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耀州区>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铜川市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铜川市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06 09:26
单位名称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铜川市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专业人才培训专业技术开发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农村基层干部培训
住所 铜川市新区咸丰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尚小平
开办资金 3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23万元 15.6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耀州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农民培训工作1、注重政策宣传。为了使全区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并尽快将文件精神宣传到广大农业农村干部和群众中,我们对文件精神进行了梳理,在全区印制发放《“中央一号”文件宣传读本》以及宣传彩页2500余份,并在全区11个镇办组织开展中央一号文件政策专题讲解,通过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增强农民发展农业的信心和干劲,倡导广大农民学政策、用科学,搞好农业生产,促进我区农业发展。2、开展田间指导。围绕我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组织专家、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提高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累计开展苹果、核桃、花椒、蔬菜、中药材、小麦、玉米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6场次,累计培训24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手册及技术知识挂图6000余份,及时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3、进行线上培训。我中心创新培训方式,一是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APP、农民学手机APP、农广在线APP、钉钉、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组织农民结合自己的产业和生产中的问题开展线上学习;二是组织动员专兼职教师、土专家、高素质农民录制培训视频、微信在线答疑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在线指导;三是组织农民按照省市安排,及时收看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线上农业技术及政策培训。4、持续做好职业农民认定及后续跟踪服务。一是年初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对提交2020年初级职业农民认定的申请的153名学员,经培训机构初审、网络考试、专家线上面试、综合评定等程序进行了严格审核,最终144名学员取得初级职业农民资格;二是定期为职业农民技术服务队的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三是组织11名职业农民参加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历提升学习;四是推荐3人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在东韩基地举办的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学习;(二)理清思路,全力开展驻村帮扶及包联镇工作1、用心开展驻村帮扶。以“党旗领航勇赶超、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总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中心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用心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是协同村两委做好村委会和村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大力推销核桃、土鸡蛋等农副产品;三是组织帮扶干部开展“大回访”活动,调查群众脱贫状况及需求,并针对户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巩固帮扶计划;四是慰问贫困户和贫困老党员;五是开展政策、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知识宣传,发放防疫物资,帮助成立防火工作应急队;六是帮助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坚持每周一研判,并及时完善帮扶措施;七是同村两委一起开展村环境卫生整治,清理三堆六乱,进行问题厕所排查,帮助群众打扫户内卫生,美化乡村环境;八是同金元村党支部一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为群众开展玉米、艾草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帮助群众抢收抢种。2、督促指导包联镇工作。按照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包联镇办工作安排,我们积极与包联的瑶曲镇主管领导对接,并就安排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指导、督促、检查和反馈。(三)积极配合,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1、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没有市场主体的大发展,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大繁荣,我中心多措并举,完成了主体培育任务。2、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创文创卫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双创”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按照区农业农村局工作安排,我们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发放创文创卫宣传材料,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创文创卫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共同营造一个良好、舒适、幸福、和谐的生活环境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通过继续实施的主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通过系统的培训,学员掌握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技能、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增强了应对市场规避风险能力,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了综合素质,成为名符其实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职业农民。截止目前我们已在全区范围内培育初级职业农民1224人,中级职业农民292人,并有72人取得了省农业厅的高级职业农民资格,实现了由“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他们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我们农业生产一线的领头雁、排头兵。同时在我区现已认定的364名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中,42人拥有自己的种养殖企业,95人成立了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2人注册了家庭农场,目前已参与或自主实施有关农业项目的有42人,初见成效25人。他们已发展成为了各自生产领域的领头雁,实现了从种养大户向生产经营大户的转变,示范带动效应也逐步显现。三、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省上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个别学员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农业发展面临市场风险大,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是一个脆弱的基础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抵御抗风险的能力。四、改进措施1、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在,不断的改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吸引更多的回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及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参加培训,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投身农业生产一线,为我区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服务。2、我们将在现有的职业农民宏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争取一些实实在在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好“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高度重视金元村帮扶工作,想办法、出实招、克服困难解决帮扶村问题,巩固脱贫成果;二是切实做好干部职工学习和管理工作,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干部管理,注重学习和素质提升,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努力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和“造血”功能,把培训作为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的有力抓手,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与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各级各类培训协调推进,为农民持续增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血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