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档案馆

宜君县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2-04-06 09:12
单位名称 宜君县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的档案工作
住所 宜君县万寿路
法定代表人 田辉
开办资金 1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中共宜君县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0.54万元 120.8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氛围一是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二是能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三是加强全体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促进档案馆和谐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开拓对外宣传阵地,发挥宣传舆论引导、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的积极作用。五是坚持严格落实网络信息发布机制。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在网络媒体上发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六是加强对重点人物的排查,及时关注并发现干部思想问题,妥善处理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其转化。七是我们始终把做好档案法的宣传贯彻,为档案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氛围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走出去”--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等宣传档案工作,制作口杯4万只、围裙1000件、手提袋1000个、新修订的《档案法》彩页10000页,在县城中心广场设立宣传点,悬挂横幅,向前来咨询的群众发放。“请进来”--参观我馆爱我家乡山和水展室,截止目前,我馆接待社会参观单位团体30余个,400余人次,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效果。八是组织全体干部参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营造全员学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热潮。九是与建党100周年相结合,制作红色档案展板8块,在宜君县档案局公众号上连续推送,增强宣传效应。十是开展红色档案诵读—刘含初(宜君县最早的马列主义传播者),在全省档案系统讲好宜君红色故事。十一是扩大广大群众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制作外墙正面宣传展板17块,以馆为中心,辐射周边人群。二、广泛搜集,着力抓好档案资源建设为了加大馆藏档案数量,我馆狠抓档案接收。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为抓手,督促各单位做好档案的按期整理与移交。坚持“应接尽接、应收尽收”的原则,按照“增量重民生”的要求,加大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接收力度,全年接收文书档案4000盒,27750件;文联文学季刊《宜君》18本;抗击新冠肺炎照片、县医院驰援武汉最美逆行者——杨彩萍护士火线入党照片、十四运火炬传递50余张;扶贫照片、视频各一套;建党百年“光荣在党五十年”视频一套。三、优化服务,持续做好档案利用建设一是制定《宜君县档案馆档案鉴定、开放、解密工作计划》,编制了1990年之前形成的档案的开放目录、政府1990年之后形成的涉密档案目录,极大的推动了档案基础业务建设。二是全年接待档案查阅者400余人次,异地跨馆查档30余次。为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史志编纂工作提供了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三是为加快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提高群众查档效率,于8月10日开展数字化加工三期工程,目前,共计扫描358846页。四、常抓不懈,认真做好档案安全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了各种档案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档案安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认真学习《陕西省档案局关于深刻汲取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教训认真排查和及时消除档案馆库安全隐患的通知》。坚持做好每日、周、月的安全隐患排查登记和档案安全年终考核评估工作,纳入股室和个人年度考核结果。三是严格按照“十防”要求,由专人每日做好库房的温湿度记录与调控。四是坚持档案进出库登记、严格执行档案查阅利用制度。五是及时对需要修改、整理、褪变的档案进行整治补救,确保了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六是坚决做好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内网机与外网机“物理隔离”,U盘不交叉使用。七是多次专门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会同各股室人员进行全局范围内的电、水、暖、门窗、消防、监控、库房、护坡安全大检查,对楼顶局部漏水进行了防水处理,确保局库的安全。五、加强指导,做好档案治理建设一是下发《宜君县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三月份“归档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抓好档案工作,按时对本部门、乡镇、街道档案归档。二是与县脱贫攻坚指部、市档案局联合开展了农业农村档案、扶贫档案调研与指导工作,调研了各乡镇、街道、行政村档案室情况,指导整理扶贫档案25个部门、8个乡镇,15000余盒。三是2021年3月25日,在全省扶贫档案电视电话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四是检查指导疫情联防联控成员单位疫情档案整理情况,对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解答。共计指导整理疫情档案141盒,1473件。五是对档案工作服务乡村经济振兴试点村——石堡村开展指导,共整理文书档案30盒、扶贫档案28盒。六是举办全县档案业务培训会,提高全县各部门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建设水平。六、筑牢防线,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认真落实省、市、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文件精神。一是加强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形势,筑牢群防群控严密防线。二是大力弘扬档案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制定了疫情期间查档和参观展厅要求,并在宜君发布上公开告知。采取电话、电子邮件、信函委托方式继续接待查档利用者,由馆工作人员代查,安排专人及时回复信息并限时查阅,满足利用者需要,做到防控工作两不误。三是完成单位新冠肺炎疫苗接种24人次,完成单位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任务5人。七、有力帮扶,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一)持续推进日常工作,全面抓好工作落实一是按照县乡要求指导建立了山长河村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制定动态监测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网格员制度,每周进行周研判,每月集中召开一次研判会,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由专人及时跟进解决,并统一将情况上报乡政府。二是严格按照县乡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成立山长河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扎实开展各项防控工作。积极开展入户进行疫情防控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疫情防控常识,不扎堆,不乱串门,口罩不离嘴;由专人每天对村主干道、垃圾填埋场,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及垃圾清运。三是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六查六问行动,结合县“一强化三落实两拓展两提升”工作,完善工作方案,全面抓好落实。(二)抓好问题整改,夯实工作责任全面排查中省市县乡反馈整改问题并进行研判工作。一是夯实工作责任,确定整改问题类型,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二是针对整改工作任务进行立行立改,确保工作有安排、责任有落实,切实将整改任务落到实处、脱贫攻坚干到实处,共建立整改台账10个,涉及问题类别8个,问题38条,现32条已经全部整改完成,6条完成并长期坚持。(三)加强消费扶贫,促进农产品销售引导村上成立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掌握村、户滞销信息,直接对接帮扶单位,促进农特产品销售,通过消费扶贫解决了村内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其中帮扶单位干部帮扶村销售农特产品共计8000元,无农产品滞销问题。(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十件大事”一是4月份集中组织村党员、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村级公岗共62人,对二期猪场生产路两侧进行绿化,栽植樱花树112棵,国槐95棵,并且每天早晚浇水各一次,栽植景观树成活率达95%以上。二是每周组织3名水管员对本村四处饮水水源地进行一次检查,保障群众安全饮水。三是每月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全村95盏路灯进行排查维护一次,确保群众夜晚出行便利。四是在做好1340亩黄芩党参黄精的管护工作同时,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新种植连翘300亩,黄芩200亩。五是完成垃圾填埋处黄山治理,栽植油松110棵,栽植连翘300亩。六是完成2018年建成的一期生猪育肥场检修维护提升任务。七是村上今年共拿出资金2800元,对本村石文学、詹有成两名2021年先进学生进行助学奖励。八是组织全村60岁至65岁老人38人,集中进行健康免费体检。九是对胡沟集中安置点栽植樱花45棵,国槐60棵,撒花种子1.5亩,种草1亩。十是积极争取三期生猪育肥项目。目前,已经上报,并进入项目库,村上已完成三期场地平整工作。八、存在不足及下一步打算一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人员亟需培训。档案局(馆)在编9人,其中领导2人,干部7人。1人长期驻村,1人长期病假,4人为近两年新招录公务员,档案业务能力还需提升。二是档案馆楼体及设备安全亟需维护。档案馆于2014年9月新建成档案馆投入使用。现在出现楼房主体部分漏水以及水电线路老化问题,消防、监控设备陈旧损坏,需要对楼体及各项设备修理更新。2022年,我馆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数字化三期加工验收工作,确保数字化档案准确挂接。二是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和利用工作,确保档案安全和高效利用。三是做好到期档案的移交进馆工作,对到期档案及时接收。四是编写各全宗1990年后的涉密档案目录,确保涉密档案不外传。五是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及市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