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渭南市临渭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31 08:31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医疗救助政策的落实;协议医疗机构业务指导、政策培训等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前进路北段193号
法定代表人 闵亚庆
开办资金 109.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6万元 94.8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一)聚焦主业,全力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待遇。2021年,全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56.37万人,参保率达到了95%以上,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和脱贫人口100%参保的全覆盖目标。全年共筹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4.68亿元,区域内基本医保报销57.06万人次,支出3.19亿元,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实施医疗救助31026人次,救助资金1261.81万元;拨付疫苗接种费用1016.83万元;脱贫人口享受各项医保待遇8.37万人次,各项资金支出4949.59万元,三重保障后住院报销比基本稳定在80%以上。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各项医保待遇落实到位,基本满足了全区广大参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保障需要,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加快构建疫情防控屏障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二)强化监管,倾力维护基金安全。2021年,我们对内强化管理,开展“订单式”培训,不断加强干部职工医保政策掌握和业务经办水平。健全完善了内部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逐级审签手续,对医保基金的审和支等业务工作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强化相互制约监督。全年开展内部培训7次,退回不予报销单据47份,累计追回违规报销资金88.33万元。对外强化监管,结合基金运行分析结果、日常业务审核发现及审计反馈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存在问题较多、指标运行异常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实地检查指导,警示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协议规定办事,坚决杜绝违规违约、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基金安全的行为发生。全年深入医疗机构检查培训20余次,通报存在共性问题13条,约谈医疗机构8家,拒付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报销资金149.47万元。同时连续印发了多项制度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措施,在规范管理上取得一定成效,确保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安全规范运行。(三)夯实措施,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民生医保。一是抓好政策宣传。为确保参保群众了解医保政策、知悉办事流程,享受医保待遇,通过线下发放宣传资料、深入镇村(社区)普及和线上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同时联合包联街镇政府、辖区税务所、农村信用社,为参保群众提供上门缴费服务,确保全区2022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应参尽参,医保待遇能正常享受。二是做好医保结算服务。全力推进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在我区全面上线运行,全区49家定点医疗机构、356家村卫生室通过HIS系统直连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全省统一的医保结算服务,为下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做优便民服务。积极落实国家医保局“四最”服务和区医保局十项便民措施要求,推行“电话办”“网上办”“就近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让全区广大参保群众充分感受到了提质增效后的医保速度和医保温度。全年累计接待办事群众2.8万人次,通过电话、微信办理异地备案5674人次,办理参保信息登记变更6096人次,受理手工业务单据2694份,接听咨询电话2.2万多个,办理咨询件、信访件112件,优化细化便民服务措施17项,邮寄慢性病审批表830余份,服务满意度总体较高。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工作力量不足。城乡居民医保经办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保障群体庞大,面对种类繁多的门诊统筹、门诊检查、门诊慢特病、两病用药保障、住院报销、医保扶贫、医疗救助等各项待遇政策,依靠现有的27名干部职工(含领导班子6人),在保障待遇落实、强化基金监管、方便服务群众方面,略显工作力量不足。建议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和医药、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专业人才配备,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二)新医保信息系统问题较多。新医保信息系统上线后,在人员身份标识、异地就医结算、基卫HIS结算、备案信息遗失、医保政策设置、信息统计显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且市级对新医保软件操作使用培训不足,影响了经办工作高效开展。我中心将积极联系市医保经办中心,协调处理新医保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参保群众能及时政策享受医保待遇。(三)经办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区城乡居民医保经办工作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级没有建立办事服务机构,对参保群众就近就便办理医疗保障事务带来了一定影响。我中心配合区医保局按照“便民、为民”的原则,探索建立基层医疗保障服务工作站,加快推进医疗保障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我中心将在市区两级医保局的指导下,全力推动《渭南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医保基金预算总额控制管理工作的通知》落实落细,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按月拨付、按月监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年度付费总额控制指标分配方案,将总额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按月预付政策,进一步减轻定点医院医保资金的垫付压力,提升医院资金周转率。(二)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一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和区医疗保障局做好2022年度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签订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按照职责分工,对各类违规问题依照协议规定严肃处理,对需行政处理的及时上报。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基金运行分析通报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实现从单纯业务经办到严格精细管控的转变,全力确保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健康平稳运行。(三)持续优化和改进医保经办服务。我们将从两个方面优化现行工作运行管理和服务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不断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做实落细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城乡居民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二是加强干部职工新医保系统实操培训学习,积极联系协调新医保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参保群众能及时政策享受医保待遇。三是积极推动街镇医保服务工作站建设,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医保业务“马上办”“门口办”。同时将城区所有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城乡居民医保定点,进一步拓展健全医疗保障服务网络,方便参保居民看病就医,就近享受医疗保障服务。(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精神,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梯次减负功能,不断巩固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