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能源安全培训技术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全市能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参与能源领域从业人员培训的考核审核并实行跟踪管理;参与对培训机构进行督查和考核考评;开展全市能源安全培训专家库的建设和日常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开发区明珠大道榆能集团 | |
法定代表人 | 吴凤军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能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45万元 | 20.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能源安全培训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能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完善单位机构建设和健全管理制度一是确立内设科室。根据《中共榆林市编制委员会关于<榆林市能源局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案>的批复》(榆编发〔2020〕57号)和《榆林市能源局专项问题会议纪要》(第四次)精神,我中心按照“三定方案”的主要职责要求,对照职能职责进一步细化分解,设立综合办公室、培训科、信息技术科,并制定了科室制度和职责。内设机构符合“三定方案”规定的要求,机构职能定位准确,职责明晰,设置科学,能够适应现阶段能源安全培训工作的要求。二是健全管理制度。为促进机关行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我中心结合业务职能和岗位需要,健全了职责明确、程序严谨、落实有力的多项管理制度,包括机关工作规范2项、机关工作制度12项、党务工作制度14项、科室职责4项、岗位职责18项。职责制度涵盖机关工作、学习、党务、廉政、财务和考勤管理等多项业务工作,形成了管理制度汇编。为安全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二)加强业务学习培训。一是组织开展能源安全培训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中心制定了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重点学习了《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每个人都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学习笔记,保证学习内容熟记于心。期间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了3次业务知识综合测评,参加由市组织部培训活动4人次。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全体人员了解自己业务范围和职责,认识到安全培训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快速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二是安排安全培训现场实际操作。一方面安排人员去安全培训机构调研教学情况,初步掌握培训机构教学水平、培训内容和实践操作环境。另一方面安排人员与市局自然灾害科共同进行考场监考7次,在现场了解能源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事项、培训流程、培训方式等。并要求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将自己所见、所做的事项与所学的安全培训知识进行详细比对,从中找到不足和差距,来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为下一步进入安全培训工作常态化后,对安全培训的监督、服务、指导等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三)深入开展能源安全培训调研为能全面深入地掌握我市能源安全培训工作基本情况,提升能源安全培训工作质量,加强安全培训的监督管理。我中心对榆阳区、横山县、靖边县、神木市和府谷县的8家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和西湾煤矿等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培训机构办学规模、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和教师配置、培训场地、设施设备、培训规章制度、培训计划、期数、工种、教学教案等情况。调研以现场观摩、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并听取了培训机构的意见、建议的情况反映。通过调研,对我市当前能源安全培训工作的现状、安全培训机构之间的差距、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对今后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帮助。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原上站煤管理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圆满完成。2021年4月,按照市能源局安排,原榆林市上站煤管理站劳务派遣人员和资产遗留问题的处置工作由我中心负责办理。为确保处置工作顺利完成,我中心展开调查摸底工作,对原上站煤管理站劳务派遣人员结构、银行账户资金和固定资产情况进行摸底登记,摸清了基本情况。按照市政府《关于原榆林市上站煤管理站劳务派遣人员及资产处置有关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第79次)精神,在广泛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多次认真反复核实,最终核定信息真实有效人数为73人,明确了劳务派遣人员的补偿项目、核算方式和补偿金额。8月底,清退了73名劳务派遣人员。我中心做到了程序合法、补偿合规、数据准确、信息透明,既维护了73名被清退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利益,又保障了社会安定团结。原榆林市上站煤管理站账户有偿服务费滞留资金22394124.26元和上站煤保证金67.8万元转入市财政局账户,固定资产土地5亩转移市能源局固定资产账户。榆林市原上站煤管理站劳务派遣人员清退和遗留资产清理工作圆满完成。二是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一方面安排人员去安全培训机构调研教学情况,初步掌握培训机构基础设施、教学水平、培训内容和实践操作场地。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监考在现场了解能源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事项、培训流程、培训方式等,从中找到不足和差距,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为安全培训工作常态化指导、监督、管理、服务做好了充分准备。通过参与监考在现场了解能源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事项、培训流程、培训方式等,工作人员从中找到不足和差距,不断总结工作,为安全培训工作常态化指导、监督、管理、服务做好了充分准备,全年专业培训机构共培训60期3000多人,其中特种作业培训30期1600多人,管理人员30期1300多人,企业自主培训8万人,完成能源安全培训信息化调研报告2份,相继开展了煤矿调度员的专题培训1期48人,煤矿班组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4期180人,煤矿的双控的专题培训1期50人。通过能源安全学习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素质,技能人才总量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安全培训机构提高了安全培训供给能力,完善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煤矿从业人员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掌握本岗位的隐患排查技术。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主动按规范操作、标准化操作,,杜绝了无知、侥幸心理、甚至蛮干作业的思想状态出现,避免了各种违章作业造成事故。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安全培训职能尚未落实。我中心职责职能衔接不到位,对能源企业安全培训从业人员的审核考核和跟踪监督等方面工作,参与的还不够深入、不很具体。没有能源企业从业人员相关资料信息,对能源企业全员参加安全培训的情况,持证上岗情况,特别是安全从业人员参加初训和复训情况无法掌握,落实督促能源企业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有一些困难。没有考试人员信息、工种、成绩等相关资料,安全培训期数和人数结果无法进行统计,安全培训内容和学时的落实情况无法掌握,对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学过程、教学纪律、教学质量无法进行跟踪监督。二是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我中心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结构与单位需求差距较大,对一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岗位,特别是专业的财务人员、文秘岗位和电脑系统操作的人才,现有人员无法适应当前新岗位的需要。三是办公场所急待解决。我中心暂时居住原上站煤管理站的办公场所,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四:整改措施一是在市能源局的协调下,积极落实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的要求,严格按照单位职能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加强安全培训考核审核,加大安全培训的跟踪监督,加快全市能源安全培训专家库的建设。二是采取公开选调、事业招聘、政府雇佣或者人才引进的方式,广招贤士英才,扩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在市能源局的支持下,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全面参与制定能源领域从业人员、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规划;参与能源领域从业人员培训的考核审核并实行跟踪管理;参与对培训机构进行督查和考核考评。二是建设能源安全培训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平台。通过安全培训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实时掌握各企业安全从业人员变动情况,以提高安全培训管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办公效率,为各级领导安全培训决策提供有力地支持。三是建立能源安全培训门户网站。通过网站平台来宣传安全培训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发布能源安全培训信息;建立能源安全专家教授、管理人才和安全生产人才信息库;通过网络平台信息,为能源企业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资源。四是制定能源安全培训机构考核考评机制。五是制定能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方案和计划。按照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能源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法治的宣传教育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