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融媒体中心

黄龙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31 15:12
单位名称 黄龙县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媒体宣传工作提供综合服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体工作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全面、准确、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负责广播电视及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宣传工作和相关技术服务。
住所 黄龙县石堡镇中心东街16号
法定代表人 王芳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黄龙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59万元 141.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深化媒体融合,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今年以来,我中心着力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度融合、提质增效上做文章,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优势互补、此长彼长。一是从组织架构融合入手,重新对人员分工和岗位进行设置。二是从强化互联网思维入手,重新定位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等传统媒体与融媒体的关系。三是以“黄龙宣传微信公众号”和“黄龙电视台”为信息策源地,建立了统一的快速“采编发传”通道。(二)坚持重点突出,舆论宣传守正出新。一是主题报道、大型报道齐头并进。二是疫情报道浓墨重彩。三是与时俱进,栏目推陈出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是精心生产全媒产品,抢占舆论新阵地。运用各种全媒体技术手段,将“大屏”分“小屏”,海量生产一大批适合移动端、社交传播的新闻产品刷屏热传,让可视化的微视频宣传成为黄龙融媒常态化宣传方式。截止目前,“黄龙宣传”全网粉丝超过10万,其中:抖音号粉丝1.3万,单条最高播放量达61万;快手粉丝1.3万,单条最高播放量达77.2万次;微博粉丝1.8万。今年以来,抖音发布总量为335条,单条最高点击量35.7w,最高点赞量4230;视频号7月28日开通,共发布视频86个,最高阅读量6.6W,最高点赞量2879。(二)是对外宣传成果显著。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发稿316篇(条),在省级主流媒体发稿850篇(条),在市级主流媒体发稿1130篇(条),在“黄龙宣传”微信公众号发稿2276篇。截至11月底,在市台发稿262条,省台发稿70条,中央台发稿3条,电视新闻排名全市第一。“学习强国”延安平台共发稿146篇,其中陕西学习平台采用10篇。由我中心制作的《传承红色献礼百年》系列视频获得省广播电视局举办的“百年奋斗铸就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视听短视频大赛一等奖;黄龙县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为群众办民生实事、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被陕西卫视《追赶超越谱新篇——延安篇》节目组深入报道;《陕西日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栏目用两个版面展示了黄龙的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黄龙宣传”微博被评为延安市十佳微博。(三)线上线下齐发力,党史宣传入民心。线下充分利用各类阵地、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营造社会周边氛围。制作3段、14条视频标语在人民广场等4处大型led屏幕循环播放。在黄龙宣传、爱黄龙APP等新媒体平台顶图推出习语金句、开栏语,动态嵌入式宣传党史知识,制作短视频、微视频、H5等30余个;在微信公众号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刊》《我是共产党员》《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旗在基层飘扬》等10余个专题栏目,挖掘黄龙红色故事、记录历史变迁故事,讲述我县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覆盖全县7个乡镇、47个行政村的应急广播,252个大喇叭定时循环播放经典红歌、党史小故事和党史学习栏目,全方位宣传党的光荣历程和优良传统,村民在田间地头就能听到党史、滋养心田,让“党史之声”响彻黄龙大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龙县共发播党史学习教育稿件1462条(篇)。其中国家级媒体发稿46条(篇)、省级媒体发稿66条(篇)、市级媒体发稿68条(篇)、县级媒体发稿1282条(篇);报纸发稿36篇,网站发稿121篇,电视发稿97条,新媒体平台发稿1208条(微信409条,爱黄龙APP226条,腾讯新闻228条,澎湃新闻256条,今日头条43条,天天快报46条)。(四)规范管理、加强防范,安全播出实现零事故。我中心高度重视安全播出工作,成立安全播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安全播出工作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定岗,定期开展全面排查隐患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实行领导带班、技术人员在机房值守,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上报。今年共完成了春节、“两会”“七一”“十四运”、国庆等十余个重大安全播出任务,确保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五)保质保量完成“记录小康工程”上报任务。组织全县23个涉及单位召开了“记录小康工程”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及上传做了培训。召开“记录小康工程”工作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记录小康工程“大事记”工作。截至目前,黄龙县共收集1555条,上传1555条,其中“大事记”收集47条,上传47条。(六)以党建促业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全县新闻宣传事业再上新台阶。共举办了专题学习12次、分享会8次,赴照金、县博物馆、黄龙山生态展馆开展现场教学3次,让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锤炼党性、传承革命传统、汲取奋进力量,并把其带入日常工作中,带到采访一线,植入宣传作品中。我中心结合自身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助农义卖”2次,“打卡黄龙”6期,“旅游产品推介”4期,直接或间接带动经济收入50余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机构改革后,融媒体中心核定编制30人。目前在编25人,在岗22人,借调人员4人,国企、临聘人员7人,缺编5人。从事新闻宣传的编辑和一线记者仅有16人,由于受人员短缺和全媒体技术专业人员不足等方面限制,一个人隶属几个部室,没有完全发挥出部室的作用。建议县上尽快招聘专业技术人员8人,为中心下一步发展奠定强有力的人才基础。四、改进措施。依托黄龙县融媒体中心资源,组建黄龙县文化传媒公司,国有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经营,争取省市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发展文化产业,开发图书、画册、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生产项目,开拓工艺装潢、包装、设计、印刷、电商等生产经营市场,以收益补充融媒体中心事业单位企业化改制和创新发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融媒体中心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整合媒体资源,全力打造县域全媒体传播矩阵和信息采编播一体化平台,确保对内宣传全方位、出精品,对外宣传继续保持全省、全市县级媒体第一方阵。(一)做好对党的二十大的宣传。紧紧围绕明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策划推出重点报道,围绕我县五年来取得的进展成效,开展宣传报道,迎接二十大的召开。充分做好会前、会中、会后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好黄龙故事。加大策划宣传力度,充分挖掘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做好新闻选题策划及宣传报道工作,讲好黄龙故事,传播好黄龙好声音,与中省市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在典型报道、深度报道、重点报道上有新突破,充分展示我县发展工作成效,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三)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建设高水平新闻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人员队伍培训,提高业务技能,从单面手向多面手转变,既能拍摄传统的电视新闻,又能利用手中的相机、手机拍摄采写媒体新闻的全媒体记者。(四)继续加强稿件审核制度,严格标准明标杆。深化完善新闻采编制度,规范审稿审片流程,通过部室工作晾晒、业务学习、新闻采写比武等开展技术交流和技能竞赛,不断提高新闻的质量标准,以及记者对新闻的敬畏之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