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30 10:28
单位名称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城乡劳动力再就业。承担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服务工作等。
住所 咸阳市玉泉路8号
法定代表人 崔舰
开办资金 1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33万元 40.2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现将我单位2021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是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再就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鼓励引导企业和群众网上经办、“不见面”服务,依托县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积极主动与用工企业联系对接,及时发布用工招聘信息,广泛开展“网上招聘”活动,努力为广大劳动者搭建网上招聘就业服务平台。二是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效。坚持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理清工作流程,优化经办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利用中心停车场,设立等候区、发号区、办理区,做到“三区分设”,用实际行动确保疫情防控与业务经办两手抓、两不误。三是两支队伍管理效果显著。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安置作用,严格公益性岗位管理,扎实做好用工登记、岗位补贴、社保缴纳等工作,目前市本级公益性岗位用工单10家,在岗人员47人。坚持将市级劳动保障协理员作为人社队伍的补充力量,严格考勤考核,按时发放岗位补贴、缴纳社会保险,积极召开述职报告会,评选“优质经办服务之星”,在中心营造“评先进、当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形成“比、赶、超”的工作局面。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是先后为1363名群众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申请业务,为3466名群众办理了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返还业务,为2071名群众办理了退休业务,为3099名群众办理了档案查阅、调档、党员资料调离和借档补费业务,截止目前,获得群众赠予的锦旗10面,用实际行动彰显人社人务实、担当、勤勉、尽责的优良作风,荣获人社部全国优质服务窗口单位荣誉称号。二是通过“苏陕协作”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务转移110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04人,指导开展就业培训22138人次,完成年任务的138.36%,秦都区渭滨街道永昌路社区荣获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称号,以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工作实效赢得群众一致好评。三是先后组织了“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百日千万网络”等招聘活动53场次,提供用工单位439家、用工岗位6.96万个,指导县区“点对点”输送农民工返岗476人。三、存在问题一是市县业务归口不统一,有的是县区人社局负责,有的是县区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不利于工作指导;二是受地域传统观念影响,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意识不高、主动性不强,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四、整改措施一是协调县市就业部门,加强联系和配合,全力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再就业典型,引导提升劳动者提升再就业意识和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按照“建机制、抓队伍、强措施、保实效”工作思路,在理论学习、行风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用实际行动助推我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一)在夯实理论上再深入,凸显“扎实”。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融合,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出台学习方案,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利用每周五固定学习日引导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通过专题党课、研讨交流、主题党日、定期测试、随手分享等多种方式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学懂上下实功,在弄通上出实招,在做实上见实效,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工作实效,用实际行动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二)在行风建设上再发力,突出“质量”。充分发挥行风建设在纠正不正之风、加强业务建设和内部管理中的导向性作用,进一步展现人社部优质服务窗口良好形象,中心将以学习管理、人员管理、经办管理、财务管理及党建等制度为基础,从业务实际需要和管理规律出发,紧扣制度建设“建、说、听、做、评”五个环节,探索建立“评优选优学优奖优”制度,在全中心营造人人“争先进、当先进、学先进”的浓厚氛围,以“局长走流程”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的新思路新要求新标准;以“人社练兵比武”为抓手,教育引导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注册账号,在线进行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通过学政策、学法规、学流程、学标准,有力提升业务能力,促进规范服务;以“打包办”“引导办”“优先办”“代办”“快速办”“一次办”服务办理为平台,拓展行风建设内涵外延,坚持把群众满意度、认可度作为行风建设评价的根本依据,提升中心行风建设质量。(三)在公共服务上再优化,力求“高效”。一是聚焦流程优化提效能。想群众之所想,探索施行退休申请业务、档案托管人员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申请、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返还申请等业务常态化办理,同时,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业务程序,切实提高中心服务效能。二是聚焦重点人群稳就业。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进一步强化就业帮扶,完善就业服务,做好企业用工登记,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增加招聘场次,确保用工岗位质量,完善公益性岗位服务,加大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力度,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强就业援助力度,拓宽就业渠道,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稳住就业基本盘。三是聚焦重点业务强队伍。立足中心现状,以群众所需为导向,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提升培训质量,采用“一带一”“AB岗”等模式培养补充业务骨干,健全建强经办队伍,保障各项业务经办有序推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