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山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30 09:23
单位名称 山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主要负责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应用及中小企业服务相关工作。
住所 文化会议中心C座三楼
法定代表人 查涛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2.1万元 87.03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众志成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内部防控,广泛宣传防疫知识,采购喷壶、84、过氧乙酸等消杀用品免费供孵化基地复工企业开展内部消杀,组织电商企业做好防控,全县电商行业未发生疫情。(二)打造品牌,持续壮大网货规模。依托中药材、核桃、板栗、食用菌、茶叶等优势产业,实施了县域公共品牌建设工程,首批授权使用企业10家,开发网货产品158个,其中优势网货40多种,山阳优质特产有了自己的标签和身份。(三)扩大销售,力促农特产品上行。组织网库、社员网等电商企业利用平台优势,对接国内一级批发市场,开展大宗农产品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促进了农户增收。组织各重点电商企业与淘宝、京东、苏宁、邮乐网等各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开设网店、特产馆,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四)统筹推进,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快速推进“三专”建设,精准开展产销对接,打通供应链、延长产业链,凝聚消费力量,提高特产销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组织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场、进超市,在超市设专柜、市场设摊位“四进两设”活动,拓展消费渠道,增加农产品线下销量。(五)完善网络,推进电商扶贫站点建设。对人口集中的基层便民超市等传统商业网点实施信息化改造,开展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植入快递物流收寄、网上代购代销、话费电费充值、养老保险金代缴、助农取款、信息服务等电商服务功能,拓展经营服务内容,提升了电商服务站点服务能力。对人员迁移、业务量少的站点进行摸排,撤并站点43个,目前正常运营站点85个。(六)强化培训,助力贫困人员电商创业。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巾帼脱贫行动”,支持和指导返乡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电商创业就业,灵活就业创业,激发“双创”活力,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和脱贫群众投身电商创业就业的热情。(七)健全业态,狠抓服务体系建设。县电商服务中心牵头,发挥电商协会、网货供应商联盟、中国网库、社员网、好牛集团、赢正贸易等单位、企业的技术、渠道资源优势,指导各类合作社、传统企业开展线上转型,建立了电商扶贫服务体系。依托邮政完善的镇村网络优势,实施了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服务辐射覆盖100%行政村。。(八)党旗引领,非公党建有声有色。巩固完善五星级党组织创建成果,按照建强新组织、发展新业态、打造新引擎的总体思路,持久推进“红网三亮”行动,实施“蓝海红帆”工程,引导电商中心党员为企业提供沟通协调、政策咨询等“保姆式”服务。经济和社会效益疫情防控期间,电商中心积极组织社会各方力量捐款捐物50多万元,支援了全县抗疫和防汛救灾工作正常开展。抓住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积极整合团电商孵化培训资源,动员近200名返乡青年开展线上免费培训,孵化传统商贸企业转型。打造品牌,壮大了网货规模。依托中药材、核桃、板栗、食用菌、茶叶等优势产业,实施了县域公共品牌建设工程,首批授权使用企业10家,开发网货产品158个,其中优势网货40多种,山阳优质特产有了自己的标签和身份。同时,发挥电商信息精准的优势,及时将产品线上销售情况反馈企业,引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网货品类,以销售大数据引导企业生产,增强生产针对性,减少产品积压,促进了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倒逼了扶贫产业壮大,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坚定的产业基础。扩大销售,力促农特产品上行。组织各重点电商企业与淘宝、京东、苏宁、邮乐网等各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开设网店、特产馆,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应对疫情冲击,抢抓短视频和直播电商风口,“金县长爱山阳”成为全国知名网红,带动了全县一批本地网红快速进步,先后开展直播带货300余场次,累计销售农产品1500余万元。2021年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9.8亿元,网络销售额预计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2%。(四)消费帮扶。精准开展产销对接,打通供应链、延长产业链,凝聚消费力量,提高特产销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组织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场、进超市,在超市设专柜、市场设摊位“四进两设”活动,拓展消费渠道,增加农产品线下销量。目前,山阳天麻、九眼莲、核桃3种产品获国家地标产品认定,22家企业、3家合作社、53个产品入选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产品认定目录,9家企业入驻832平台,上架商品46个。全年扶贫产品销售22458万元,全县财政预算份额采购386万元。(五)完善网络,推进电商扶贫站点建设。对人口集中的基层便民超市等传统商业网点实施信息化改造,开展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植入快递物流收寄、网上代购代销、话费电费充值、养老保险金代缴、助农取款、信息服务等电商服务功能,拓展经营服务内容,提升了电商服务站点服务能力。