少,但我们坚持为企业服务力度不减,去年全年长驻园区办公,及时受理企业办理证照、项目申报、用工需求、融资贷款等方面事项,联合金融办开展“金融进园区”活动,组织园区企业参加全县政银企暨民营经济座谈会,协调县亲商助企专班专员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0余件;建立园区企业发展微信群,及时发布各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文件通知,帮助企业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补助180余万元;。三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按照陕西省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制定全县产业园区三年行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顺利通过省、市安委办中期评估验收。园区管委会3名工作人员坚持每月不定期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联系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在园区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联系小洋中心卫生院,为园区企业“一对一”配备疫情防控指导员,确保了园区安全生产无事故,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2021年镇巴县产业园区共完成工业产值26.54亿元,新增规上企业5个,完成招商引资3.4亿元,形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基本顺利实现年初考核任务,同时2021年底镇巴县委、县政府重组了产业园区管委会,将原来“园区管委会”由县经贸局代管调整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正科级事业单位,推行“党工委(管委会)+”体制,建立扁平高效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依法依规行使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目前,新的组织机构已经调整到位,机构强化后园区工作必将再进一步。(二)园区管理不断加强。立足园区业务职能优势,充分利用闲置厂房,通过招商转租,资源整合等方式,提高园区资源价值,提高园区厂房出租率、产出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我县工业园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功能建设到运行管理都还很不健全,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不足,聚集发展效应还没真正体现。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总量不足,定位不够明确,难以起到园区经济战略带动作用。二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严重制约园区企业发展壮大。三是优惠政策没有具体落实,招商引资缺乏吸引力。四是综合平台服务功能力有待升级,园区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五是没有设立园区专项发展资金,项目发展较慢,实现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导致园区发展滞后。六是机构效能建设还不到位,配置编制人员太少,开展工作艰难。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园区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总体目标,紧扣“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能力”等关键环节,努力推动园区经济增长、环境提升、创新管理,促进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一)做好规划引领,探索思路创新。积极聘请有资质的公司做好园区“四十五”总体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二)建立健全园区管理制度。结合园区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职能优势作用,制定出台《镇巴县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对企业入园、运营、退出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实现园区统一规划、分头负责,统一管理,促进园区规范健康发展。(三)创新园区发展,探索绿色发展模式。一是围绕我县资源、结合地域现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三产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实现创新突破。二是进一步在强园、活园的机制上下功夫,强化服务和孵化,多措并举,采取奖励、引进、嫁接、租赁、回购等多种方式激发园区活力。(四)加强上级联系,取得省市支持。加强与省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沟通对接,做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园区建设项目资金,加大园区建设投资力度。(五)强化企业服务,创造优惠环境。加大从土地、税费、政策上给予优惠力度,争取财政补贴资金鼓励支持园区企业,积极引导、支持园区企业的发展,推进农特产品的提质增效,严格生产标准,规范市场流通,在产业链各环节培育优势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园区经济发展真正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