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军人服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南大街在大礼堂南侧 | |
法定代表人 | 赵金河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万元 | 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在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提升区、乡、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提升阵地建设政治氛围,提升工作人员服务保障能力,从全面健全服务保障体系阶段逐步向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上提质增效,用心用情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好实际问题。填写陕西省“心连心”烈士遗属联系服务卡填写69人份,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型服务中心(站)”3个;打造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25个、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12个;先后有两位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到我区调研服务保障工作。宝塔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服务站”。2020年底被省厅评为“陕西省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二是用心用情走访慰问。大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宝贵意见,解决关乎退役军人急盼难愁实际问题,做到“传党声、听民意、解民忧”。2021年春节慰问,区级主要领导带头走访慰问特殊困难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20户,发放慰问金2万元、米面油20份、年画20张;慰问全区重点优抚对象1054人,发放慰问金31.62万元;为其他非重点服务对象发放年画1.2万余张。春节和八一慰问消防、武警、雷达、机场维护队、预备役二团和人武部,为他们送去训练器材、电脑、生活用品等总价值20万元。12名荣立个人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家属上门送喜报,发放慰问金1.2万元;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人员为28名“四有优秀士兵”家属上门送喜报;慰问民兵应急分队1次,慰问品价值3万元。建党100周年关爱烈属活动3人,发放慰问金6000元;为4名抗美援朝老兵送挂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每人1件羽绒棉上衣;春季、秋季欢送新兵169人,每人价值350元的皮箱一个;慰问民兵轮训一次,慰问品价值1.2万元。安排学生上学18人次,解决武警宝塔中队食堂维修资金15万元,雷达营道路维修等10.9万元,机场维护队通信营燃气施工保障等。三是拓宽就业创业渠道。结合我区区情和退役军人实际情况,积极地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和典型培树工作。积极对接人社部门,大力推广“秦云就业”小程序,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大型招聘活动,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活动,累计推送招聘信息60余条,推荐就业岗位600余个。举办大型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次,86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523个,300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组织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免费技能培训107人。协调农业银行为退役士兵办理“拥军卡”100余张,发放创业贷款361万元。完善了101名退役军人“兵支书”建档立卡工作,支持广大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先后树立“创业就业典型”3人,退役士兵张龙在全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中获优秀奖,展现了我区退役军人的良好风貌。四是信访问题源头化解。一是常态化联系服务。按照“属地管理、层级负责、网格化服务”的原则,建立分层网格化管理体系,区级重点联系对象每季度联系不少于1次,乡镇以下依托网格化管理实行普遍联系,动态掌握辖区内退役军人思想、工作、生活状态,及时回应关切,整合资源帮助解决难题,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二是关爱基金。今年,共发放区级关爱基金81人8.1万元、市级关爱基金14人9.3万元、省级关爱基金6人12万元;落实退役军人子女及优抚对象子女爱心助学计划,为18名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大学生发放爱心助学金5.4万元。三是信访,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通过深入摸排不稳定因素,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坚决杜绝进京上访。“两会”等重要会议期间和“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我区退役军人无一人赴省进京上访。今年以来,共接待来信来访、政策咨询500余人次,解决各类信访案件10起,提供法律援助3起。五是严格落实优抚政策。一是严格按照省市规定的补助标准和时限要求,有序完成了通过“财政惠民一卡通”发放优抚专项资金的换卡工作,全年共发放优抚金1147.67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402人1547.48万元。以更换“惠民一卡通”为契机,认真开展优抚对象信息核查,完成对1065名重点优抚对象身份核查工作,核查率达98%以上。完成了190名伤残人员的伤残换证工作。二是开展关爱烈属工作。参加全市建党100周年关爱烈属活动3人,发放慰问金6000元;为69名烈属发放《陕西省“心连心”烈士遗属联系服务卡》,进一步落实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帮扶人责任,对辖区内烈属进行逐户走访慰问,切实帮助烈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开展“烈士寻亲”活动,通过“百姓关注”栏目推动系列电视节目1期,为3名烈士找到亲属。三是社保接续四批办结371人,缴费共计431.2万元,做到应保尽保,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从“有”到“优”。督促大面积创建示范型、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先后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型服务中心(站)”3个;打造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25个、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12个;宝塔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服务站”。先后有两位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到我区调研相关工作。二是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关爱从“点”到“面”。大力开展走访慰问,实现全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全覆盖”。全年累计发放慰问金43.82万元,发放慰问品价值11.96万元。发放省市区关爱基金101人29.4万元,发放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子女爱心助学金18人5.4万元。三是就业创业工作组织从“有”到“精”。实施“线上+线下”双重就业服务,“秦云就业”登记2472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3000多个,参加免费技能培训107人,参加高职扩招35人,办理应往届退役军人学费减免52人。协调农业银行现场办理“拥军卡”100余张,发放创业贷款361万元。做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精准服务、精准就业、精准创业。四是信访维稳风险管控从“乱”到“稳”。认真落实退役军人维稳定期研判会,通过情报互通共享、走访慰问帮扶、诉求核查解决、源头教育稳控、教育训诫转化等工作,畅通诉求渠道。截至目前,无一例赴省进京越级上访。五是形成浓厚舆论氛围从“有”到“优”。宝塔区是“双拥运动”的发祥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认真贯彻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双拥传统和延安精神,全力支持改革强军和部队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创建和军民融合,不断创新双拥创建的内容方法,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拥军、机关部门积极拥军、民营企业主动拥军、拥军模范热心拥军、共建单位踊跃拥军的生动局面,延安市连续九届被国家表彰为“双拥模范城”,宝塔区第八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区”。同时开辟了《喜看家乡新变化,建功立业在军营专栏》,采访报道先进事迹10多次,制作电视专题片2部,在各级媒体播发各类稿件50多条,做到了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刊有文章、网站有内容、微博微信有人气,使宣传活动家户喻晓、人人皆知。涌现出了“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高树丽,“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个人”太和山道观管委会主任冯杰,创业就业模范企业延运集团、模范个人张海军,最美退役军人吴世红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宝塔区形成了尊崇军人、敬重军人的浓厚氛围!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业务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急需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二是经费紧张。从挂牌成立至今一直负债运行,造成工作经费紧张;同时我区有13266名重点优抚对象、军烈属、老红军、老复退、伤残等退役军人,生活困难的急需救助,业务经费紧张。三是单位无公车,也没有公车补助,造成走访慰问、深入基层工作不便。四、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持续用心用情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一是进一步学习退役军人保障法,更好的服务我区13266名退役军人,始终做好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明白人、就业创业工作上扶持人、权益保障工作上的守护人。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服务机制,加强单位工作人员和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想方设法筹集关爱基金,继续关心关爱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培树典型,展现退役军人良好风貌,彰显榜样力量,弘扬新风正气,进一步营造退役军人受尊崇的浓厚氛围。五是突出抓好退役军人信访维稳工作。以解决军人合理诉求和问题为根本目标,抓好重点涉军群体问题的矛盾化解工作,确保全区涉军群体和人员持续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