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预防控制畜禽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禽防疫检疫;动物疫病监测、预报、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防疫、检疫;病死畜禽及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 |
住所 | 白水县城西街03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福魁 | |
开办资金 | 67.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白水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7.52万元 | 79.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白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春秋两级防疫工作。一是按照省、市动物防疫会议安排,中心及时召开动员会,下发强制免疫实施方案,以畜产品安全指挥部名义和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责任主体,及时领取、配送防疫物资,为防疫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实行技术干部包联工作,深入基层开展动物防疫指导。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督促落实防疫进度,指导操作要领,解决防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防疫工作能够保质保量按时的完成。2.扎实做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一是严格落实检疫申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实行电子出证,使检疫工作规范化。二是要求生猪定点屠宰厂按照技术规范严格检疫,对无检疫证明和无免疫标识及宰前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严格按规定处理。宰后实施同步检疫,对检疫合格的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加盖验讫印章方可出场。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通过成立临时牛羊肉屠宰点,解决了牛羊肉没有定点屠宰点管理难的问题,严格按照屠宰检疫技术规范进行检疫,一年来牛羊肉检疫秩序稳步执行。3.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召开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推进会,落实了县、乡级政府动物疫病防控属地管理责任,明确了各环节监管的职责分工,强化了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安排了具体防控措施,同时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十不得”及相关政策和科普宣传,提高养殖场户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在高速路口等检查点做好值班工作,严格查验生猪运输车辆备案情况,确保生猪生产和产品安全。4.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工作。根据渭南市切实做好全市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文件精神,我单位高度重视,成立布鲁氏病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加强布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同县疾控中心开展布病联防联控,重点对全县养羊场户进行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国家对布病防治“早、快、严、小”原则和有关规定,对羊舍进行彻底“大清洗,大消毒”,以达到布病净化目的,确保我县布病防控工作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5.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工作,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加强疫病检测工作,及时掌握本区域的动物疫情动态,发现疫情隐患,提升科学防控水平,严防各种动物疫病的传播,我中心规范了监测技术和程序,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全年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监测任务。二、社会效益情况。1.截至目前,全县牛存栏0.37万头,注射牛口蹄疫疫苗0.36万头剂,挂标、建档0.36万头,免疫率占应免的100%;猪存栏25万头,注射猪口蹄疫疫苗19.5万头剂,注射猪瘟疫苗19.5万头剂,挂标、建档19.5万头,免疫率占应免的100%;羊存栏2.45万只,注射羊口蹄疫疫苗2.31万头剂,注射小反刍疫疫苗2.31万头剂,挂标、建档2.31万只,免疫率占应免的100%;全县禽存栏33.88万羽,注射禽流感疫苗30.73万羽,注射新城疫疫苗30.73万羽,免疫率、建档率均达100%,各类动物免疫密度均按要求达到有效范围。2.动物产地检疫共检疫生猪417953头、羊366只、牛286头、鸡1088265羽,共开出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A票496张、B票4271张。;动物产品检疫共检疫生猪4597头,羊肉35361千克,牛肉34115千克,无害化处理病害猪12头,无害化处理三腺等不能使用肉品610千克;非洲猪瘟血清检测654份,经检验全部阴性。3.非洲猪瘟防控。截至目前,共排查生猪110361头,经检测无异常。对全县500—2000头以上生猪养殖企业、洗消中心、无害化处理厂、屠宰场、生猪运输车辆、实验室进行环境采样,并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非洲猪瘟检测,经检测无异常。4.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今年共完成农业部、省、市交办的采样、检测任务:猪960份、采集畜禽血清200份。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大部分从业人员由外行业转入,业务水平不高。2.学习、宣传动物疫病知识、人畜共患病知识、动物防控工作政策的力度不够,群众对动物疫病知识了解还不多,对做好动物防疫的观念还比较淡薄,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导致法制意识淡薄,进而造成一些群众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不理解,甚至抵触,从而影响工作进展。(二)整改措施:1.加强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培养新的技术人员,不断增强业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2.面向群众进行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检疫、人畜共患病等相关知识,让畜禽养殖人员了解到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及做好免疫工作的自觉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安排部署2022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提前做好防疫物资供应和应急物资储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免疫密度。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切实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认真做好疫情信息报送,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2.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坚持疫情监测排查工作日报告制度、养殖场产地检疫临床健康检查和非洲猪瘟检测工作,落实生猪调运产地检疫风险评估,严格执行屠宰场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严格生猪调运管理。3.加强检疫制度管理,规范检疫电子出证,提升检疫工作质量,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确保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保障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4.执行《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条例》,指导各镇畜牧兽医站,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中心、屠宰场规范开展病死畜禽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对屠宰场、养殖场户实行技术指导,日常巡查制度,力争全县无害化处理规范达标。5.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提高动物疫病检测能力。全面开展县级兽医实验室续展工作,提升兽医实验室检测质量和生物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动物疫病检测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力量,强化业务技术培训,确保我县重大动物疫病的检测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