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公共管理和服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和危险源监控;查处安全违法行为;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博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万元 | 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10月,杨陵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组建后,及时进行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一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制定出台《杨陵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进一步夯实镇办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二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会议精神落实,在中省、示范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后,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7次安排部署全区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有力落实。三是强化责任落实,紧抓重要节点、重要时段,制定下发安全生产专项部署文件76份,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7次,统筹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四是扎实开展重要节点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区累计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8次,排查检查企业(单位)15850家(次),整改安全生产隐患6403处,确保了重要节点、重点时段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五是深入开展“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共排查治理“飞线充电”安全隐患952处,现场拆除2724条飞线,清理楼道内电瓶车、摩托车2208辆。同时督促相关部门、镇办为居民小区增加充电设施设备86处,充电接口238个,解决了一批群众电动车充电难问题,有效遏制了“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六是细致开展有限空间和粉尘涉爆专项整治。全区共摸排有限空间企业352家,涉及有限空间数量3408个,建立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安全台账,实现了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全覆盖。对全区46家粉尘涉爆企业进行全面辨识粉尘爆炸风险,建立双重预防长效机制。邀请专家对工贸行业涉有限空间、粉尘涉爆重点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排查整治隐患603处,下发整改通知书54份,行政处罚6家,处罚金额3.7万元。七是认真开展涉众公共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检查企业(单位)612个,发现安全隐患542项,整改隐患487项,重大火灾隐患提请区委区政府挂牌督办1个(杨陵高新医院)。八是全面开展冬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全覆盖排查整治冬季取暖、用气、用电安全隐患,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交通企业安全管理、老旧小区用电用气安全情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次,从12月起至明年2月底,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冬季道路交通、今冬明春暨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从12月份至明年年底开展为期一年的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同时,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防疫安全。(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按照省、示范区及区委区政府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安排,今年共组织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攻坚行动整治内容,细化阶段工作安排、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由全区12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牵头,扎实推进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化、工商贸、消防等15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执法监管。今年来,共执法检查企业(单位)5514家(次),罚款48.919万元,停产停业整顿34家,吊销证照1个,约谈企业 23家,有力推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在综合执法大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全区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6人。截止2021年12月份,全区连续42个月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被示范区安委办表彰为2021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年度,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业“三管三必须”落实需进一步加强。对行业主管部门、镇办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各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还存在盲区,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不够硬,打击非法震慑力度不够。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不能落实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制度。三是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宣传力度不够。企业、群众安全意识还不够强,自防自救知识和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制订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一是狠抓责任落实。调整完善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和12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人员和工作职责,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各镇办和行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及企业主体责任清单,认真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规定。二是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整治。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三领域一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攻坚行动,加强元旦春节、两会、复工复产、五一、国庆、农高会等重要节点、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把隐患消灭在事故萌芽状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科学制定2022年度执法计划,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地区,确定辖区内重点企业名单,实行“全覆盖”执法检查,对其他企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抽查。四是加强安全生产业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行业领域领导干部、专兼职工作人员及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职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力度,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全区从业人员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力度。结合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大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结合两会、五一、高温汛期、国庆、农高会等重要节点,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逐项列出隐患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扎实做好复查验收。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强化责任追究,确保隐患问题整改彻底、不留死角。二是圆满完成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收官。持续推动危险化学品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做实做细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瞄准具体任务和制度措施持续落实。组织开展三年行动“回头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三年行动取得实效。三是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二)强化安全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要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执法、重点执法、联合执法和跟踪执法,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要紧盯受限空间、动火、外包作业、检维修作业以及吊装、有毒有害、人员密集场所等易发多发事故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开展精准的安全生产执法,通过严格的执法,倒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处理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要求的企业,对屡次出现问题、整改不力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让企业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三)加强标准化建设,全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结合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落实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投入,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年内对危化领域企业、工贸领域重点企业推行标准化建设,并在全区设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1-2个典型示范企业,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示范区安委办表彰为2021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