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中心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稳就业的冲击,全面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51人,完成全年任务1600人的103.1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2%,成功将失业率控制在4.0%之内。2.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940人,完成全年任务600人的156.7%,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为373人,完成全年任务200人的186.5%。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41人,其中重点群体培训培训74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47人);与铜川工业技师学院联合开展培训271人;企业培训中心与技工院校合作开展培训2期22人。4.培育认定社区工厂13家,吸纳稳定用工共19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3人,完成市级任务12家的108%。4.发放创业贷款1960万元,其中个贷25人360万元(下岗失业人员3人45万元,农村富余劳动力20人290万元,复转退役军人2人25万元),5家小企业16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000万元的196%。5.开发公益性岗位1367个(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749个,乡村公益性岗位618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个的274%。7.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264人,补贴金额2071620.08余元;退休申报242人;档案管理7010人;养老接续参保3087人,缴费金额30105147.42余元;职工医保征收1589人,缴费金额241万余元;申办独生子女父母保障补贴101人。二、主要工作措施1.加强宣传,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一是我中心始终把扩大就业政策知晓率作为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第一步。拟制了《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厂建设》、《关于印发印台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重点就业群体培训机构管理细则的通知》等一系列鼓励就业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延伸、细化了政策措施,形成了以政策为支撑,鼓励、支持劳动者自主择业,积极营造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利用纸质、电话、电视、网络媒体送政策上门活动、摆摊设点、入村入户等各种方式,发放企业用工岗位信息及政策宣传资料3万余份,政策宣传物品(一次性水杯和手提袋)6000多个,在爱印台、铜川云就业公众号等官方媒体上发布宣传信息共计9篇,让稳就业政策家喻户晓。2.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一是认真落实外出务工交通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励个人就业信心。今年发放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311人,我局支付15.32万元。办理一次性创业补贴52人,共发放26万元,其中脱贫劳动力8人。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过渡性就业帮扶,开发公益专岗63个,涉及52个单位,均通过资格审查并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三是全方位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常态化提供人才招聘、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服务,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3.激励创业平台带动就业。一是培育认定创业孵化基地,吸引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及创业者入驻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今年对2020年认定及管理的创业孵化基地实现资金补贴25万元,新认定4家创业孵化基地。二是培育认定社区工厂,实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截止目前已累计认定24家社区工厂(其中2021年新建13家),共吸纳用工38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1人,社区工厂实现资金拨付物流补贴10.2万元,区级奖补资金40万元。三是创建创业中心,2021年任务1家,目前阿庄镇已经完成创建,并经过市、区人社局联合验收,符合创建标准,现已公示认定。4.实施转移就业示范工程,帮助劳动力就业。一是积极发挥印亭劳务对接作用,搭建供需平台。与亭湖区采取两地劳务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坚持每月定期印制发放印亭劳务协作务工岗位招聘信息等资料6000余份。通过信息员上门推介信息的同时对本辖区到江苏务工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我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02人,完成任务70人的146%,其中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56人,完成任务30人的186%。到江苏务工有64人(包含脱贫劳动力23人),通过苏陕援建企业吸纳就近就地就业35人(包含脱贫劳动力30人),到其他地区脱贫劳动力3人。二是扎实开展劳动力动态监测工作,每月对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督导,对监测工作不定期通报,通过督查,确保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三是完善就业登记制度。通过定期登记和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摸清本地劳动力资源状况,及时准确的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实名登记信息系统,并大力宣传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方便群众业务办理。目前,城镇劳动力动态监测43084人,新增就业1651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2%。5.推动就业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组织各类专场招聘会,搭建就业平台。利用线上和线下方式举办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各类招聘会共19场,筛选发布市内171家企业5950个岗位信息供广大群众合理性选择。二是公益性岗位开发与安置。整合部门资源,大力开发乡村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村级信息员、易地搬迁资料员、物业管理等扶贫公益岗位用于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并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岗位补贴,帮扶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三是对重点人群摸排及后续帮扶。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专职人员及就业信息员深入镇(街道)、村(社区),积极宣传并上门逐户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摸底工作,重点摸排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留岗、返乡及就业意愿等现实情况。持续加强对移民搬迁对象的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实现搬迁对象稳定脱贫。三、存在问题1.无技能务工人员就业难度加大,技能型务工人员需求仍然旺盛。企业对有经验、有熟练技能人才需求较大,普工处于供大于求,但技工仍供不应求,而本地市场上的劳动力年龄很大部分在45岁以上,从文化程度来看,全区劳动力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大多数,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占少数,且缺乏相对应的技能,导致出现了有剩余人员缺就业岗位、有就业岗位缺使用人才的“两缺”结构性矛盾。2.培训人员组织困难。印台区主要产业是农业,重点群体多从事农业生产,培训时间与农忙冲突,每日授课时间要达到6个小时,参训人员坐不住,因此人员组织困难;脱贫劳动力参加80课时以下培训的生活交通补贴由50元变为20元,也导致脱贫劳动力培训积极性降低。3.社区工厂带动作用不强。目前已认定的部门社区工厂规模较小、效益不高,用工需求相对有限,吸纳就业作用还不明显;我区现有中小微企业中缺乏有规模、效益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导致社区工厂培育认定难度较大。四、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中心将紧紧围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大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一)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用足用好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就业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扩大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实现“稳就业、保居民就业”,2022年加强公益岗位开发管理,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800个以上,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以上。(二)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激发创业活力。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中心等创业平台,构建“政府+平台+创业者”和“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服务新模式;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允许符合征信要求且具有一定担保能力的自然人提供反担保。2022年,全区预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万元,新建区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三)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就业质量。以县校合作、校企合作互赢为节点,实现办学、实习、见习和用工的无缝对接,为企业培养贴近企业需求的紧缺技能人才。为全区追赶超越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2022年结合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培训500人次以上。(四)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实现高质量转移就业。在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把社区工厂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镇域经济、活跃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重点做强箱包加工产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以及返乡农民工等入乡回乡创业。定期开展定向招聘服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企业用工良性匹配,争取全年组织各类招聘会10场次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