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黄龙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发布时间: 2022-03-30 09:22
单位名称 黄龙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房屋质量安全提供鉴定保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构件质量监督、房屋安全鉴定。
住所 黄龙县环城路135号
法定代表人 史云龙
开办资金 2.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49万元 18.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住建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监管工程基本情况。2021年,我站共监督工程31项,其中房屋工程16项,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其他工程15项。今年新开工程25项,其中房屋工程10项,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其他工程15项。竣工验收项目7项,竣工工程面积4.5万平米,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竣工备案率达到100%。(二)紧抓工程质量监管,提升工程建设品质。我站对监督的工程项目,严格履行质量监管职责,按照《监督工作导则》的程序和《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总要求,结合我县建设工程施工实际,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监督其是否落实工程质量五方责任制度,是否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等有关规定,切实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将监督职责履行到位。1、严控结构关键资料,充分发挥质量监督职能。我站对监管的工程按要求实施“四把关”,即地基验收关、基础验收关、主体结构验收关、竣工验收关,强化参加各方责任意识,切实监督验收人员到位、验收程序有效。同时,规范见证取样送检行为,紧抓现场取样,监理旁站等质量行为,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牢牢抓住原材料检测报告、人工地基检测报告、混凝土试块报告、主体结构回弹报告和各方质量认可报告五大类报告,严控结构关键资料,确保工程结构质量有据可查、有证可依。2、开展质量专项检查,严控质量大关。今年来,我站结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的方式,对我县所有在建建设项目、2家施工企业、2家商砼搅拌站、1家检测机构进行了4次质量专项检查,发现质量隐患20余处,下发质量隐患通知单1份,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形成防控要点予以宣贯。通过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意识,规范了企业的质量行为,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从源头上确保了建设工程质量。3、结合工程质量投诉热点,加大对质量通病治理力度。我站以往年收到的工程质量投诉热点问题为抓手,对外墙、屋面及卫生间的渗漏等涉及使用功能部位的做法及工艺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整治影响使用功能的渗、漏、裂等质量通病。我们对进入装饰装修分部施工的工程项目,逐一发放《装饰装修质量通病防治要点》,提醒施工单位装饰装修阶段施工注意事项,并落实专人对容易出现质量隐患的部位进行跟做监督,提前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今年来,共召开分部分项验收会议50余次,形成会议记录50余份。一年来,我县建设工程质量总体情况良好,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三)把控安全生产红线,创造文明施工环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是我站一年来工作之重,我们深知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站始终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坚守安全生产红线。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春季开复工前,我站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第一线召开安全生产专项会议,发放相关材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安全生产规范化要求,于全县工程开工前期对工程安全生产打了强力预防针。“安全生产月”期间,我站组织全县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召开了《黄龙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会上对参建各方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增强了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讲授了安全知识技能,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推进打下了坚实地基础。安全宣传日当天,我站在县人民广场设立安全生产宣传咨询点,摆放安全宣传牌4个、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200余份,并现场接受群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咨询,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群众基础。一年来,经过我站一线宣传和培训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约40余人,建筑工人受教育人数达180余人。实现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覆盖,为营造工程建设安全氛围打下了思想基础。2、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检查,抽查力度。今年来,我站开展了开复工安全生产检查、节假日专项安全生产检查、防汛专项检查等行动,制定了两周不定期抽查一次及每周至少巡查一次的检查制度,检查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同时,进一步落实监督人员的监管责任,加大巡查力度,巡查频次,监督巡查企业和项目部安全生产行为及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情况,并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该停工的坚决停工,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记录其不良行为,同时曝光处理结果。对现场查出的安全隐患,现场纠正整改,现场整改不完的,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给出专业整改意见要求其限期整改。2021年来共下达责令暂时停工通知单1份,安全隐患通知书5份,形成安全检查巡查记录80余份,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在随后复查中全部整改到位。3、强化组织领导,夯实五方安全生产责任。严格监督参建“五方”责任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自身安全责任,特别是强化了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监督各施工企业深化落实了“一岗双责”要求,持续完善了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考核标准,健全落实施工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四)狠抓工地扬尘治理,有效控制扬尘污染。为了相响应我县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打响防治扬尘污染的攻坚战,我站今年积极行动,全力推进,认真落实施工现场“六个百分百”、《陕西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16条》及《延安市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实施细则》,通过建立相关机制、深入施工一线开展专项会议、集中检查、监督整改等方式保障扬尘治理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一年来,我站开展扬尘治理专项检查6次,各建设工地落实建筑工地雾炮机5个、地埋式洗车台4处、出入口洗车设施3处、裸露黄土及建筑材料覆盖面积约6万余平方米。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确保了我县扬尘治理总体工作的持开展。(五)落实工人实名管理,保障工资支付到位。为规范我县建设工程工人实名制管理,切实保障建筑工人和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我站派专人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工作,从软硬件建立到数据上传全程跟踪,全年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3次,监督落实建筑工地工人实名制系统建立5个,录入系统人数300余人,显著位置张贴农民工工资维权牌8个,做到了城区建设工程实名制系统全覆盖。我们还将各建设工程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和各项验收之中,实行农民工工资发放一票否决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是建筑工程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关系到施工建筑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所使用人群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我站作为我县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效的控制了我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稳步提升,有效的控制了我县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合格率,有效确保我县建设工程质量达标,使群众住上合格房,放心房。总体来说,有效的推动了我县建筑行业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有效推动了我县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三、存在主要问题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地巩固和深化。以下是存在的问题:1、少数建设单位缺乏工程建设法规意识,扰乱市场秩序,在不办施工许可证和质量监督手续的情况下,纵容施工企业盲目施工,影响工程质量及监管。2、监理单位存在管理不严,制度不全,素质偏低,现场监理人员不到位,不按规定进行监理等问题。部分监理单位承接监理任务后,监理人员不足,不按规定实行旁站监理,总监极少到施工现场,现场监理人员业务能力低,不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3、我站人员紧缺,且专业知识不强,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学习,开展相关技术工作有难度。四、改进措施。1、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完善包含法律法规和实施过程。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为了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和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意识,以法律限制其违法行为,强化其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完善建筑工程施工体系,既明确负责人,划分责任,使责任落实到人,杜绝互相推诿时间发生。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管理人员是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基础保障,想要提升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就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3、严格遵循规定程序办事,从整体上控制施工质量安全。从前期的手续到施工过程中材料到最后的施工竣工手续等一系列过程,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坚决杜绝小问题引发的“大瘫痪”,从基本抓起,落实到结尾。五、下一步工作打算。我站明年的主要工作依然是将我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按各项要求进行贯彻落实,在继续抓好全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将继续认真落实好中省市安全生产行动、安全标准化考评、文明施工、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扬尘治理各项要求,加大监管力度,强化自身业务水平,为我县建设工程秩序规范化、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进一步提升,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稳定发展不断努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