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生态修复中心(佳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技术性工作(参与全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安置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申家湾村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徐艳峰 | |
开办资金 | 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万元 | 2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生态修复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法定代表人,住所,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佳县生态修复中心是机构改革后和原县移民搬迁服务中心合并重组的新机构,履行生态修复和移民搬迁两个职能,一年来,我中心根据局党组统一安排部署,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本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完成情况(一)认真组织开展易地移民搬迁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和市级督导专项排查工作根据省、市、县文件要求,我中心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排查方案,及时下达相关文件,夯实责任,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由各镇(办、中心)负责对我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871户搬迁对象旧宅基地是否腾退、是否有拆封现象、是否存在“两头跑”现象和搬迁对象最新联系方式以及农村4个安置点搬迁户住房是否具备基本生活条件和是否实际入住、是否本人居住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二是由县移民搬迁服务中心负责对榆佳经开区安置点和春晓苑安置点的搬迁户是否具备基本生活条件、是否实际入住、是否本人居住,以及6个安置点的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是否齐全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三是由县发改部门统筹负责对“十三五”易地移民搬迁户是否存在搬得出但稳不住现象、是否有稳定的产业就业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易地移民搬迁户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总户数871户,其中城镇集中安置点2个(春晓园小区搬迁113户、榆佳工业园区搬迁655户)。农村集中安置点4个有搬迁户103户。我中心积极配合不动产权登记中心认真做好搬迁户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3月底前全面完成了全县87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安置住房不动产确权登记办证工作,提前两个月完成了省市目标任务,走在了全市前列;截止6月底全县移民搬迁户不动产确权登记证书已全部发放到户,全面完成了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任务。(三)认真做好移民搬迁档案整理工作根据县扶贫办召开的档案整理专题会议要求,我中心认真组织开展档案整理工作,并根据(佳县精准扶贫档案规范管理培训资料)制定了档案整理具体办法,进行了责任分工,由两名副主任跟班督导,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配合作业单位进行档案整理工作。(四)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情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自然生态要素进行保护和修复,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全面提升区域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一是组织完成了佳县泥河沟-潘家畔段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和佳县潘家畔-德胜楼段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前期踏勘、调研等工作,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工作,正在编制项目施工设计,预计年后全面开工建设。二是根据省、市要求开展了“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申报和调研工作,根据县域实际情况,围绕项目申报思路形成5大板块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即:沙漠化防治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片区、佳芦河河道整治与农田提质改造片区、佳芦河入黄口及县城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片区、白云山-螅镇段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片区),配合作业单位编制完成了第二批山水项目申报方案,目前项目申报已通过市级评审上报省厅等待批复。三是组织完成24个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点的外业核查工作,核查数据已填报系统,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的主要效益(一)蹲点督导,实际入住率全面提升根据开展易地移民搬迁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和市级督导专项排查工作我中心积极组织人员,对部分乡镇、搬迁户进行了随机督导检查。根据各镇(办、中心)、移民办、县发改部门排查反馈和我中心督导检查情况。目前,所有搬迁户均达到实际入住标准,全部实际入住,旧宅基地全部腾退。(二)逐户核实,确保不动产登记证书全部到户易地移民搬迁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到金沙湾社区、春晓苑社区和农村4个集中安置点共4次集中发放不动产权发证的办法,确保搬迁群众随时可以领到证,针对部分搬迁户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送证上门服务活动,对长期外出务工的搬迁户我们采取了逐一电话联系,到目前为止全县871户搬迁户不动产权证书已全部发放到户。(三)逐项排查,保证每一卷档案的质量在档案整理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请示县档案馆和扶贫办业务主管,邀请扶贫办王建华主任三次来单位进行了业务指导,确保档案整理工作高质量完成,按照时间节点于6月20日前已全部完成档案整理工作,全县易地移民搬迁档案总共整理移交298盒,总件(卷)2402件(卷)。三、存在问题1.搬迁户旧宅基地采取了封存腾退的方式进行腾退。但省市对封存腾退后续管理及使用暂无具体处置方案,极易造成搬迁户私自拆封现象的发生。2.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贷款还款机制相对滞后,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贷款还款准备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从部门联动和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四、整改措施1.积极组织人员,加强对已封存和腾退房屋日常监管责任,统一管理,集体使用,防止出现安全隐患。2.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及时建议政府抓紧建立“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探索充分利用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收益,优先偿还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贷款,通过“流转一笔、入账一笔”的办法,逐批次分比例提取还款准备金,按照省级平台公司下达的年度还款任务及时足额偿还贷款,积极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五、下步工作打算(一)持续抓好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强化干部队伍管理,从思想上、行动上从严要求干部队伍,确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上下班签到制度和请销假制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服务群众的履职能力,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起到表率作用,要求下级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形成领导干给职工看。(二)全力做好生态修复各项业务工作。生态修复工作既是一项新业务又是一门大课题,我们面对新任务和新挑战,要勇于探索,担当作为,主动挑起工作重担,大胆实践,忘我工作,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生态修复相关业务知识,尽快融入实际工作,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配合局机关全力做好生态修复各项业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