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阳市> 旬阳市城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旬阳市城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2-03-30 08:36
单位名称 旬阳市城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和气象公共服务工作;承担动植物防疫和畜牧兽医监管工作;承担农业、林业、水利综合开发、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土地流转等相关服务工作。
住所 旬阳市城关镇人民政府机关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立武
开办资金 8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阳市城关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万元 6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10月,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变更了单位名称和单位地址。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城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工作。始终把以防为主、防抢并重、提前预警和提前转移作为防御地质灾害和山洪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的重要工作理念贯穿于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全过程,从抓基础工作做起,做到防患于未然,不断完善各种防、抢、撤预案,在实用性、简便性、可操作性方面狠下功夫。一是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任总指挥,分管副镇长、人武部部长任副总指挥、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防汛抗旱、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二是对所有隐患点威胁的住户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核对,对各灾险点住户的基本信息、住户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三是全年人工降雨2次,全镇设立雨情监测点10处。四是饮水情况。以贫困村为重点,全面规划,分村分步实施,坚持高标准,以解决贫困村吃水困难为己任。巩固提升颜坡村、双垭村两岔河村、岩湾、李家台五村供水工程;,全镇供水覆盖率达100%。全年共建成水源地工程8处,蓄水池(塔)10座(新增蓄水500m³),铺设引、输、配水管网23公里,共解决6800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在工程建设中,严格质量控制,高标准、严要求,质量管控一丝不苟,使农村居民饮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到新的水平,同时致力扭转农村供水工程重建轻管的被动局面。督促帮助项目实施村制定和落实管护制度,以制度为依托,抓好农村居民日常用水的正规化、示范化和制度化建设,逐步使我镇农村供水趋向于工程效益最大化,用户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的良好局面。畜牧产业,2021年全镇生猪饲养49130头,其中出栏27000头,年未存栏22130头;牛饲养量27930头,其中出栏19300头,年末存栏8630头;羊饲养量31400只,其中出栏18000只,年末存栏13400只;家禽饲养量53万只,其中出栏153000万只,年末存栏160000万只;肉类总产量3211.1吨。全年共产地检疫猪2315头。3、加快4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园区提升做好政策咨询、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相关服务。加快农村新能源和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为20户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余元。抓好科技培训,全年组织农、林、水、牧各类实用技术培训420余场次,印发各类培训材料7.5万余份,培训7.6万余人次。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30个村(社区)清产核资基础性工作和30个村(社区)产权制度改革,组建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机构。二是全镇26个村(社区)7428户个人承包土地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得到及时兑现,兑付资金3092346.42元。三是全面落实农业保险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灾害风险。落实玉米保险16500亩,小麦保险13000亩,油菜保险9000亩,马铃薯保险1000亩,育肥猪保险1100头,能繁母猪保险2200头,做到应保尽保。四是注重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在小麦病虫害高发病时段,进行了5场次的小麦、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会,并进行大面积的“一喷三防”作业,共同调集各种农药52箱,400余公斤,6000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组织了集中防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五是粮食功能区区划界定工作。六是发展烟草2300亩。全镇22个具有粮食生产能力的村(社区)按照摸底调查、图上界定、实际区划的程序,完成了粮食功能区划定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六是土地流转。全年流转土地1500亩,用于烟草,林果园区建设。4、在林业产业建设上,依托地域优势,精心规划、精心组织,采取得力措施,强力推进特色经济林建设、支柱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栽植桃、大樱桃、狮头柑等经济林2000多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林业、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全镇12个重点贫困村摘帽,全镇贫困户脱贫。二是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全镇人均收入增加378元。三、存在问题:经费缺乏农业综合服务站必要的设施和仪器严重缺乏,经费持续性投入的力度不够,造成工作都很难顺利进行。人员结构老化。工作人员结构以及业务能力趋向于落后,工作力量明显不足,不能完全掌握工作的主动性。(3)专技人员少、待遇低、职称名额设置少。四、改进措施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对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进行相关事业大部分实际措施落实过程中需要采取政府的补助措施和机构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乡镇站更好的展开三农服务的相关工作,进而确保农村的稳定生产以及农户增产,政府必须要不断的提升对农业综合服务站进行科技经费投人扶持的力度,政策支持。招聘优秀农技人才充实基层站,提高基层农业综合服站整体素质改变基层站人员老化问题。提高并落实相关的文件,保证乡镇服务站纳入到行政管理机构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基层站工作专业水平以及实际工作效率。(3)提高镇农业综合站待遇吸引优秀大中院校人才到基层工作提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力度,知识更新,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综合服务站单位工作人员薪酬和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符合条件的不受名额限制。建立科学考核和竞争的制度,吸引优秀人才能够进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队伍中,并且从管理体系经费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有效促进服务站良性发展。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做好科技服务工作;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培育一批规模种植大户。重点实施我镇产业化项目,加快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特色农产品。加强农经业务,强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林业工作,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监督退耕还林国家补助资金发放到位;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继续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畜牧工作。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7)防汛防滑工作。认真摸底,周密排查;明确责任,夯实措施;精心组织,配齐物资。总之,我单位在镇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全镇生态环境改变,美丽城关再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2500余元,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业务技能与政策水平还需提高,有待来年进一步努力,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更好的在相村振兴中发挥我们的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