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洛川县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06 10:13
单位名称 洛川县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供保障。国有资产的运用情况检查;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评估和财务处理;指导企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住所 洛川县新安广场财政局原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王军锋
开办资金 22.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9万元 1.3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体系根据《洛川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优化资产处置流程,既对资产配置数量和价格上限两方面双重控制,减少国有资产的浪费和过度配置,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提供了参考,又对单位的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约束,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2、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管理精细高效今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一次,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统一性、规范性、科学化、信息化、动态化和流程化提供了管理平台,为实现资产管理动态化和预算编制精细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县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与处置已实现网上审批、审核管理。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国资管理能力2021年2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为促进全县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我中心于4月13日、4月14日、5月14日对全县一级部门单位、农业、文化和教育科技系统的主管领导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解读《条例》,现场对各财务人员关心的问题解疑答惑,提高国有资产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同时,我中心刘志萍同志受县融媒体中心邀请,采取节目访谈的方式,创新宣传国家第一部国有资产行政法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受到市县良好反响。4、狠抓资产清查,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今年以来,我中心对上年度资产清查中遗留问题单位进行“回头望”,对部分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资产情况、在建工程、保障性住房等进行全面清查和核实,悉数厘清家底。同时,对退役军人事务局、医保局及延炼子校和延炼幼儿园等新进入管理系统的机关单位进行全面彻底地资产清查工作,摸清资产底数,核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并为国有资产处置审核提供了依据。5、强化监督力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我中心认真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统计月报、年报制度,每月按时高效高质报送数据信息,报送名次位于全市前三,实现国有资产动态监管。同时,我中心严格执行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主动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对于资产划拨和报废,严格审批程序,经过分级审核审批、权责分明,加强固定资产的闲置与调拨处理,严格资产的报废处理,以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现象。6、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国资管理水平步入新台阶6月开始,省审计厅对我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我中心积极密切配合,汇报全县2020年度前资产总量与结构情况、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资产配置和处置情况、处置收入收缴情况、制定和修订有关制度规定的情况等,圆满完成此项工作,使我县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步入新台阶。7、完成融资平台整合工作根据省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加快市县融资平台公司整合省级推动市场化投融资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做大做强、做优做实、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原则,深入一线调研,将县属13家国有企业进行整合、组建,形成新的城投集团公司,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显著增强。8、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国资国企管理由我中心起草,县政府出台了《洛川县国有企业商务接待管理办法》,规范国企的商务接待标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审批制度,我中心和各企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规范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程序,扎实做好全县国企国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同时,逐步建立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9、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国资国企改革配合县财政局起草制定了《洛川县属国有企业收益收缴实施办法》,确保县属国企收益2022年起进入财政预算目标顺利实现。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在全市率先开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夯实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为事业单位改革及领导任中离任审计创造了条件;今年元月,我县国有资产报告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县区。资产登记管理与财政资金支付和单位财务报账系统实现了有机衔接,确保了资产购置及时入账、资产处置及时销账,推进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圆满完成了省审计厅对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审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资产的基础管理不够扎实。一是资产基础数据质量有待提高。一些部门和单位资产核算多是账面数,实际资产变动状况难以得到准确反映,汇总统计的资产数据还存在归类不准确、信息不全面、录入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普遍存在。2、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有关管理规定与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3、制度执行还不够严格。尽管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但房屋资产处置不够规范,资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些单位因机构撤并、拆迁以及资产的调入、划拨,未按规定及时进行账户处理,形成账外资产。四、整改措施1、强化资产管理意识,着力夯实资产管理基础要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落实。2、要强化资产管理基础性工作,完善资产账务核算体系,健全国有资产台账,定期组织开展资产核查,做到资产账实、账账、账表相符,确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清、底数明。3、要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落实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责任。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优化资产配置,减少采购成本,节约财政资金,为打造节约型政府助力。进一步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机制,推动资产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以政府采购预算审核为切入点,探索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并逐步建立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实现资产预算与部门资金预算同部署、同落实的资产管理目标,逐步建立国有资产调配有效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的整合、共享、共用和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2、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提升资产管理质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理清资产的产权归属、管理与使用情况,掌握资产经营和收益入账情况,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数据库,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我县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和报告等监管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推进资产共享,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全过程动态监控固定资产管理的配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逐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断加大对各单位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控力度,建立国有资产调配和处置的有效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和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四是加强技术支撑,畅通信息数据共享。一方面,注重横向联动,加强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财政监管系统数据的有效衔接,及时发现和掌握资产使用过程苗头性、倾向性情况;另一方面,注重纵向贯通,实现常态化监管,及时准确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增减变动、占有使用及分布状况,探索运用大数据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常态化监管。4、加大创新力度,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巩固企业发展良好态势。以洛川县市场化综合型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公司为圆心,完善国有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深入实施我县县属企业“二次创业”,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活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5、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集聚资产统筹用于发展优良企业,扶持优势产业,实现国有资本投向新兴产业,打造洛川国有创新产业园,发挥企业资产应有效益,促使资产效益最大化。6、控制化解企业债务,谋求国企健康发展。完善投融资公司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依法依规举债融资,严格履行审批程序,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控制债务规模,保证按时还本付息,在有效控制企业债务的同时,能使资产充分发挥最大效益,更好化解企业债务,为县属国有企业谋求健康生存发展。7、加强资产监管职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和考核机制,理清国资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完善我县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聘用和激励约束机制,将资产管理列为主要业绩考核,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