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吴起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30 10:25
单位名称 吴起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本辖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宣传退役军人政策,发现推广先进典型;协调落实就业创业、优抚帮扶、权益保障、数据信息采集;组织实施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教育;做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来访接待;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帮扶解困、和思想政治工作。
住所 吴起县刘渠子新城街83号五楼
法定代表人 杏开学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吴起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局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一)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巩固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一是稳步推进常态化服务退役军人“对象清、任务清、责任清、核查清”闭环工作机制的建立,理清全县3000余名服务对象相关信息,实行一人一档,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县镇村服务中心(站)任务的落实标准、完成时限和责任人,确保责任实、推进快、成效好,不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二是提升退役军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夯实工作根基。精心打造标杆典型,巩固提升服务中心(站)“五有”建设成果,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铁边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选为延安市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城市社区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入选“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陕西省共4家,延安市2家),工作做法得到宣传推广。(二)贯彻落实各项政策,高质量推进优抚褒扬工作开展一是实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确保各类优抚资金按时足额发。全年为589名优抚对象发放优待抚恤资金563.47万元,价格临时补贴22.11万元;为125名义务兵发放2021年度义务兵家庭优待金541.06万元;为52名优抚对象发放医后救助12.75万元。二是全年组织新增伤残退役军人等级评定3人,完成71名伤残退役军人的伤残证换发工作;5月份,组织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在临潼核工业417医院进行体检;7月份,组织10名优抚对象到延安“八一”敬老院参加短期休疗。三是组织开展缅怀先烈纪念活动,清明期间,开展“祭英烈、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以“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为主题,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开展祭扫、纪念、爱国主义教育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3700余人参加活动;举办2021年9·30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无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三)做好接收安置工作,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一是完成了2020年度6名转业士官和36名大学生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补发转业士官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6.12万元;为2020年我县接收的24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金144.04万元;组织开展2021年度秋冬季退役士兵返乡报到工作,共接收退役士兵51人。二是推荐39名退役军人到村进行岗位见习,为“兵支书”上岗履职打好基础。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连任8人,新进30人,其中11名当选村支书,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三是9月份,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5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48个,参加退役军人及现役军属共计150人,达成就业意向38人;组织11名2020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开展驾驶技能培训,提高自主就业创业竞争力;完成16名退役军人申报公务员考试加分审核工作。(四)持续深化双拥工作,营造社会崇军良好氛围一是增设户外单立柱双拥宣传牌6个,进一步加强对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春节、八一期间,组织慰问3家驻吴部队和消防大队,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现役军人家属、军休干部和功臣老兵等总计3000余人,发放年画3000余张,发放慰问物资和慰问金共计196.53万元,持续深化双拥工作宣传;6月份,走访慰问20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米面油等慰问品;7月份,为3名困难烈士子女和2名烈士父母发放市级慰问金每人2000元;国庆期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县人武部组织慰问2名一线官兵家属;10月份,慰问南泥湾集训民兵。三是发挥三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作用,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和退役军人子女爱心助学,目前共发放各级关爱基金19.4万元,帮扶困难退役军人42人,退役军人子女爱心助学22人;四是开展退役军人欢迎仪式、参军入伍欢送仪式,发放拉杆箱41个;为4名现役军人家属庆送立功喜报,每人发放1000元慰问金,大力营造鼓励支持入伍参军的良好氛围。五是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八一”期间,开展覆盖全县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驻吴部队官兵、其他优抚对象和军休干部的“四个全覆盖”走访慰问活动,设计制作并发放纪念保温杯3000余个,通过慰问活动进一步核实完善信息采集登记,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建军94周年“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双拥文艺晚会》,现场表彰12名最美现役军人家属、13名最美退役军人和17名“优秀民兵”,激励驻吴部队官兵和吴起人民军地携手、同心合力,助力强军梦,共筑中国梦。(五)主动站位担当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创文工作一是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20户包联户,发放慰问物资金额共计4600元;二是按照县委乡村振兴工作及巩固脱贫成果工作要求,我局及服务中心包联长城镇小河畔村,派出2名工作人员作为小河畔村驻村队员;领导干部包联4户、普通干部包联3户,落实46户脱贫巩固户包联责任,开展“六查”、“六问”,每月遍访一次;10月份,组织召开选派第一书记座谈会和包联帮扶工作推进会,按照“两会一遍访”工作要求,遍访小河畔村村民,收集意见建议并当场给出解决方案;投入资金8万元,协调资金15万元,用于推动村集体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二、存在问题。(一)各镇(街)服务站工作人员职责不专。镇(街)工作人员大多还承担民政等多项职能,均为兼职,导致很多工作对接困难,无法快速高效完成任务。(二)基层服务站建设不够规范。部分镇(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还比较薄弱,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场地条件环境差,悬挂内容不够规范,功能区域不够健全,政治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三)服务管理经费不足。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用于服务管理机构的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不足。整改措施。1、健全服务管理网络。继续加强本辖区各退役军人服务站管理指导,理清工作职责,突出“军”的特色,将我中心建设成为退役军人的“娘家”。按照全省高质量创建规范型、示范型、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工作要求,巩固服务中心(站)“五有”建设成果,加强对退役军人服务站业务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提升退役军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实现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从“无”到“有”、迈向从“有”到“优”。2、精准掌握基础信息。完善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动态更新相关信息,精准掌握每个退役军人、家庭情况和利益诉求,适应科学决策和精准服务需要,积极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比对、分析,全面摸清本地退役军人工作底数,提高工作科学性、精准性。3、结合开展走访慰问、帮扶解困、送立功喜报、召开座谈会等活动,精心组织悬挂光荣牌工作,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做好年度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和培训工作,科学编制安置计划,圆满完成年度安置任务。不断提高安置质量,建立退役军人持续跟踪服务机制,促进就业供需信息有效对接,利用线上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定期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2、大力支持自主创业。。组织好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和自主创业的能力。落实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创业平台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机会,广泛征集适合退役军人的创业项目和方案,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扶持退役军人创业。3、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做好转业军官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训,不断提高针对性、实用性。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教育资助政策,积极做好退役军人高职扩招工作。同时举办“村两委”后备力量培训,筛选优秀退役军人参与到“村两委”工作当中。4、做好优待抚恤工作,本年度全力做好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为全县每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办理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等人员身份精准核查认定工作,不断健全社会优待体系。5、关爱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精准识别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台账,叠加各种普惠与优待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对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关爱基金帮助,确保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生活水平稳步提升。6、全力推进政策落实。认真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社保接续等工作,解决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复员干部、军队转业干部和符合安置条件退役士兵有关政策,保障伤病残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待遇落实到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