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土地整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落实全县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勘察、踏勘、规划设计,专项资金争取。 | |
住所 | 洛南县谢湾镇南沟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冯小勇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73万元 | 34.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县自然资源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以增强四种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为目标,以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为中心,较好的完成各项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开展工作1、2021年1月21—22日,市自然资源局组织验收了洛南县石坡等13个镇和洛南县巡检等16个移民搬迁归还指标项目。今年3月份完成洛南县永丰复兴砖厂和保安涧底砖厂拆除复垦工作,2021年3月19日经县局组织验收,两个砖厂复垦规模面积115.6亩,新增耕地75.3亩,完成投资127.8011万元。2021年3月19日,县自然资源局组织验收了2020年洛南县麻坪、石门“8.6”水毁耕地修复项目,确认该项目总规模624.68亩,修复水毁耕地610.57亩,完成投资1876.5552万元。4、2021年5月按照县委县政府环保整治安排,我中心对洛南县四皓街道办连河村破柴沟、营房村肖沟工矿废弃地和永丰镇辛岳村九组废弃石灰窑进行复垦,规模面积34.36亩,新增耕地23.8亩。5、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了保安镇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保安镇12个村村庄规划和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工作,经市局组织评审后于2021年6月11日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在项目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中心积极与县政府、县局领导协商,积极磋商、谈判引进第三方投资进行项目建设。6、商洛市自然资源局于2021年5月7—8日验收了洛南县柏峪寺镇前河等6个占补平衡项目,2021年8月9日省自然资源厅对该项目进行验收,确认新增耕地939.45亩。7、2021年5月20日,启动城关街办野里社区前河段461米河堤修复工程,工程于2021年6月底已竣工,经县局验收合格,为前河组群众解除洪水隐患。8、县级占补平衡项目完成了洛南县石坡等6个镇土地整治项目的踏勘、测量工作,项目建设规模284亩,可新增耕地271亩,目前项目设计、评审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待三调数据启用后立即动工实施。9、2021年5月份,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结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县局和中心领导带队,抽调中心4名同志与灵口镇自然资源所人员组成工作队,利用1个月时间,对灵口镇上河村和三星村现有危房、废弃圈舍、烤烟炉、柴草杂物等进行全面摸排统计,共拆除危旧房屋67间,拆除废弃圈舍、烤烟炉11间,清理清除乱堆乱放杂物30余处,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使这两个村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0、增减挂钩项目已完成洛南县三个增减挂钩项目地块调整、数据对接、外业整改、竣工资料编制工作,目前资料已上报省厅备案,三个项目规模面积2072.77亩,新增耕地面积1842.81亩。2021年10月12日—14日,省厅对该项目进行了核查验收,确认新增耕地面积1804.6亩。11、2021年7月底,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为加快“7.22”水毁灾后重建工作,由县局和中心领导带队,抽调中心5名同志与洛源镇自然资源所人员组成工作队,利用近2个月时间协助洛源镇灾后重建工作,共出动挖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56台,消防车、洒水车3辆,抢修10个村通村、通组路65公里。组织群众350人次冲洗道路淤泥3000米,房前屋后清淤400余户,勘查地质灾害点42处,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2起,积极对接电力、通讯部门抢修电路、通讯设施,科学编制防抢撤预案、落实人盯人工作机制,设立集中安置点37处,共安置群众500余人,10人以上安置点25处,确保抢险救灾工作规范运行。2021年11月初,我中心启动了洛源镇灾后重建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土地平整1825亩,覆土1072亩,干砌石田坎4875米,田坎砌石4930方;干砌排水渠5415米,浆砌排水渠1420米,水渠及田坎压顶1960米;修筑田间路、生产路6990米;修筑河堤13990米,砌石7540方,已完成灾后重建项目一期工程。12、2021年10月,按照县委县政府环保整治安排,对我县古城镇等6个镇(办)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目前该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12月底全部竣工,竣工后可新增耕地277.9亩。13、2021年9月15日,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对洛南县永丰、卫东两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确认整理高标准农田1.3497万亩,完成投资1535.7667万元,项目报备入库后,新增粮食产能指标875319.87公斤,该指标交易后可获收益2625.9596万元。14、根据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要求,为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示范带动效应,我中心先期投入800余万元,积极实施旱地改水田项目,今年栽植水稻60余亩,水稻喜获丰收,亩产稻谷500公斤以上,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产值可达到2000元/亩,比改造前亩产值提高1倍以上。为试点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5、为贯彻《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文件精神,提高洛南县土地利用率,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我中心拟对洛南县巡检镇等11个镇(办)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立项实施,项目建设总规模163.75亩,新增耕地面积158.84亩,目前该项目正在评审立项,争取12月底动工实施,项目资金来源为社会资本。16、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1〕147号)、《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自然资耕发〔2021〕13号)要求,为全面摸清补充耕地潜力状况,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我县积极开展了后备资源调查工作,该项工作预计12月底完成。17、乡村振兴工作:协助包扶村完成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做好防汛抗洪和日常险情巡查工作,落实防抢撤预案、实行人盯人工作机制;按时完成四查四看四整改,排查包扶村住房、饮水安全404户,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核查大整改和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建立了完善的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全村种植小麦200亩,土豆200亩,中药材300亩。以产业发展带动提高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果,取得显著成效。取得的经济效益2021年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顺利实施全县新增耕地3279.89亩,完成投资2004.36万元,确保了全县重点项目用地,永丰卫东两个高标准项目报备入库后,新增粮食产能指标875319.87公斤,该指标交易后可获收益2625.96万元。修复麻坪石门水毁地624.68亩,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后顾之。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投入是制约土地整治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县级财政对项目投入不足,致使项目建设进度缓慢。2、由于省、市“三调”数据库未启用,项目设计立项数据难以支撑。3、由于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落实困难二)、整改措施1、制定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2、定期组织培训和考试,检查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3、严格落实‘五项制度’,严格考勤及上下班签到制度。4、请求各级部门积极协调,切实解决人员的编制问题,争取项目资金,拓展业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为了更好地完成2022年工作目标任务,我们提早谋划,针对下年工作实际,做如下打算:1、积极寻找社会投资,完成保安镇全域土地整治综合试点项目坡改梯5000亩;建设用地复垦576.5亩,新增耕地361.2亩;生态廊道修复项目:增厚耕地耕作土层面积300亩,修筑河道护岸1200米。2、积极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努力完成占补平衡任务1000亩。3、加大工矿废弃地和旧宅基地复垦力度,努力完成增减挂钩任务1000亩。4、灾后重建工作,在引导受灾群众生产生活自救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市县有关部门资金支持,加快“7.22”洛源镇灾后重建工程进度,积极组织实施洛源镇灾后重建二期工程,使项目区受灾群众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