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应急救援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应急救援提供服务保障。应急预案、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预案演练、训练;救援力量联动机制建立;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现场救援;重大活动应急保障;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保障;社会救援力量技能培训、业务指导;应急救援大队管理;值班值守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鸿基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慕明 | |
开办资金 | 17.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43万元 | 4.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7月,办理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办资金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认真谋划中心全年工作。年初,召开市应急救援中心2021年工作会,制定印发《市应急救援中心2021年工作要点》等文件,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明确中心领导同志分工、科室人员分配和内设科室工作职责,印发了《关于明确市应急救援中心内设科室工作职责的通知》,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二)稳步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筹备组建市应急救援大队,先后组织召开4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具体人员,拟定《铜川市应急救援大队组建方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组建方案》,并按程序逐级上报,稳步推进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工作。开展专业救援力量、社会和企业救援力量摸底建档,分门别类建立了“三类”救援队伍台账和应急救援专家台账。(三)深入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利用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依托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体,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形式多样、公众广泛参与的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全年联合市减灾办、铜川市曙光救援队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宣传演练活动6场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暨安全宣传“五进”活动5次,编印《应急简讯汇编》,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品2000余份,在市政府网站登发《铜川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铜川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图解,进一步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四)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春节、两会、清明、国庆等重点时段,深入各区县、旅游景区和重点企业明察暗访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度汛和应急值守工作10余次。为保障“两会”、十四运和残特奥会等全市性重大会议活动顺利开展,成立了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专项应急救援预案3个,安保工作专项方案3个,检查督导会议活动举办场所3家次,全程现场驻守为活动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五)开展应急预案备案和事故调查评估。共指导3家企业应急预案备案,针对预案中应急组织、风险管理、应急预案、危险源监控和预警、应急处置、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应急培训、自评与改进等9个方面内容进行评审登记。组织开展市污水处理厂“7.19”事故进行调查评估,对事故调查处理及落实情况“回头看”,按期完成了事故评估工作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积极对接市财政局申请20万专项评估经费,组织专家团队对全市6家企业开展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专项评估工作。通过能力评估加快补齐企业应急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健全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确保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市防汛办、市应急管理局向市民兵应急营前置调拨防汛抢险装备器材13类378件套,指派专家对装备操作使用进行了培训讲解,进一步提升了基本民兵专业化应急力量。组织开展民兵力量集中轮训,将防汛抢险、抗震救灾、森林防灭火等科目纳入民兵力量轮训考核项目。全市重大活动、会议期间,对举办场所检查督导,制定安保工作专项方案,全程现场驻守做好安保工作,为活动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三、存在问题一是应急救援基础较为薄弱。在队伍数量、救援能力、装备保障和救援理念等方面还未形成体系,统筹全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与资源的协调优化和整合效率不高。二是应急救援工作机制不畅。市级与区(县)应急救援中心业务“上下”失联、协作共事不紧密,推进工作不畅,分散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三是统筹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中心干部统筹业务工作意识不强,把中心业务与市局年度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的叠加效应发挥不明显,自我创新、自我加压的精气神不足。四、改进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二是着力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完善各项机制,做好风险评估和检查;三是不断加强应急救援基础工作,抓工作落实,抓宣传教育,抓预案编制和演练实训;四是加强应急救援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五、2022年工作打算(一)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1.组建市应急救援大队。结合全市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种类特点和区域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健全完善《铜川市应急救援大队组建工作方案》,科学设置队伍基本功能。建立队员管理、日常训练、救援演练等制度,加强战备、战时和作战能力建设,确保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需要。2.整合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开展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资源普查建档,结合我市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建立应急救援领域救援专家信息库,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专家技术支撑。3.强化应急队伍联训联练。围绕应急救援实战需要,加强“三类”救援队伍定期交流,探索共练内容,明确共练纲目,创新共练模式,打破建制界限,形成战时统一编组、战中密切协同的联合救援合作机制。(二)强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4.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以持续深化“凤凰经验”和“一会一卡一宣誓”为抓手,指导企业科学合理编制应急预案,发挥应急预案引领指导作用,分批进行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级分类备案登记。5.加强企业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围绕企业应急预案指导企业开展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重点针对企业关键环节,紧贴一线岗位实演实练。6.加强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结合市局2022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中监管企业为重点,组织行业领域专家围绕应急组织、风险管理、应急预案、危险源监控和预警、应急处置、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应急培训、自评与改进等9个方面内容,继续开展企业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活动,不断提升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能力。(三)提升应急救援基础保障能力。7.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建立完善应急救援资源和专业救援装备紧急征用和补偿机制,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签订大型工程机械等抢险救援装备预征预储协议,多元化保障救援装备,推广使用应急救援科技信息化装备设备,不断提升救援实战能力。8.加强民兵应急能力建设。根据抢险救灾、服务地方应急管理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民兵队伍抢险救援作用,制定动员支前、防汛抗震抢险、森林防灭火等救援预案以及装备物资保障。突出抢险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内容,与应急管理挂钩训练森林防灭火、防汛抢险、地震救援等应急救援科目,实现市属民兵应急营具有野战部队风格的专业化常备应急救援力量。9.提升救援队伍职业素养。提高对应急救援力量的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加强与国家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基地、铜川市民兵训练基地等的合作交流,委托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支持应急救援队员考取国家应急救援员等应急救援职业资格。(四)夯实应急救援响应准备基础。10.强化战备值守和应急响应。严格执行应急救援队伍24小时战备执勤值守,加强重大政治活动、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和极端恶劣天气期间战备执勤,确保应急响应及时、程序规范、指令顺畅、行动迅速。11.履行好事故灾害救援职责。进一步规范事故灾害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工作流程,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提高应急救援调度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12.拓展应急救援的宣传效应。组织开展社区、企业、群众等应急救援技能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防灾避险能力。开展市、区(县)应急救援中心救援演练活动,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