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渭南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06 16:50
单位名称 渭南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财政资金投资安全提供保障。财政性和非财政性投资项目概算、预算、决(结)算,招标采购标底的评审。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124号
法定代表人 刘雅红
开办资金 17.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6万元 1.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年来,渭南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市财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局相关单位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立足财政投资评审职能,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和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评审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一是规范化管控评审过程。对评审所需资料事前一次性告知项目单位,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中介机构,将现场踏勘作为项目评审的必经环节,对评审项目实行台账管理,项目负责人全程跟踪督办,评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二是精准把关评审结果。联合项目单位、中介机构召开三方座谈会,对初步评审结论进行技术参数对接,确保项目评审结果客观公正。规范评审报告格式及内容,加强评审结果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将评审结果提交相关业务科室,评审结果应用效能进一步提升。(二)评审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根据中心业务职能,梳理明确各岗位、各环节职责分工,拟定中心岗位操作规程和工作规程。完善市级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明确评审原则、评审职责、评审内容、评审程序等,为评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评审成效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我们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和三年行动任务清单,高质量完成各项评审工作。全市全年共完成评审项目1064项,送审金额876,249.11万元,审定金额784,820.26万元,审减资金91,428.85万元,综合审减率10.43%。其中,市本级完成评审项目7项,送审金额8,570.43万元,审定金额8,147.17万元,审减资金423.26万元,综合审减率4.94%;县(市、区)完成评审项目1057项,送审金额867,678.68万元,审定金额776,673.09万元,审减资金91,005.59万元,综合审减率10.49%。通过评审,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的综合效能,切实发挥了投资评审的“把关”职能,杜绝了资金浪费,防止了腐败产生。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评审,进一步规范、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流程和效益,避免了财政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既保证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也为市本级其他有资金缺口项目,特别是为一些民生工程和抗疫资金的支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年共节约财政资金423.26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对专业技术、财会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在评审思路、评审方法等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新经验更新不足,评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评审机制不够完善,与相关科室沟通衔接不够紧密,协作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不到位,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对专业技术、财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评审业务培训,与协作机构、专家交流学习,提升中心干部的业务能力。2.完善相关办法及流程。制定协作机构管理及绩效考评办法,明确委托协作机构选定条件,规范选用协作机构。完善项目评审工作流程,做好评审报告编制工作,提高评审结果应用效能。扩大评审规模,加强对重点支出领域资金使用评审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四.下一步打算1.探索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财政评审中的运用,通过政府采购网等信息平台,搜集整理信息化、工程建设等项目相关资料,为进一步夯实评审基础工作提供依据。2.强化评审队伍建设。加强与省厅的业务对接,积极参加评审业务培训,与协作机构、专家交流学习,逐步提升中心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3.细化评审工作机制。制定协作机构管理及绩效考评办法,明确委托协作机构选定条件,规范选用协作机构;完善项目评审工作流程,做好评审报告编制工作,提高评审结果应用效能;加强对重点支出领域政策的学习,提高评审工作质量。4.加强财政评审工作宣传,加大县、市(区)财政评审机构的沟通交流,积极推广评审工作的先进经验及做法,促进全市财政评审工作提质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