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五里镇中心小学

宜君县五里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30 09:14
单位名称 宜君县五里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小学学历教育,教育督导,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宜君县五里镇北街51号
法定代表人 李晓萍
开办资金 8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2.65万元 728.43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五里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激发师生工作热情和学习潜能,有目标有规划地开展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全面实施高质量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学校环境优美,师生风貌优良,队伍素质过硬,教学成绩突出。现将我校常规工作汇报如下:一、办学理念引领发展,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建立了一个团结奋进、廉洁奉公、求实务真、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教师的加入让教师队伍更加壮大,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科学规划,努力改善整体布局。布局入手,不断完善部室建设。合理布局,改善教育办学条件。三、学校管理不断深化,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从管理入手,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从内涵发展入手,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从发展入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规范入手,加强办学行为。四、课程设置科学规范,教学管理精抓细管(一)以课程设置入手,助力教学课程改革。(二)以教学管理为抓手,推动教学持续发展。(三)以教育科研为推力,提升教学内涵发展。五、多元育人德艺双馨,资源整合丰富内涵(一)以立德树人为抓手,构建全程育人体系。(二)助推体艺卫教育,促进全面健康发展。(三)以安全工作为生命线,确保师生健康成长。(四)以全方位评价为标准,提升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五)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努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育人如水一树繁华练习书法讲究“形”“神”一体,过于描摹形状,则缺乏神韵,学校管理亦是如此,文化内涵才是学校的“神”,也才是学无止境的真谛。“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目前我们正朝着这样一条形神兼备的道路进发。七、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及有效方式,拓展教师视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完善学校各种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保障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2、进一步明确层级管理的目标、职责,使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在过程中一步一步落实到位。发扬管理中的民主,及时调整阶段目标和策略,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内涵话发展。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1)加强政治学习、理论学习和提高教师自身修养。(2)认真学习艺术大纲的新标准,以及教材跟以往不同的特点和突破,从而树立教师坚定的理论基础。(3)继续做好六认真工作,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充分利用学校新添的多媒体设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加强艺术体验。(4)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尝试集体备课。2、加强教研组老师自身素质建设组员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多探讨、切磋,教研组各成员继续开展深层次进修(本科进修及专业进修),提倡在“走出去、请进来”的校际交流中不断提升我组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建议学校为教师多提供一些专业方面地书籍、器材、艺术素材等,让老师们渴望学习提高的心愿得以满足,也便于教师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工作。3、继续开展教育实验、教育科研研究工作一是开展读书工程教师读书不少于1本,并根据实际需要做些读书笔记。二是写好随笔:教研组老师坚持写生活随笔或教育教学随笔,每月不少于1篇。三是做好学生作品的整理及归档工作,并择优向新教育实验网上传。使之成为同年级师生乃至家校、校际间交流的平台。四是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做好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撰写相关论文、书面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渗透朱棣文精神加强艺术体验,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抓好第二课堂,力争出成绩,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积极发挥艺术教研组教师的优势和特长,努力为活跃学校文化生活,美化学校育人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并做好学校专业队(舞蹈、电子琴、合唱、绘画等)及特长学生的辅导工作,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力争取得好成绩,为学校光添彩。总之,我校在2021年里取得了不少成绩,离我们设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团康观、发展观、质量观、教育观,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一片蓝天,充满阳光,走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我们的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学堂;将我们的校园变成现实的、焕发生命活力的乐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