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商南县植保植检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技术,服务农业发展。指导推广体系建设,开展种植技术服务;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植物检疫、农作物病虫鼠害监测防治;土壤肥力及农情监测;种子、农(鼠)药、化肥市场管理。 | |
住所 | 商南县城朝阳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梅学忠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0.66万元 | 90.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中心在主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狠抓试验示范,保障用种安全。完成了小麦、玉米、花生和旱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市站春玉米区域试验,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良种18个,筛选出4个扩大示范新品种;建成小麦良种示范田360亩、花生良种示范田60亩、玉米良种高产栽培示范田600亩,秋播中,引进小麦新品种5个,建设小麦良种高产栽培示范田690亩。指导全县推广玉米良种8万亩,小麦良种5万亩,马铃薯良种2万亩,花生良种3万亩,蔬菜油料作物良种2万亩,促进了粮油等增产丰收。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积极参与市场管理,指导完成受委托种子备案3家、不分装种子备案12家,确保了群众用种安全。同时,配合西北农大开展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二是突出节本增效,主推关键技术。印发了春播春管、“三夏”和秋播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土壤墒情和粮油作物苗情调查,发布土壤墒情信息14期,围绕粮油生产开展技术培训1200人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4场次,发放技术资料2400余份,全县推广地膜覆盖技术1.3万亩,规范间作套种5万亩,垄沟种植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5万亩次,秸秆还田1万亩。针对秋季持续阴雨灾害天气,积极指导群众防灾减灾抢收抢种,有效降低了秋涝损失;完成了耕地质量监测、夏玉米肥料对比试验,开展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建成春玉米高产栽培示范田200亩、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400亩;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示范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扎实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送检202个土样,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县域耕地质量评价。采集送检土样87个,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了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完成2021年土壤采样200个。完成2020年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和2020年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年度计划任务;申报并获批了2021年茶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500万元项目,并完成实施主体筛选。同时,指导农民做好废残地膜、肥料、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科学防治病虫。强化病虫监测。全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0期150余份,向市站上报《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周报表》10期、《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周报表》13期、《玉米病虫周报表》10期,草地贪夜蛾逐日诱蛾量报表和周报表共25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扎实开展小麦、马铃薯、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开展小麦病虫统防统治示范3000亩,马铃薯病虫统防统治示范4000亩,玉米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示范2500亩。通过示范引导,全县小麦病虫害统防示范区综合防效达91.2%,病虫危害损失率2.3%;马铃薯病虫总体防效91.6%,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实现了防虫保粮增收目标;突出重点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设立重点系统监测点4处、性诱监测点16处、布控性诱捕器120套,加强监测防控,防效达90%以上,保障了秋粮丰产丰收;以创建国家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县为契机,开展茶叶绿盲蝽、茶树应用免疫诱抗技术试验示范和不同密度信息素诱杀茶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试验示范,建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13200亩,辐射带动58000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81.7%,通过示范引领促进我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植物检疫工作,开展产地检疫注册登记种苗生产企业9家,发出《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合格证》12份,产地检疫香菇菌种3105吨,天麻3吨,木耳501吨。签订了《植物检疫承诺书》38份,检疫备案玉米种子36.99吨、蔬菜种子0.91吨、小麦种子6.05吨;认真开展了小麦腥黑穗病、毒麦、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红火蚁和柑橘小实蝇等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对发现的柑橘小实蝇检疫性有害生物第一时间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了虫害的蔓延,保障了我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四是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中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农业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了干部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为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们积极配合支持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包扶工作,抽出三名技术骨干驻村,为包扶的富水镇沐河村投入产业扶持资金5万元,争取产业资金50万元,组织干部入户包扶慰问困难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各项中心工作。取得成效2021年荣获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先进集体、荣获全市农技推广先进集体、荣获全市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全市植保植检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全省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存在问题经费缺口较大,尤其是包扶驻村和抓粮食重大技术示范点建设财政没有安排专项资金;2、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由于多方原因进展缓慢。四、整改措施1、积极与县财政局沟通,争取包扶驻村和粮食重大技术示范点建设专项资金。2、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尽快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实施种子振兴行动,保障用种安全。围绕粮油生产抓好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做好种子质量监督,严格落实种子销售备案制度,配合做好市场管理,确保农民用种安全。2.认真贯彻“双藏”战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质量评价,指导高标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加快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规范间套、垄作、旱作节水等重大增产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指导群众科学防灾减灾,稳定粮油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高质量发展。3.加强监测防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强化病虫草监测工作,正确指导群众开展病虫草防治;扎实做好小麦、油菜、马铃薯、玉米等作物的病虫防控工作,保障粮油增产增收;推进绿色防控技术普及应用,建立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区20000亩,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农药减量控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要加大植保技术、植物检疫条例等的宣传力度,严格按规范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监管,认真搞好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及扑灭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积极开展新型植保器械和高效低风险农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4.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包扶工作。5.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茶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项目和2020年项目后续工作,确保按期建成达效。6.认真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情监测、种子和化肥、农膜等农资市场需求监测工作。7.积极配合支持完成县、局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4月荣获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先进集体2021年5月荣获全市农技推广先进集体2021年3月荣获全市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3月荣获全市植保植检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3月荣获全省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