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口岸服务中心

榆林市口岸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07 15:47
单位名称 榆林市口岸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口岸货物监管,检查,检验及检疫工作;协调口岸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安居路3号
法定代表人 张修前
开办资金 29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商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9.34万元 159.7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口岸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市口岸服务中心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学习教育方案、学习计划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议,购买了党史学习教育书籍。确保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学习形式,坚持每周1次集中学习,党员干部轮流授课。积极选派干部参加榆林市统战系统县处级上海复旦培训、市委组织部中青年干部培训、全国智慧口岸建设与管理培训、中国陆港高质量发展研讨等专题培训。在榆林口岸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每周定期推送党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创新成果。打造了以党的光辉历史、奋斗伟绩、创新理论为主题的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宣传长廊。参加了在市烈士陵园开展的“清明祭扫缅怀先烈”、在榆林军旅园开展的走进榆林本地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宣讲报告会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缅怀革命英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和干事创业热情。(二)紧紧扭住航空口岸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现代品牌口岸2021年6月榆林市“十四五”口岸经济发展规划结题,及时报送中省市发改、商务、海关、口岸等相关国家机关和行业部门。在中央机关特别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下,今年9月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的通知,榆林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正式开放城市,给榆林口岸人带来了巨大的激励与巨大的鼓舞!我们紧紧扭住航空口岸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现代品牌口岸。集中力量抓了四个方面的建设:第一抓了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前期建设,正在干三件事:一是组织专家团队正在编制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的科研,为开通好相关国际航线和临空经济健康发展做好基础可行性研究。二是协同相关单位建立工作台账,按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的时节点,倒排工期,督促推进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榆林口岸在全力以赴办理相关手续,承担好边防大楼和营房公寓楼建设。三是正在对接中省市相关部门,申请设立陕西榆林边防检查站落地榆林。第二促进指导国际陆港建设。我们榆林“十四五”口岸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一核三园”国际陆港建设发展方向。“一核”:围绕城、港、产一体化,在榆林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口岸经济核心区,形成集口岸、海关、综合保税、出口加工等大通关一体化口岸平台。着力打造靖边、神木西站、绥德三大内外贸一体化物流园。榆林口岸服务中心有条不紊对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口岸建设。(三)逐步实现“榆西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开行“榆西欧”班列对榆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市口岸服务中心5月份承接了此项工作后,积极和相关园区和企业对接,协调市发改委、市农业局赴榆阳、定边、银川、石嘴山调研饲草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情况,解决班列运行存在的空返和异地报关等问题。目前,靖边经开区已经与西安港务区合资成立了平台和运营公司,榆林高新区正在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可行性研究。开行“榆西欧”班列12列,(位居全国2021年县级城市发行量之首)。累计发运集装箱482个,9503吨,货物总价值11608万元。回货集装箱50个,1014吨,货物总价值1750万元。吸引19家货代公司在靖注册,负责班列货物组织,完成地方外贸交易额617708万美元。全面促进了榆林产业、贸易协同跨越发展,提升了榆林对外开放整体水平。(四)继续加强中国(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应用。继续进行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推广应用,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使用教程进行分享学习,做到对“单一窗口”平台的更新、调整进行及时的通知,对企业的问题及时解答。3月12日,参加了线上学习培训,中国(陕西)国际“单一窗口”监管证件申领功能操作,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许可证》《进口医疗器械备案》《麻精药品进出准许证》《古生物化石出境批件》等4种监管证件的申领功能。(五)驰而不息、稳扎稳打,抓好绥德四十铺袁家砭村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了村级治理结构,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夯实了防止返贫检测机制和动态帮扶检测机制。认真开展了第一书记入户遍访工作和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及时对扶贫期间的档案进行了整理。决定投资10万元解决聘请专家团队资金不足问题。开展了多次调研和座谈会,力争将该村打造成全市乡村振兴标杆村。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夯实口岸发展基础,积极筹备口岸开放。一是重点开展了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主动赴省口岸办、西安边检、榆林海关等位汇报交流,深入西安、宁夏、内蒙等周边城市考察调研,为下一步做好口岸第三次临时开放和正式开放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为配合发改、海关、铁路等相关部门开展榆西欧班列常态化运行规划、论证等相关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二是经国务院同意,海关总署于2021年9月17日印发《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其中新开榆林机场列入陕西省项目。(二)经济效益。2021年,榆林市进出口总值达到了22.27亿元,同比上升85.58%,较2019年上升134.99%。其中出口为16.1亿元,同比上升89.38%;进口为6.17亿元,同比上升76.33%。进出口额首次突破22亿元,增量达到了10亿元,创历史新高,从我市外贸产品来看:出口产品主要有:聚氯乙烯、清洁能源兰炭、金属镁等能源化工产品和绿豆、荞麦米、红枣、脱水蔬菜、小杂粮等榆林特色农产品。其中,能源化工出口约14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7.5%;特色农产品出口1.1亿元。进口产品主要有:锌精矿矿石、山羊绒、对特辛基苯酚、碳化硅内衬、换热器、安全阀、底阀、压缩机进口件等涉煤机电化工设备。其中,能源化工材料与机电设备进口约为5.62亿元,占全市进口总值的91.09%;农产品进口约为0.55亿元。外贸主体活力有效激发,民营企业进出口活跃。能源化工产品增势强劲,集团与通道建设有新突破。“东进”开行铁海联运专列,2021年4月,榆镁集团金属镁出集装箱铁海联运专列成功首发,全年出口总值突破3.4亿元;“南下”打通国际陆海新通道,2021年5月,北元化工集团国际陆海新通道货运榆林班列在神木首发,全年共出口聚氯乙烯达7.34万吨,货值5.82亿元;“西出”常态化开行“榆西欧”班列,累计发运总货重9503.99吨,货值11608.293万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稳定增长。2021年,我市对欧洲进出口额为4.6亿元,同比增长100.36%;对非洲进出口额为2.5亿元,同比增长673.9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为10.17亿元,同比增长96.62%。马来西亚、埃及、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市主要的贸易伙伴。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到疫情影响,航空口岸开放全面停滞,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国内十大航空港目前每日仅有1-2班国际航班,而且其中大部分为承接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班。目前看来,近期内全面恢复对外通航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口岸开放建设涉及层次高、层面广、基础设施投资大,需要市委、市政府在对上汇报、对内协调、建设用地、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撑支持。三是榆林对外开放意识不强,缺乏先进国际视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外向型优惠政策供给短板较为突出。外向型经济市场主体存量及培育严重不足,口岸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四是袁家砭村集体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其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发展意识淡薄,个别有等、靠、要的思想。患慢性病者、残疾人、年老体弱者,需政府继续保障相关政策。四、整改措施:(一)积极申请航空口岸第三次临时开放。(二)争取榆林航空口岸开放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三)争取边防检查站入驻榆林。五、重点工作:(一)持续对接中省口岸部门,力争将榆林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市政府研究规划边防入驻榆林项目,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用房等保障措施。(二)不断整合“榆西欧”班列资源,争取市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力争实现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三)采购第三方公司对榆林申报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进行可行性研究,科学、合理的申报保税物流中心或综合保税区。(四)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部署精神,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增强工作队力量,合理编制发展规划,加强招商引资,以发展产业为重点,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五)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内监督,认真开展“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机关干部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六)借助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打造口岸学习品牌,提升口岸队伍核心竞争力,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适应新形势下口岸和对外开放工作的新要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