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02 09:10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管理和服务。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行业进行管理。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57号
法定代表人 宋延宏
开办资金 55.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06万元 51.8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持续优化融合服务平台建设,助力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加快推动我区中小企业以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制定出台“区长走访企业办实事”主题活动方案,先后由苏锋、刘宇梁等带队实地入企解难题,纾企困。累计实地走访企业15户,解决个性问题3项,共性问题2项。二是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延安市中小企业政策大讲堂宝塔区宣讲会,对惠企项目申报和财税优惠政策、“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申报核心条件进行深入讲解,全年共计召开政策宣传培训活动18期,参加企业约800多户。三是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沙龙活动,全年累计举办融资洽谈会11期,总计参会企业达116家,现场达成合作意向25家4.3亿元,线下发放贷款1.17亿元。四是深化银企合作,共同实现互惠共赢。组织开展“金融会诊”活动,协助搭建“延安市金融顾问制度试点”,累计实现配对企业达31户。五是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设工作,组织设立宝塔区“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加快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难问题。(二)持续强化政策支持,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一是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省市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利用宝塔“WE”企业公众平台、微信群、钉钉政企通等网络媒介加大优惠政策及项目申报指南宣传力度,确保政策知晓率达到100%。其次,加大项目培育力度,建立中小微企业项目库,对中小企业拟建和在建项目定期走访,全面了解建设进度。对符合申报资金的项目实行项目跟踪服务制。从项目的筛选核实、资料整理、线上申报、竣工验收等环节做到精确指导,确保上报项目获得资金支持。通过积极协调,为4户企业争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累计100万元;为33户企业争取省级技改专项奖励资金累计1539.13万元;为20户企业争取规上企业培育奖励资金累计200万元。二是根据省工信厅和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含县域高质量发展专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通过审核筛查为20个项目单位申报了省级技改项目资金,项目累计投资金额达8541.48万元,目前项目资料已通过市级专家评审,已上报省工信厅和财政厅。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搭建“宝您满意”一体化政企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政府与企业密切联系的线上服务平台,利用内外部表单、政企服务窗、企业服务群等功能,实现线上企业诉求受理、惠企政策宣传,努力构建良好政企关系。四是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区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帮助民营企业争取政策支持,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创新能力,破解融资难题,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党群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累计帮扶民营企业达60户,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五是扎实开展陕西省中小企业预警监测和中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入网企业的数据填报工作,准确分析民营经济发展。我中心定期对入网企业的统计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对重点监测企业定期走访,确保每月上报数据及时、准确,为省、市、区出台扶持政策提供有力依据。二、取得效益。2021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75.5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42.1%,超额完成市考任务(市考非公占比41.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3%(市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未完成考核任务;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户,超出3户任务目标。三、存在的问题。(一)从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分析:一是区域银行的信贷产品单一,民间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小,评级低、融资能力较弱、管理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二是人才资源紧缺,经常处于难求和难留的境地,因用不得其法,福利待遇水平低,不能发挥人才功能,导致人员流失快,稳定困难,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常态;三是区域经济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产业不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四是企业用地审批非常困难,导致部分优质项目转移其他市县。(二)从工作绩效分析:一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未能完成,主要原因是全区承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9.7%,加之,我区整体缺少工业投资项目,工业固投增长8%的任务较重。我中心主要负责民营经济的协调服务工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工业投入重点为国有资本投入,民营工业缺乏大项目,大投入支撑,因此建议承担工业固投市考任务应予调整。二是我中心在2021年6月经省委组织部已经恢复参公性质,建议经发局尽快协调确定我中心行政职能,恢复对民营经济的监督管理权限。四、整改措施。1.深化学习和贯彻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定发展信心,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实实在在帮助解决融资、人才问题,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宝塔区中小微企业融合服务中心为平台,提升政银企合作水平,多渠道、多方式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难问题;持续开展宝塔“WE”企业主题活动,为民营企业做好政策解读、挂牌上市、手续代办等提供优质服务;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引进专业机构开展投融资规划、企业管理咨询、财税筹划等服务。3.做好陕西省中小企业预警监测和中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入网企业的数据填报工作,准确分析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运行情况,为省、市、区出台扶持政策提供有力依据。加大对潜力规模工业企业的服务和培育力度,加快完成工业企业入库任务,同时做好在库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应统尽统、应报尽报。4.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重点民营企业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事故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开展系统内特种操作人员及重大隐患登记培训工作,巩固星级评定,并与重点民营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5.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主动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更新思维观念,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快对接产业转移,积极寻求合资合作伙伴,借智借力借势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