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人民医院

宜君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2-04-02 11:26
单位名称 宜君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临床实习)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宜君县宜阳中街3号
法定代表人 张迎刚
开办资金 408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683.12万元 12769.36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1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2021年,接诊门急诊患者45818人次,出院患者3599人次,开展手术487台次,患者平均住院日7.5天;病床使用率43.4%。收入总计4677.1万元,其中医疗收入2117.4万元,财政拨款收入2397万元;药占比39.1%;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不含药品)27元。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抓防疫、担使命,筑牢防控安全墙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医院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扛起宜君县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的重大任务。2.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切实增强科学防控能力。一是积极改造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核酸采样室、采样点布局,不断规范发热患者就诊程序,强化“三区两通道”管理,做好医院环境卫生消杀,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二是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24小时工作制。住院部实行半封闭化管理,各科室安排专人在科室入口进行二次预检,严格落实过渡病房、陪护和探视制度,加强健康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三是强化核酸检测能力,增加两台扩增仪,全力配合我县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县域内疫情防控期间全员核酸检测两天日检测能力5万人次。五是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完成60岁以上老人、12-17岁人群、3-11岁儿童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完成全县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二)抓扶贫、保健康,巩固阶段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支医师团队30名医师分组包村,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提供健康指导、残疾人鉴定、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医疗服务,做到应签尽签,今年共签约5407户、17555人次。二是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4种慢病患者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今年慢病鉴定286人次、管理1922人次。三是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发展大局,围绕家庭医师签约服务,深入乡村指导群众科学就医。四是做好大病救治管理,实时掌握新增人群,采取“一人一档”、“个性化”管理,今年共管理598人,在我院救治大病患者28人。五是继续落实好“先住院,后结算”、“一站式”便民服务政策。(三)抓医改、增活力,多点发力见实效一是强化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扭住绩效考核、等级复审“两个抓手”,持续建立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通过专科联盟和远程协作,不断加强我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大大提升急救服务水平。二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严格履行“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任务,派出47名医疗人员,通过义诊、培训、带教等形式对5家医共体分院进行帮扶,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集中招标采购呼吸机、制氧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提高各分院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处置能力。三是深化健康细胞示范建设,优化医院服务流程,坚持从预检、导医、挂号、结算、电梯、如厕等细节问题抓起,宣传健康理念,推广健康文化,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四是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院体检中心设置,安装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体检的需求。(四)抓质量、保安全,持续改进常态化1.提升医疗服务管理。牢牢抓住医院发展生命线,持之以恒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并持续改进,全力保障患者安全。一是以开展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三合理”整治为切入点,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严格落实首诊负责、手术分级管理等十八项核心制度,规范处方、病历书写,促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医疗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建立创伤、胸痛、卒中中心,按照建设规范完成房屋改造,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规范,与矿务局中心医院联合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的治疗管理模式,形成转诊绿色通道。三是安装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统计各类用药数据,进行门急诊、住院处方点评,进一步规范抗生素、注射剂、麻醉制剂等药品的使用,加强重点监控,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四是集中一周时间开展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共计完成手术44例。五是与陕西省人民医院、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开展新一轮的对口支援工作,根据需求下派8名业务骨干,指导医院从科室的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等多个方面提质增效。2.规范质量控制管理。一是继续做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利用质控指标开展病案质量管理,严格病案首页完整性与准确性,不断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提高病历填报质量。二是推动DRGs付费方式改革运行,加强病历书写医生及编码员的培训教育,积极参加全省主要诊断编码能力的质控活动,提高诊断与编码能力,为医保新支付方式的改革运行提供关键的分组依据;三是整理下发手术分级目录、必填手术操作项目简要等,提高医师手术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三级手术比例,进一步提升了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水平;四是梳理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实施17个专业51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完成路径管理1105例,入径完成率97.2%。3.加强院感防控力度。一是严格执行院感防控各项制度,坚持全院防控、全员防控、医患同防,规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设置,落实落细各项预防措施,确保医院新冠疫情“零感染”。二是制定疫情应急演练方案,组织感染疾病科、内科、急诊科、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人员开展“新冠疫情”应急演练,提高全院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完善固废暂存间相关制度及流程,每月对医废进行专项督导,购置了医废转运车,实现上门收集,使医废管理更加规范。四是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落实,有效降低交叉感染。五是安装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与医院现有系统的数据对接,可实时监控各项院感信息,并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审核、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杜绝医院感染情况发生。4.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一是细化护理服务目标,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定期组织护士长例会,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推进护理服务与质量持续改进。二是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对标九项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时段进行督导,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更新护理质量标准,提升患者满意度。三是“5·12”国际护士节开展以“重温红色经典,展望未来健康照护”为主题的照金红色基地教育活动,同时举行了护士脱帽仪式,让护士能够轻松上岗,提高工作效率。5.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是做好婚前免费检查机构变更工作,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和传染病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顺利、规范实施,共完成免费婚前医学检查70人。二是做好免疫规划工作,规范疫苗接种安全管理,以及新冠疫苗接种登记工作,今年出生新生儿106人,接种率为100%。三是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及孕产妇孕期免费检查项目,预防缺陷儿出生,提高住院分娩率。四是完善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全面提升监测能力、风险评估、及时上报等流程,报告率和及时率均100%。五是坚持做好控烟日常监督,每季度对科室职工吸烟情况进行调查,巩固无烟医院建设。6.提升医保服务水平。一是做好DRG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同时保障信息系统的衔接与配合,完成了模拟运行期间医保分析、对比与改进,通过了DRG准入评估,并于2022年1月份正式运行。二是认真落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的宣传培训工作,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工作自查自纠,保障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完成了国家审计存在问题举证及整改工作,使收费项目更加规范。四是完成了医保贯标对码和新系统的上线工作。7.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是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安装病案质控系统,加强病案首页的信息化建设和质控,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二是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流程再造,升级改造HIS系统,安装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麻醉临床信息系统、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和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升级医保管理系统,完成与省级医保系统的对接。四是安装钉钉系统,实现人员、办公的智能化管理。五是安装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实现患者自主打印检验及核酸结果报告单。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今年,在全院人员的努力下,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院各项指标及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2年医院将按照上级部门工作部署,围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改革与改善同步推进,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大力推进健康宜君建设,推进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继续深化医改和医疗管理,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救治能力,为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强健康保障。四、2022年工作打算(一)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二)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进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三)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搬迁改造儿科用房731.5平方米,购置床位30张,磁共振、高端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机、高端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机、高端电子胃肠镜、电子胶囊胃镜设备5台,负压救护车1辆、车载设备1套。(四)争取政府支持,将我院打造成全县职工体检定点医院。(五)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做好DRGs上线运行工作。(六)继续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