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茶叶技术推广中心

宁强县茶叶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02 10:11
单位名称 宁强县茶叶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开发茶叶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业务范围:茶园建设与管理,栽培和加工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行业管理;茶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利用,品种更新、改良与开发;名优茶研制开发;茶叶产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
住所 宁强县七里坝村
法定代表人 屈波
开办资金 36.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87万元 36.87万元
网上名称 宁强县茶叶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犯《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业务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县茶叶中心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大力实施“质量兴茶、品牌强茶”战略,按照“做精绿茶、做靓红茶”的目标,从品种良种化、管理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加工清洁化、营销多元化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对标自查,已圆满完成2021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1.茶叶生产:2021年气温回升比较早,相比去年春茶的采摘期提前了近十天,茶叶产量大幅提升。全年生产干毛茶10218吨,其中汉中仙毫185吨,汉中毛尖2418吨、汉中炒青7012吨、红茶603吨,全年茶产业综合总产值达到了16.07亿元。2.茶园管理:在常态化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我中心大力推广优质高效茶园集成技术。全年机械修剪茶园14.87万亩,茶园施肥10.93万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15216亩(含改植换种新建茶园1200亩),创建低改示范点15个;培育优质高效茶园15052亩,创建优质高效示范点10个;新增投产园1500亩,建设省级标准化生态示范茶园2个1062亩。3.茶叶加工:2021年积极引导千山茶业公司、山高茶业公司、胡家坝镇鲁家寺村集体3家企业完成新扩建加工厂房4762m2,安装清洁化生产线3条,购置茶叶加工机械18台(套),新增年加工能力200吨以上。4.质量监管:2021年中心会同环保局、市场监管局、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县农检中心对全县茶产业建设工作进行了3次大检查,印发茶叶质量安全宣传资料380份,现场对26家茶叶产销企业纠正问题29个。5.宣传推介:为加大宁强茶叶宣传推介力度,提高茶叶产品市场影响力,宁强县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茶事活动10次,获得各类奖项共45个,其中地产名茶获得全国绿茶类特金奖3个;接待省市县茶产业现场观摩会31场次、乡村振兴茶产业专题采访9场次,制作茶叶专题宣传片一部。6.技术培训:全年举行茶叶技术培训65次2113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860份。其中推荐单位职工参加省市县茶叶专题培训学习8次57人次。组织全县茶企负责人及茶叶生产人员培训5场231人次。7.项目管理:全年承担2个标准化茶叶示范园建设和1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我中心严格按照项目有关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配合项目主管部门搞好监督检查,确保建设内容和带农益贫目标按期完成。另外,我们从3月份开始入手,对现有的茶产业扶持办法进行了修订,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及建议,并多次向县级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目前,待政府常务会审定。8.信息报送:全年单位报送信息30余篇,其中在汉中日报、宁强政府信息网、宁强农业、宁强发布等媒体平台刊发共20篇。9.驻村帮扶:我中心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工作,按照指挥部安排,中心12名帮扶干部包联胡家坝镇周家河村,共帮扶脱贫户84户,(其中下派第一书记1人,驻村干部1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是指导农户管理现有茶园1059亩;二是督促指导茶企对200亩新建幼园进行补种、增施有机肥、落实幼苗越冬管护技术措施;三是实施扩建茶叶初制加工厂一个;四是协助申报改建茶产业道路2.5公里;五是完成消费扶贫10865元,其中直接购买周家河脱贫户农产品3865元,购买消费扶贫超市物资7000元;六是购买茶种7000斤2.8万元,用于周家河村发展茶产业。10.其它工作:一是指导13个茶叶企业完成村产业振兴任务;二是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省市县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做好相关防疫措施、消毒检查、出行报备,并组织单位干部、行业从业人员全员注射疫苗。截至目前,茶产业从业人员全部完成第二剂次接种,第三针加强针已接种5人,其余人员将于第二针满6个月后接种;三是彻底整改督查反馈问题。(1)按照县委第四巡察组巡查农业农村局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对涉及我单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在2月9日前,已将单位存在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2)对县农业农村局系统2018-2019年审计反馈的2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完成销号。(3)对2020年度会计评估监督检查反馈问题进行整改,规范了公车管理、差旅费报销、财政审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四是超额完成固投和招商引资任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73万元,占任务5000万元的125.5%,招商引资完成4700万元,占任务4000万元的117.5%;五是扎实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茶叶中心干部深入包联村、融入包扶户、走进茶叶企业,开展经常性的登门走访、技术指导等活动,共走访帮扶村家庭120户,走访企业27个,收集的问题均已妥善解决并销号;六是积极完成临时交办工作。年内完成两案办理、人居环境户厕改革摸排、国家卫生县城巩固、抗霖秋冬播督导、农作物洪涝灾情调查、农民丰收节筹办等临时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县上对茶产业发展财政扶持力度逐年递减,加之涉农整合资金项目评审中,部分部门对茶产业发展存在严重偏见,导致茶产业发展根本得不到涉农整合资金项目支持,造成我县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市内其他县区;二是对宁强茶叶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虽然宁强茶叶品质较好,但是宁强茶叶品牌社会影响力不够大,茶产品市场占有率不够高,明显存在县域茶企恶性竞争的自娱自乐情况;三是茶产业发展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干部职工应有年终奖与规定的标准差距较大、有毒有害津贴等福利待遇迟迟落实不到位,严重挫伤茶产业发展的主动性、事业干部工作积极性;四是茶产业发展科技力量不足,尤其是茶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加之现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外流较多,很难适应当前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三、2022年工作打算2022年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夯实茶园基础,做优绿茶基地。常态化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抓好茶叶加工生产,制定切实可行茶园管护方案,推广防草布、鼠茅草制草的应用;优化茶叶生产基地,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快多元化发展,推进提档升级。深度研究细分目标市场,推进茶产业新产品研发,开发适销对路精深加工产品,全县形成做优绿茶、做精红茶、做靓白茶,高、中、低产品科学搭配发展新格局,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三是强化品牌管理,打响茶叶品牌。结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汉中仙毫示范区创建,强化宁强茶叶宣传推介。四是严格过程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建设生态茶园,做好加工流通监管,完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茶产业绿色、生态、安全;五是弘扬汉茶文化,加快产业融合。打造“茶叶+N”系列的茶旅融合示范园、精品旅游线路、秀美茶园、茶文化景区等,大力传播“茶为国饮、科学饮茶、健康消费”理念;六是依靠科技支撑,强化产业服务。加强与茶叶科研院所合作,组建茶叶专家服务工作站,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联动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茶产业发展,为茶产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被陕西省园艺站评为2020年度全省园艺系统先进集体;2.被汉中市农技中心评为2020年度全市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3.被宁强县委编办评为事业单位法人2020年度报告评估全县第七名;4.被汉中市茶叶发展中心评为2021年度全市茶业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