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阳市> 旬阳市小河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旬阳市小河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2-03-30 08:46
单位名称 旬阳市小河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福利救助、农村合疗等具体服务工作;承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具体服务工作;承担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工作;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担社区建设、拥军优属、民族宗教、老龄事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民政事务工作。
住所 旬阳市小河镇小河社区
法定代表人 邓发菊
开办资金 3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阳市小河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万元 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单位名称、住所、举办单位、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旬阳市小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城乡居民养老和医保工作充分利用会议、标语、板报、明白卡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尤其是今年实行E终端机和手机上陕西养老保险APP网上交费及今年保费增加档次第1年的交费政策,我镇通过社保公众号、QQ、微信群及纸质宣传单向村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养老保险网上交费政策家喻户晓。站内从信息收集、上报、档案健全、进度统计等方面按工作量大小,结合个人特长,明确专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量大面广、事务琐碎的特点,市镇为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在村级创建“五不出村”办事流程,即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申请、生存认证、权益查询不出村。己创建了30个示范村,覆盖到全镇所有的村。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订了相关业务办事流程,既确保工作规范,又方便群众办理。按照阶段工作要求,明确镇、村、组各级工作任务,并随时进行检查抽查,表扬先进,通报后进,确保全镇各村工作均衡开展。针对合疗缴费政策标准上调及我县实行大病保险政策,尤其是我县对贫户人员实行“5321”政策。适时组织召开镇村干部动员培训会,对收费标准和报销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并印制7000余份合疗政策明白卡,发放到每一个农户手中,确保最新合疗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确保全镇群众应保尽保,明确了镇、村、组三级责任人,随时掌握征收进度,对开展效果不好的村加大督促力度,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征收任务,2021年新农合基金征收达2317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比例都达100%。每天对参合人员信息与税务部门进行了核对整理,每天向村级通报参合进度,比对己交费人员信息和未交费人员信息,确保参合人员信息准确。为确保广大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报,在所有村卫生室设立了村级门诊统筹报销点,方便广大群众报销使用。同时积极履行镇合疗办监管职责,市镇村三级负责积极组织进行外伤核查和市外就医调查,对大病住院既让群众应报尽报,又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套取合疗补助资金行为发生。(二)就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全镇2021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8790人,其中有组织输出5325人,创劳务收入8220多万元。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年初疫情一结束对30个村的就业信息员进行调整和培训,广泛利用会议、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劳动就业政策和务工维权知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务工或返乡创业。不定期的在各村信息发布栏张贴各类用工和培训信息,力争使每一个有外出务工意愿的群众不错过任何就业机会。全年共举办各种劳务宣传培训会议10场次,刷写宣传标语90条,办黑板报6期,发布各类招工简章2200余份,发放外出务工维权知识读本800余册,深入村组农户宣传走访300余人次。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了家门,投身于劳务大军之中。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在广泛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及脱贫工作要求,摸清了群众最盼望学习掌握的劳动技能,并及时向市主管部门汇报,由市人社局培训中心牵头、小河镇社保站、市公共职业学校对我镇15个贫困村所有户进行拐枣和油用牡丹产业技能培训,使每户贫困户都能掌握一门技术。二是突出能人带动和村级劳务公司作用。在全镇外出农民工中积极挖掘典型信息,定期与他们沟通协调,在分享务工能人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鼓励其带动更多的群众外出务工,通过能人带动效应,有效的巩固了西安、宝鸡、山西、江苏等劳务基地,拓展了沿海甚至国外劳务基地,发挥村级劳务公司主体作用,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务工条件,避免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降低了回流率。三是以创业促就业。以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指导思想,我镇积极响应,以陕南移民政策为契机,创建小河社区、康家坪社区两个新型创业基地,市级认定就业扶贫基地6个,新增就业500余人;新增各类装修家具类个体户50多家,新增就业200多人,发放了小额创业促就业贴息贷款35户,601万,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对全镇有志创业的热血青年和返乡农民工,充分利用微利贴息和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给他们在自主创业上以大力支持,使其在创业路上大步向前,无后顾之忧,通过成功创业,带动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创收。四是苏陕合作成效显著;年初组织300多人有外出就业意愿的人员由村干部带队到县广场参加苏陕合作招聘会,通过招聘,实现有组织外出务工100多人;通过内引外联,引进江苏苏锦阳毛绒玩具厂落户小河老街,新增社区工厂5家,能带动180人家门口务工,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务工的新模式。五是加强公益岗位管理。为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重点对“无法出门,无业可就”的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人群优先选聘上岗,特岗、护林员、护河员共先选聘上岗300余人,严格选聘程序,注重选聘过程,严把用人质量。加强平时管理,严格考勤制度,镇社保站评测排专人每月定时不定时电话和面访抽查,确保公益岗人员发挥应用的作用。六是关爱留守人群。通过入村入户调研、摸排情况,以小河镇金坡村为试点成立了旬阳县首个村级“三留守”人员服务站,保障了留守人员的日常生活,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通过这些有力措施,极大的促进了全镇劳务工作的开展,使外出务工真正做到“走出去,稳的住,能致富”的目的。农民进城全面稳妥推进一是注重后续服务。针对农民进城入住后的社会公共服务问题,整合相关政策,及时跟进走访,通过为搬迁居民开展就业宣传、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确保搬迁户搬得来、稳的住、能致富。三是规范档案资料。严格按照农民进城工作要求,及时建立健全各项档案资料,确保此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02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1985人,其中贫困人员3390人,缴费2550135元,残疾人235人,参保率达99%,2020年全镇3982名60岁以上老人按月、足额不间断享受养老待遇,待遇发放率100%,年累计发放585万元。2、2021年新农合任务数是23625人,完成人数23172人,完成比例为98%。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比例都达100%。三、存在问题及原因综合分析一年来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令人可喜的,但同时还应看到,我们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部分惠民政策理解不到位,加之宣传不够,导致社会救助工作难度较大。四、来年工作打算及措施展望2022年,在困难与机遇面前,我站将继续做好各项事关民生的保障工作。夯实责任,确保按时足额完成三项保险基金的征缴工作,做好票据整理及数据录入、上报。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卡和合作医疗卡的发放、信息比对核实工作,推动各项保险的网络化建设。做好农民进城工作的同时,紧抓陕南移民工程、城镇化建设这一契机,以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指导思想,抓好6个就业扶贫基地和5个创业基地的后续建设工作,组织创业、技能培训工作,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系统化服务化工作。成立“三留守服务工作站”,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完成站内各项工作的同时,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配合搞好各项中心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