对人员迁移、业务量少的站点进行摸排,撤并站点43个,目前正常运营站点85个。(六)强化人才培训,助力贫困人员电商创业。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巾帼脱贫行动”,支持和指导返乡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电商创业就业,灵活就业创业,激发“双创”活力,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和脱贫群众投身电商创业就业的热情。联合抖音商学院举办了两期线下网红培训班,培训学员150人。通过直播实战方式,培训第一书记60人。(七)健全业态,狠抓服务体系建设。县电商服务中心牵头,发挥电商协会、网货供应商联盟、中国网库、社员网、好牛集团、赢正贸易等单位、企业的技术、渠道资源优势,指导各类合作社、传统企业开展线上转型,建立了电商扶贫服务体系。依托邮政完善的镇村网络优势,实施了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县级物流中心1个、镇二级物流分仓21个,添置邮车37辆,开辟邮路4条810公里,全县快递物流直达120个村,服务辐射覆盖100%行政村。。(八)党旗引领,非公党建有声有色。巩固完善五星级党组织创建成果,按照建强新组织、发展新业态、打造新引擎的总体思路,持久推进“红网三亮”行动,实施“蓝海红帆”工程,引导电商中心党员为企业提供沟通协调、政策咨询等“保姆式”服务,电商服务平台党员为小微企业提供“孵化式”服务,行业协会党员开展带头经营、带领群众致富“带富式”服务,电商工作站党员为群众提供“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代办式”服务。通过推行“四式”服务,形成了“党员带会员、群众跟会员、齐心促电商”的生动局面,将党旗插在电商企业高地,引领电商经济快速发展。电商协会党总支被省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一年来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组织领导合力需加强。县委、县政府对电商工作高度重视,但全县县级层面与镇村层面、主管部门与参与单位工作开展不平衡,电子商务工作存在“上热下凉”的情况,急需加大工作力度,形成整体合力。二是网货品牌影响力不够。龙头企业更换包装、执行标准切入较慢,宣传推介投入资金不足,品牌影响力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三是传统企业电商转型慢。部分传统企业、农村经营主体及贫困户对电商产业发展的认识还不足,习惯于传统的展示销售模式,对电子商务、新零售等互联网营销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参与程度有待加强。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三个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多与其他部门协调对接,主要加强和各镇办的沟通对接工作,解决电商工作“上热下凉”问题,整合多部门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加强网货品牌宣传,多搞一些线下促销、线上直播活动。组织电商龙头企业对经济发展较好的兄弟县区学习交流、转变思想达到及时更换包装,从而解决商品销售问题。加快执行标准建设,争取多方宣传推介资金投入,计划2022年在线下、线上搞几场次“原味山阳”品牌宣传活动,特别是在电视、网络、直播等平台多方面推广。三是加强传统企业转型电商企业,让电商龙头企业带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让他们看到电商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增强传统企业及贫困群众对电商产业发展的认识,让他们积极参与电商行业,转变销售模式,带动山阳电商发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将把电子商务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巩固示范县工作成果,实施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提升项目,进一步推动县域电商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城乡居民创业就业、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重点推进农产品上行,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继续完善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大力拓展网销渠道。发挥社员网、中国网库等大宗农产品电商平台,利用京东、淘宝、苏宁、拼多多等零售电商平台,不断扩大县域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扩大电商带贫益贫效果。(二)扩大公共品牌推介,提升网货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源味山阳”县域公共品牌标准体系、生产加工体系、质量监督和追溯体系推广,扩大品牌宣传,不断提升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消费者信任度、溢价能力,带动产业发展和效益提升。(三)加强电商人才培养,蓄积电商人才力量。坚持不懈开展电商培训,以电商企业负责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为重点,紧抓当下电商新趋势、新模式,以短视频制作、帐号运营、直播带货为重点,着力实施技能提升培训,着力培训一批懂信息技术、会电商运营、能带动脱贫的高端复合人才。(四)加强网络站点建设,提升电商服务能力。依托中国邮政网络优势,整合县域物流资源,推进民营快递物流体系整合,畅通上行下行双向物流渠道,进一步完善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下大力气解决物流配送成本高的问题。加强对服务站点负责人的业务培训和运营管理,切实发挥服务站点代买代卖、快递收发、信息服务、基础金融等服务贫困人口功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电商中心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商洛市上午局评为电商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