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陕县供销合作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本系统工作实行指导、协调、监管、服务,并负责直属企业资产的经营管理。 | |
住所 | 宁陕县城关镇长安西街23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万宁安 | |
开办资金 | 8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陕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94万元 | 77.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宁陕县供销合作社.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是社属企业逐步壮大。成立国有独资供销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争取国家“新网工程”项目,争取资金总额5580万元。参股陕西烨林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宁陕县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宁陕县绿源泰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宁陕县山水秦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参股意向,在不断吸纳县域优质企业供销合作的同时,不断提升我社为农服务综合实力,为项目争取奠定了基础。二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我社以县域食用菌产业为抓手,依托县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香菇分拣筛选加工线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户种植发展袋料香菇,安置20余名贫困劳动力进行香菇生产筛选,日均分拣筛选干香菇5吨,年实现产值1000万余元,带动群众年均增收3万余元。同时,按照县政府的安排,由我社负责全县食用菌产业奖补验收工作,2021年共核查验收食用菌300余万袋,共计兑付奖补资金220余万元。三是消费帮扶多线发力。建成宁陕县供销社832消费扶贫体验中心,指导80余种扶贫产品及其14家涉农企业入驻“扶贫832平台”,全年销售300余万元。县供销社对接西安爱菊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设立“宁陕山珍”专柜。并组织线下“宁陕山珍”产品走进广州入驻全国消费扶贫广东馆、常州金坛推介会,走进市政府机关食堂美食活动周、安康扶贫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不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牵线常州市昌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我社签订消费帮扶产销对接合作协议,与宁陕县凤华农贸有限公司签订了总价51万元的天麻购销合同,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借力苏陕对口协作,我社与江苏优鲜到家公司、常州鼎韵供应链公司签订了消费合作协议。全面完成2021年消费帮扶农畜牧产品销售任务170余万元。其中我社以《山里“土货”变“洋货”》为题,撰写的新闻稿件也被人民日报经济周刊和学习强国平台刊发。并与县发改局联合印发《宁陕县促进苏陕协作农特产品销售奖励措施》,对符合奖补的企业合作社进行奖励。四是包村帮扶成果丰硕。脱贫攻坚倾力包联龙王镇河坪村,连续五年获得优秀帮扶部门荣誉称号。县供销社6名帮扶干部认真落实“五包”帮扶责任,坚持每月到户至少开展两次帮扶活动。年初为河坪村30户贫困户送去“红十字会”慰问大礼包;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为安心菜园无偿提供1200元的菜种;利用99公益捐款活动,全体干部职工为河坪村捐款1000元,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3000元。2021年9月调整包村工作后,6名帮扶干部积极深入践行“两个全覆盖”群众工作法,为旱坝村争取灾后重建资金5万元,修建防洪渠一条;开展冬季送温暖走访慰问,为35户群众发放棉被35床;入户宣传疫情防控,为群众捐赠口罩750余只。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指标任务按期完成。2021年,围绕市社和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年超额完成商品购销和利润指标任务,实现商品购进总额9085万元,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472万元,实现利润30万元,农资供应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提升龙王河坪、筒车湾海棠园村级供销合作社;新建城关旱坝、青龙娅2个村级供销合作社暨综合服务社;提升核桃板栗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产业联盟各1个;累计创建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个,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个。二是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成立宁陕县供销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争取县财政资金840万元购置建设用地39.66亩并办理土地不动产证,争取胶州市扶贫帮扶资金1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100万元,与中国供销惠农公司联合国家新网工程资金4497万元,股份合作进行宁陕县农副产品供销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鲜食糯玉米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5580万元,建设糯玉米生产线及冷库冷链体系,一期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已于2021年6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二号6000平米厂房主体建设,一号交易中心完成2层浇筑,计划2022年4月将完成整体验收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实现年加工玉米3000亩,生产鲜食糯玉米产品1000万穗,初步实现年产值270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体制不顺,人员编制紧张。按照省市深化供销综合改革要求,县供销社应纳入参公管理,设置理事会、监事会,定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实行“三会制度”管理。我社于2020年9月向县委组织部报送了参公管理有关资料,囹于机构编制设置监事会主任并未落实,加之我社6名干部中,1人长期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工作开展力量薄弱,体制不合规。二是历史遗留,深改资金缺乏。由于县供销社90年代改制,网断点散资产处置安置职工,至今供销工作在拓展为农服务领域、项目前期工作、基层网点恢复培育、三社融合等方面资金缺乏,综合改革没有年度资金预算,制约了深化供销综合改革的步伐。(二)改进措施一是理顺体制强化自身建设。积极加强与省市县组织部、编办的对接沟通,早日落实县供销社三会制度和参公管理事宜。二是主动争取县委政府及省市供销社的支持,扩大社属参股企业,壮大服务能力,依托与中国供销惠农服务有限公司的友谊合作,申请资金支持,扩大供销农副产品项目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生力军作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2年,县供销合作社将时刻以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抓好各项任务指标和重点工作,突出供销主业夯实工作措施,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供销社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发扬供销人处弱不示弱,吃苦不言苦的埋头拼搏精神,用实干回馈县委县政府对供销工作的信任支持和厚爱,立足岗位为谱写宁陕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力量。一是谋划项目实现跨步发展。全力做好供销基地建设年底完成一期建设的同时,积极谋划二期工程建设资金。多线程并进全力推动已入省发改委项目库的政府专项债项目完成全部前期工作;结合电子商务示范县专项资金,谋划县城区域电商布局,积极在同城蔬菜、粮油、干果调味品配送市场端发力,在扩大供销业务范围的同时,发挥民生保供“国家队”的职能;衔接好供销行业内部项目申报工作。二是强力推介促进消费帮扶。抢抓金坛、胶州帮扶机遇,发挥好各级组织力量,整合经贸、招商、园区等部门,开展以上述三地为主的“宁陕山珍”及优势资源项目推介活动,形成聚集力量节约开支形成合力的工作局面,深入做好宁陕农林产品消费帮扶和宣传推介工作,着力培育“宁陕山珍”系列产品品牌形象。三是理顺体制强化自身建设。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加强与县委组织部、编办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上级支持落实县供销社“三会制度”建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