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转化科研成果,带动企业发展经济,实施全县统筹科技资源发展规划,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组织科技成果推介,开展全方位的技术转移服务,面向企业提供科技管理咨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助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等。 | |
住所 | 山阳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楼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马璐 | |
开办资金 | 8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万元 | 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具体工作业务情况(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保障。为做好我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我局组建专班,明确专人,认真研读省市文件,开展专题调研,力争使《秦创原(山阳)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切合山阳实际。现已成立了山阳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出台《秦创原(商洛)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一是推动校企合作。山阳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大、建筑科技大学开展钒高端材料及新能源特色产业创新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二是构建创新平台。创建省级科技示范镇1个、省级星创天地1个、认定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1个,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瞪羚企业1家。三是探索飞地发展模式。引导和支持雷博光电、瑞裕、品佳科创等龙头企业持续深化“异地研发、山阳转化”发展模式,探索“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新发展模式。(三)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使用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确保科技成果信息收集渠道畅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成效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1家,新增高企1家,陕西天草公司申报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科技研发需求,通过秦创原平台,已组织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西安交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商洛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人才队伍,构筑创新创业高地。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管理。一是发挥科技人才引领作用。争取“三区人才”1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4名,派驻到受援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工作;选派第七批科技特派员43名,派驻到43家企业、基地、合作社,145个重点乡村,开展产业帮扶、创新创业活动。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发挥技术经理人与高校、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组织10余家企业参加市科技局举办的科技经纪人培训。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工作机制,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山阳瑞裕电子科技已申报“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在半导体封装技术电源模块芯片花、功率部件数字化等方面合作,解决商洛地区电子产业职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广应用不足问题。三、存在问题(一)创新能力不足。山阳整体科技能力薄弱,企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产学研联合机制不够紧密。(二)科技人才匮乏。我县科技人才资源总量偏少,尤其是各领域专业学术和工程技术带头人、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头人、各类科技复合型人才、知识密集型的管理人才等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缺乏,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求,高新技术研发团队较少。(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不少重点企业对前沿的科技成果信息不够敏感,结合自身实际挖掘技术需求,寻找优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薄弱,缺乏懂金融、懂技术、懂经营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议加大对地方技术经理人的培育力度。四、改进措施(一)加快融入秦创原建设。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促进传统产业更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品链、产业链。持续开展高校进企业活动,邀请西安交大、商洛学院等高校来山调研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企业与高校、专家人才等精准对接。引进秦创原创新成果,与我县市场需求无缝链接,提升我县的产业品质和效益。(二)建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引导科技型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以平台促创新、以平台引人才、以平台带产业,促进创新要素有效聚集,增强县域创新能力。以项目为支撑,鼓励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在秦创原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引进优势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大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协调税务等部门,落实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奖补等普惠政策,引导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推动创新主体增量提质。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组建科技人才团队。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引领作用,推动建成一批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培育一批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积极对接各类科技产业技术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等来山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素养、投行思维、服务意识的高水平技术经理人,打通创新链“堵点”,解决产业链“痛点”,通过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驱动引领山阳高质量发展。(二)科技助力创新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坚持“借脑引智”,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工作,加强对省派“三区”人才和县级选派科技特科技特派员日常管理,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对接各类科技产业技术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等来山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为我县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提供科技人才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