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凌示范区>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9 17:39
单位名称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制定总体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项目的策划、包装、申报、融资和管理。各项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监控,园区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新桥北路6号(政务大厦)
法定代表人 刘敏哲
开办资金 5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458万元 334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执行;上一年度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等。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成效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杨凌种业国际大厦部分内部装修和相关配套设施相继完成,先正达配套服务用房已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会展交易区(C区)2万平方米的仓储交易区已完成初步验收,种业园区1.1公里主干道路(兴平路)全面建成;会展交易区(B区)农业科技大市场和园区企业孵化中心完成规划设计,已上报待批。二是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配套服务用房,冷链物流区、生态肥研发区已建成投用,三是智能化植物工厂项目建成投产,提高了智慧园展示效果。园区管理实现新突破。一是智慧农业园将多种智慧农业温室棚型、智慧农业种植装备技术、设施农业优良品种、新能源和物联网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深度融合,被上合组织授予“上合组织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全年累计接待政府机构及企业团体715团次,累计1.6万余人次,智慧农业示范园已成为杨凌现代农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二是针对孵化园区设施闲置、土地撂荒、种植展示效果差等问题开展低效产能整治工作,协调督促17家入园企业加强整治提升,终止租赁合同1家,起诉欠租企业1家,拆除废旧大棚12座并收回清表复垦土地85亩。三是国际合作园欠费收缴工作开展顺利,累计收缴欠费106.8万元。四是通过持续开展的环境整治工作,各园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升。农科服务初见成效。一是组建了杨凌农科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并将该公司确定为农科服务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取得了建筑工程总承包三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在制定农科服务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二是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先后与农科检测、杨凌鸿腾、雨露节水、农康机械、耘尚田园等企业联合,优势互补,对外开展服务,实现联动发展。三是开拓市场,规划承建青皮他园合作社双拱双膜温室22座,面积296996平方米,玻璃温室2栋,面积3000平方米,混凝土道路3210平方米,设计双模农业科技园风光连栋薄膜温室1栋,建成混凝土道路4800平方米,与四川眉山国投达成合作意向,规划设计眉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探索农科服务走出杨凌,走向市场积累了经验。四是成立了农科检测有限公司,取得了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资质证书,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家第三方种子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已对外开展服务,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五是与农业科技报社合作,在种子产业园建设西部农业科技大市场,设立了杨凌农资产品展销大厅、智慧农业机具展厅、专家咨询室、直播间等,第28届农高会期间已对外正式开放。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成立了杨凌种业创新中心,设立了小麦、玉米、油菜、蔬菜、马铃薯五个工作站,并邀请全国行业知名院士专家,召开四场专家论证会,中心内部研讨会,明确了工作站的重点任务和技术创新方向,落实了26个专家工作室,确定了研发项目18项,其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课题研究14项,揭榜挂帅4项,同时组织2021年杨凌小麦观摩推介会暨小麦种业科技论坛及杨凌玉米新品种观摩会,展示杨凌以及省内外科研单位企业的优良品种200多个,参加活动的院士、专家、企业代表500多人,观摩展示交流效果明显。二、坚定理想信念,以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建设,增强使命担当。坚持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决议决定,全面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及时学习贯彻落实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和依法办事的原则,召开党组会议21次,研究决定重要事项187件,领导完成了集团公司改革工作,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作项目,征集筛选并落实了14件为民实事,尚未发现负面舆情,企业运营、管理、监督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为集团公司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采取多种方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学习计划全面落实,系统学习了党史教育规定内容,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重要讲话等精神,共开展集中学习42次,研讨交流8次,班子成员撰写研讨资料16篇,党员同志撰写心得体会52篇,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强化日常监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针对公司改革后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建立、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机制,特别是在执行班子“三重一大”事项,三公经费支出,权力运行、干部选用、廉洁用权、干部作风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监督检查16次,及时反馈通报情况,开展廉政警示教育8次,提醒谈话18次,从小、从细、从严抓起,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三、2022年工作计划围绕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聚焦项目争取、效益提升两个重点,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积极开拓市场,狠抓经营管理,千方百计增加收入,推动公司稳步发展。做强种业。一是强化平台建设。主动谋划对接有关业务部门,加快实施陕西省作物育种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质资源库、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建设等项目,二是加强保障服务。加快先正达实验室服务用房建设进度,促其尽早投用。不断提升检测公司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开展对外服务。规划建设农业科技大市场和企业孵化中心,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服务功能;三是联合金融单位,开发“种银贷”等业务,支持种业企业发展。(二)做实农科服务业。一是持续做活农科服务产业链链主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飞地园区”建设;二是强化领导,精准施策,兼并集蓄区内外设施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科技服务联盟;三是发挥园区资源优势,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运营管理等服务。(三)做靓智慧农业。一是开展校企合作,与区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为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研发平台与实训基地,培养智慧农业领军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二是深化技术合作,探索研究植物生长赋能理论技术,开发植物生长模型,积累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温光气等因素大数据;三是加强与国内外农业装备企业合作,开发农业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农业智能装备,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链。(四)做活市场经营。一是主动作为,开拓市场,不断增加检测认证工作业务收入;二是发挥杨凌农科品牌优势,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发自有产品,销售杨凌及周边示范推广基地农产品;三是深化双模公司、青皮她园等公司合作,积极投资入股园区优质企业。(五)做足资金筹措。通过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公司租赁收入等方式解决资金难题,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和公司运营费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